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新帖 设为首页

打开手机扫一扫

开启辅助访问

洛阳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便捷登录,只需一步

搜索
查看: 901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玉笛春风》满洛城

[复制链接]

42

主题

43

帖子

0

精华

初级会员(lv3)

Rank: 3

积分
463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4-2-19 09: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河南郑州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size=0.8]《玉笛春风》满洛城( j( n/ k6 E) v% X
[size=0.8]——访中国文学评论家、学者型作家李焕有教授
" J9 f& P. ?! {; g5 [. _3 Z* O0 [8 [[size=0.8]王安朝/文: P- l% T. ]8 X+ ?& _2 @% b6 {
3 P$ I) v' `0 W, \' c" \, E. e
. D9 Z0 n" J3 y( K. j
[size=0.8]图为本文作者(右)在席殊书屋采访李焕有教授的现场5 \# I0 u+ J& ~6 B0 q1 N* D4 q/ m
[size=0.8]本文主人翁名片:
: t3 \: D, h* u' B. b1 p# A[size=0.8]李焕有,洛阳理工学院文学教授,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洛阳市写作学会会长,洛阳客家联合会副会长,主要从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研究。写散文、文学评论,曾在《洛阳晚报》《洛阳日报》开设文学随笔专栏。
* z) i+ y+ U! L( T, r[size=0.8]温馨的分享会1 b, m7 [% l  r1 S" p7 Q% @7 x8 v
[size=0.8]2月17日,农历正月初八。在看到中国文学评论家、洛阳理工学院文学教授李焕有的新作《玉笛春风》问世后,我随即有了采访的冲动,迅速拨打电话,并于当日上午十点在洛阳市开元大道的席殊书屋与李教授见面。) S& s; T# s. m( w: ?
5 z; j2 a3 ^. S
6 r- j$ ~! x0 b6 m
[size=0.8]出地铁,走在通往席殊书屋的路上,老远处,就看到李教授站在路边等我了。
4 @+ T. n/ x: a, i[size=0.8]李教授带我走进了干净整洁、温馨优美的席殊书屋。走进去,我才发现书屋里有着看书阅读的长方形桌子,可坐在桌子旁的沙发上手捧书本来阅读。“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走进书屋,已经有好几个青年人坐在那里看书了,其中就有一个小伙子正在津津有味地阅读着《玉笛春风》一书。
; @' X7 K* @9 e2 I: d  }7 E[size=0.8]《玉笛春风》这本书正是学者型文化散文大家李焕有教授所著。
2 f  M+ n2 \- d3 q" k
$ w1 S9 A* ], |- v& x; J

. M# W7 N0 {- T( G* Y% l

. b1 B7 E2 `# j& P. L1 p

$ y  W. u6 m5 e: t/ N( t" g
- H* k: J% ?* p  `( ?6 [* D+ A
1 k8 I6 r/ e- Q3 G/ V) l
7 ?. p9 w- Z& X, x1 u; B- j

' B' `) j4 c7 Y5 |[size=0.8]朗诵《玉笛春风》片段
6 |8 I9 a& X* @[size=0.8]落座后,书屋的陈经理面带笑容的走过来,给我们每人倒了一杯热水。陈经理对我说,李教授出的这本书(《玉笛春风》)可热家了,李教授出去采风写的文章不但很有画面感,而且把传统的文化都渗进了文章的字里行间,因此,读起来很受启迪,也很接地气。
# n- l4 R* F% {. {8 K
. `# p( Z) N' z0 a( _8 G' _! y; ]- A6 S

8 [) u6 n" \8 P

! G1 [" h" H/ B7 A8 C
. ~1 @+ L  {# h& u0 W6 W
[size=0.8]Part
8 ^9 u2 S) K8 {1 _) w, V1 U7 }- t3 \[size=0.8]01
" O/ Y* `/ N0 `2 M3 _8 X% C5 r0 E

2 M5 L7 T: x; K& |, L0 G9 y6 G# J

: d. o) n7 Q* b, J4 t7 f, ~3 P

4 `, z7 l8 I& v# }/ {' J  o

- w8 A: e0 T- h+ S6 @) O[size=0.8]朗诵《玉笛春风》片段; }0 Z0 {% u9 m
[size=0.8]我想,作家出书的影响力、价值、意义,读者才是裁判,最有发言权,读者说你写的好,那才是真的好。0 U/ U' d0 u& k0 P: S6 @
[size=0.8]李焕有教授的写作是非常严谨的,他的治学态度也是非常严谨的,因此生产的产品也就非常受人喜欢。
0 l5 F! G& _- x0 g[size=0.8]据李教授讲,大年初一这天下午,《玉笛春风》摆放在了席殊书屋的柜台上开始签名售书。同时,该书的朗读、品鉴分享会也在书屋国宝店进行。参加分享会的有张文欣、冯清利、徐礼军、赵敏、谭莹等50余人,全部都是洛阳文化届的名人。期间的8名朗读者读了15个片段,让书中表达的美通过朗读者表达出来,然后,嘉宾点评。. c+ }* f7 G( r& S3 \' u8 f; A$ o
' x9 r$ s& u# }3 _" m0 m2 y4 A
4 X  v0 L0 U# k" U' w  z7 R- }
7 l" r+ ~8 Q9 {$ B) e' ^$ T2 `% Z/ V
: s7 I8 i; t4 \$ H

