|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胡鑫宇—一个本可以避免的人间悲剧
& ?2 }" J2 r- m$ F3 y' S1 O胡鑫宇事件经过一百多天的网上热炒,最终于2月2日新闻发布会画上句号,他是自缢身亡。
4 {( c2 U2 @1 B% g' W3 \4 E9 \翻开胡鑫宇事件整个过程,追溯胡鑫宇从2022年9月1日到致远中学就读的经历及表现,我们发现他的悲剧本可以避免,家人们不懂教育规律、心理疏导,没有及时和学校沟通,最终导致了孩子的悲剧。, X$ H6 \: s4 N b2 c G
综合各方面信息,胡鑫宇性格内向,不愿与人多交流,学习成绩在班里倒数,应该是学习压力过大导致心理崩溃,最终悲剧发生。
! F; F) h' m& \, d1 B o胡鑫宇从9月1日到致远中学报到,至10月14日从学校消失,仅仅一个半月时间,期间和其母亲通话两次,第一次9月27日,43分钟多;第二次10月5日,36分钟多。第一次通话,胡鑫宇哭着和他母亲说学习压力大,不想上学了,第二次他母亲没有吐露通话内容,我猜想应该是比第一次更令人震惊。7 n8 a k4 A( N( A
梳理胡鑫宇事件过程,我们可以发现,他的悲剧本可以避免,当他第一次哭着和他母亲通话时,他的母亲就应该认识到孩子的心理出现严重问题了,估计她也意识到了,专程从打工的福建回来两天安慰胡鑫宇,但没有解决真正的问题,第二次通话她母亲没有吐露通话内容,应该是更令她担忧,但她没有回来,没有及时和学校,和班主任沟通胡鑫宇的心理问题,班主任对于学生的个体问题也没有及时予以关注。
/ K) S3 B) |1 M3 C0 C我们推想,如果他的母亲懂得一些教育心理,学校班主任的工作再细心一些,及时的给胡鑫宇以心理疏导,或者不给胡鑫宇那么大的学习压力,悲剧是不是就可以避免了。
, d3 N/ K1 y; l( V4 n' F% F2021年7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目的是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引导全社会树立正确的学习、就业观,确保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面发展。如果我们的父母能够正确引导孩子的学习观念,如果我们的学校能够按照教育规律办学,如果我们的全社会能够树立正确的人才、就业观念,让我们的学生健康快乐成长,我想这样的悲剧完全可以避免。
1 u( \' B: u4 T% ?3 w5 d目前,我们的社会、甚至政府违背教育规律,人才观念,也是加剧“内卷”的推手,如今的各级政府,各部门在招聘人才时,非211、985等国内名校不招,非硕士、博士不招,我再想,这些岗位真的需要那么多硕士、博士吗?# v7 R# L# B+ C6 L
愿胡鑫宇事件能够避免,愿青少年学生们能够健康快乐成长。 F) a) N* K& ]: X+ R8 j% @' D
G" A9 z e6 W( X) Z%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