$ }  L  u) T# P' U1 M
9 h2 @( `' R5 F0 w
4 f# ^3 f/ h' X
5 a6 g, ^3 Y% d: S! a; w# e; p
[size=0.8]分享《玉笛春风》片段
* N5 k) o+ @8 P[size=0.8]不管是报刊杂志的哪一类编辑,都有着一个共同的观点,大家众口一词地说:“李教授的文章写的干净,接地气,编写他的文章基本上原封不动,他把传统文化渗透到了他的散文里,因此显得作品厚重,无懈可击!”
/ |# O4 x) F: S6 X& t# x5 s3 d[size=0.8]《玉笛春风》一书收录了73篇优秀散文作品,由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被评论家誉为“风土人情与历史文化结合,生活现象与人生哲理同窗;学者行走洛阳,书写精神大美”。
$ u" O' I- G* w: m7 h. D7 ^[size=0.8]唐代李白的《春夜洛阳城闻笛》诗,“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我想应该是该书书名的来源。
( Z  P9 Q- D% y2 l; r+ ~( L7 ^9 B[size=0.8]我们边喝茶边畅谈,随心所欲。
, t& m/ H3 w/ |4 W+ k" ~6 P[size=0.8]李教授书籍厚重的原因
7 a6 \/ a0 c- J" P5 A. Z8 s9 x* K[size=0.8]李焕有教授1962年出生于伊滨区李村镇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上学的时候,他就对写作有着浓厚的兴趣,他的作文在初中高中阶段不断获奖。但在当时“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的历史背景下,李焕有学的是理科,最终考上的是豫西师范学校。
- k% h5 d6 ]: |: D[size=0.8]大学毕业后,他按数学教师被分到洛阳地直中学(当时很有名气的洛阳地区行署子弟学校),他是他所在的师范学校里唯一被挑中的人选,结果学校又调来了一个数学老师。8 O: {& o  R2 k" A

, K" i& F1 Z+ m; d# D9 m( r

: K# {' s( A- @9 j4 p4 c
6 M  ]- {) _8 g, {! k
  U7 s3 ]' q5 N5 P# n

* v, E2 ]) E* a9 d# W
$ p3 q' f+ C9 D9 o$ T

9 V" y2 T6 _" C2 p
& P. `  i4 G9 q! j
[size=0.8]怎么办?这时校领导说,你先回去两天,给我写个发言材料吧,两天后,李焕有把材料交上去,不但字迹隽永秀气,而且稿子写得很有筋骨。领导满意的点点头说,“你教语文吧,我看了,你的文笔很好,也是教语文的一块材料。”
; Y* Z9 y  s: e! ~2 F9 C, a[size=0.8]就这样,李焕有华丽转身,教起了语文,对文学产生了兴趣,不但会写而且会教。( r! i0 m8 F5 o! @; o4 R, |

0 ]* o. _8 s) e! D; T+ N, J9 M

2 R. O$ `- x+ I" U* k7 n* A

' R: v, B: a8 ~1 J4 i. }
" i1 d% Q- G" l4 R$ x% L
- L& X! {: ~7 T: i
# g  f' C* t& t* S/ g

" G# S' J" l7 w' I
$ L0 i! ~4 v. |  C0 D. U

! x2 r/ t( U4 N' K
1 n; \/ k! ]! h
7 @# [* u; N* D* W1 h6 I) Q$ \

' H3 ~/ W) L/ Z% V( g8 ^& f( K[size=0.8]李焕有教授现场签名售书
/ t1 G! Z0 {/ w; Y7 _[size=0.8]在谈到创作的问题时,李教授说,他的文学启蒙分三个阶段:
: D; y. y; F- T$ p  ~* m1 r2 [" m: V[size=0.8]1、儿时听乡情故事,感受文学之美;3 p# v# Q( }) g
[size=0.8]2、教语文,阅读经典文章,吃透文章,向写作大师靠拢,揣摩文章怎样写,深得文章写作之法;. ^9 g8 f4 E& o& A: ?8 X4 |8 Q
[size=0.8]3、2000年前后,作为洛阳市的评论家,常常被邀请,为书籍写评论,发现文章的优点和不足,大学教写作课,写评论,有理论根底,看到很多作品,跳出就事论事阶段。对传统文化的学习理解,上升到新层面,把眼前所看到的现象与传统的文化结合起来,写成的文章更具美感。让读者看着文章更具现场感,有种身临其境、真切形象的感觉,眼前为之一亮。
  O  _/ M& s3 I. j( a

6 m& z! w( h9 @! L6 F
9 G( h7 @2 r1 c
[size=0.8]《玉笛春风》被《洛阳晚报》推荐悦读
" r  J: o- `. u6 V( O8 \[size=0.8]之后,笔耕不辍,厚积薄发,不断在《洛阳日报》《洛阳晚报》发稿子,2011年之后在《洛阳日报》开辟“河洛祠堂文化”专栏,在《 洛阳晚报》开辟“幻游时空”专栏,已经成为地地道道的专栏作家。
6 F6 Q& _2 F1 y[size=0.8]传统文化的渗透
2 D4 m: I! {# }! Q0 a, n[size=0.8]《玉笛春风》一书,写有73篇文章,分为三辑:分享生活、乡野之美、幻游时空。2 F) Q: s2 u( V0 p# m
[size=0.8]笔者翻看了其中的三篇文章,见证了李教授对传统文化的博学,在《树下杜鹃》P171中,李教授写到“汽车在山间穿行,窗外的山峦上墨绿尽染,不起眼的杜鹃红如少女裙摆上痴情的眼。“树下杜鹃”这个现象,不停在我脑海浮现,思考着其蕴含的文化意义。“木下之木”,是《易经》中的“巽卦”。“巽”“逊”同音。杜鹃不争,灿烂依然;做人谦逊,事业必成。
5 {% ^* r1 Q8 d" r1 l
$ q3 I) [% H) ^6 T) x" p7 @

- W3 \9 t" X& T& A7 o/ _
- w- @4 W" D6 \+ K9 S! I
: d0 Y8 a/ }# l; K! P% k
[size=0.8]分享! W. \  R9 B2 |3 u- N3 D
[size=0.8]窗外的路,随着山势不时地拐弯;山知了的歌声,时强时弱。神奇的大自然,让卢氏山峰连绵,涧溪纵横。“一沟十八岔岔岔有人家,多则三五户,少则一两家”的生存环境,对生活工作在此地的人们来说-一是磨难,是艰辛……”0 L* d/ v# p" d6 l9 q- ?, X
[size=0.8]有树下杜鹃联想到了《易经》中的巽卦。
0 z* g9 o, g2 r[size=0.8]再看 《拜谒万安山》一文P089:古时候这一带林木繁茂,是游猎好去处。《资治通鉴》载:曹丕与其子曹睿在大石山打猎,见子母鹿。文帝射杀母鹿,命睿射子鹿,睿泣曰,“陛下已杀其母,臣不忍复杀其子。”古代的智者、仁者都喜欢纵情山水。仁者在山的稳定、博大和丰富中,积蓄和锤炼自己的仁爱之心;智者则涉水而行,望水而思,以碧波清流洗濯自己的理智。
: C4 h! D# }4 K[size=0.8]再看,《孙都,堂堂生辉》P143:这棵古槐,树龄超过 400年,立于新安县仓头镇古村落孙都村南街。7 o- \# G2 r. F7 B) e. X
[size=0.8]孙都村,由于村子大,人口多,形成了两个行政村,南街和北街。现在南街叫南街村,北街叫孙都村。无论南街还是北街王姓人居多。王姓人,大槐树,忽然间,脑海里冒出一个有趣的故事--
8 b' n0 R9 G3 e/ Q[size=0.8]后汉、后周的兵部侍郎晋国公王祐,以才德忠孝闻名,然而由于其正直不阿,不为当世所容。他曾亲手在庭院里种植了三棵槐树,说:“我的后世子孙将来一定有位列三公者。”后来,他的儿子王旦,做了宰相;王旦的儿子懿敏公,出外带兵,入内侍从,长达三十年;王旦的孙子王巩,尚道德而又善诗文,兢兢业业地传承着王家的家风。7 |3 w' ^' ^% ^! q( Z) j* j" w" n6 u

# s' E% L( f2 w# n% @7 w/ r

; q- x6 v; h$ m. z2 y; D[size=0.8]分享会的文化届名人在席殊书屋合影
3 F; f) U% y& W9 x6 g* D[size=0.8]苏轼在《三槐堂铭》中感慨说:王氏家业,跟树一起萌兴。辅佐国家,天下太平;回乡探家,槐荫笼庭。郁郁葱葱的三棵槐树,象征着王家的仁德。槐树,如君子,具有崇高、庄重忠诚、仁义等品性,在古代,官道、皇宫等与政治有关的场所常……# P) Y1 m. ]' @* q7 a
[size=0.8]文章的字里行间无不渗透着李教授国学文化的积淀。
- [  a+ C" J7 G0 s[size=0.8]著名作家迟子建说,不潦草的生活才能写出不潦草的作品,李焕有教授日积月累夯实了写作的根基,正如他所说,人生没有边角废料,一出手就不一样,现在已经退休的李教授每天晚主要是看哲学类、传统文化类、经典类的书籍,兴致来时也会在键盘上飞速的敲几下。+ i- f/ q/ z5 u) h

2 w6 D. |0 `  M2 C" A

4 q0 Z7 e+ ?' u2 n[size=0.8]李教授赠送给本文作者的书籍
+ S' m( n, M/ S4 e[size=0.8]时代呼唤好作品,李焕有教授所著的《玉笛春风》一书,随着时间的推移,必将在神州大地引起轰动,《玉笛春风》满洛城,不信走着瞧!
: W* _+ K  t0 N
: h% {$ c, q9 x1 i; l/ x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洛阳圈儿微信
扫一扫
关注洛阳圈儿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