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新帖 设为首页

打开手机扫一扫

开启辅助访问

洛阳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便捷登录,只需一步

搜索
楼主: 石在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节日文化故事(连载)

  [复制链接]

6529

主题

4万

帖子

3

精华

贵宾

老兵

Rank: 5Rank: 5Rank: 5

积分
136797

活跃达人论坛元老社区版主

QQ
341
 楼主| 发表于 2025-3-23 09:2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北京
五、国庆是精神的节日
国庆是近代民族国家的一种特征
国庆是伴随着近代民族国家的出现而出现的,并且变得尤为重要。它成为一个独立国家的标志,反映这个国家的国体和政体。国庆这种特殊纪念方式一旦成为新的、全民性的节日形式,便承载了反映这个国家、民族的凝聚力的功能。同时国庆日上的大规模庆典活动,也是政府动员与号召力的具体体现。显示国家力量,增强民族信心,发挥号召力,即为国庆庆典的三个基本特征。
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国庆日,其中都有寓意。法国将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日,德国将东西德统一日,美国将独立宣言通过日……,分别定为自己的国庆日。简言之,国庆日是各个国家和民族最骄傲的日子,也是最能张扬国家和民族精神的日子。
国庆增强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
将节日庆祝活动上升到国家层面,并且普及到全社会,根本目的在于增强国家和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因为只有在这样一个时间,民众才更加主动地把自己与国家联系在一起,平时不轻易拨动的情感心弦因此而动,平时不被关注或不常思考的问题因此进入脑际。我的祖国从哪里来又将到哪里去,我和我的祖国存在何种关系,我能为我的祖国做点什么,等等。一句话,到这时我们的爱国才富于质感,才找到切入点。
爱国是国民本质。20世纪80年代,一个留学生的诗激动了很多人,“不管母亲多么贫穷,儿女对她的爱也绝不含糊,我只喊一声祖国万岁,最强烈的爱就在那感情的深处。”这是当时爱国的最强音或最佳诠释,而今表达爱国情感的方式路径越来越丰富,真诚赞美祖国是爱国,善意批评同样是爱国。尤其是,今天的爱国更强调质感,更突出与职业和职责相联系,相结合。
在每年国庆大阅兵中,人们看到天安门广场隆重庆祝的那一刻,心头为之一震。总之,人们都有自己的爱国情感和表达方式,只要真切体验,真情表达,就是正能量,就能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添砖加瓦。

5 D. A5 I* b2 F  g0 s3 `

6529

主题

4万

帖子

3

精华

贵宾

老兵

Rank: 5Rank: 5Rank: 5

积分
136797

活跃达人论坛元老社区版主

QQ
342
 楼主| 发表于 2025-3-24 08:3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河南洛阳
六、节日之歌滋养生活
节日是社会之歌
一般假日,是社会成员“个人时间”,重大节日则是某一社群、族群及整个社会“集体时间”。“每逢佳节倍思亲”,说的是群体性心理活动。围绕节日,大家心态观念有一致性,行事和作为也有一致性。每逢五一国际劳动节、十一国庆节,人们会感受到热爱祖国、珍视生活、充满理想的节日文化。
节日还是人们同自然、历史、社会对话交融的一个重要节点。节日活动,是在表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殷切期望。节日的仪式和习俗活动体现了人们重构和强化社会关系的美好祝愿。这些活动意味着,在时间转换、物候变换中,人们在庄严地展现改革自我、涵养自我、提升自我、完善自我的赤诚之心。
节日幽默趣话
    每年进入7月,许多人都会说:假如上半年混的不好,千万不要气馁。因为:七一建党,八一建军、十一建国,伟大的事业都是在下半年完成的。上半年不是五四青年节,就是六一儿童节,都不太成熟。
   上半年还有个清明节和情人节,一个哄鬼,一个哄人,更有愚人节 ,人鬼一起哄。所以下半年努力才能成功,下半年才是收获的季节,努力吧兄弟姐妹?
用节气文化滋养当代生活
二十四节气作为中华民族特有的“时钟”,凝结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先民广博智慧,彰显着中国人的精神气质与民俗风尚,标记着时代变迁的足迹和共同的文化记忆。从古至今,中国人以节气为指南,组织农事活动,安排日常生活。节气文化温润和滋养着人们的生活,并在传承中不断被赋予新的内涵。
要让节气文化融入和滋养人民生活,更好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激发和汇聚起强大的精神力量。一是结合重要节庆与各地民俗,拓展文化内涵,强化情感纽带。二是从群众需求出发,依托丰富活动让节气融入百姓日常生活,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需求,提高生活品质。三是通过文艺创作激活二十四节气,让节气文化渗透在影视、综艺、诗歌、绘画、音乐、舞蹈以及传统工艺中,讲好节气故事,实现多元传播;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深化育人内涵。
- {6 s: v2 C7 M5 |' Y8 S9 p2 r9 M9 S

6529

主题

4万

帖子

3

精华

贵宾

老兵

Rank: 5Rank: 5Rank: 5

积分
136797

活跃达人论坛元老社区版主

QQ
343
 楼主| 发表于 2025-3-25 08:5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河南洛阳
七、节气文化热 跟节去旅行
节气文化何以热起来
  “年年立春后,即被啼莺占”“夏至禾见秒,晷景中天映”……二十四节气讲述着光阴的故事,以一种既宏大又精微的时间刻度,交融着天文与人文、时间与空间、节气与节日,细细讲述先人对时令、物候变化的观察与认知,还衍生出绘画、戏剧、歌舞等丰富视听艺术,给予人们鲜活的东方美学体验。
中国人素有亲近自然的传统,感时应物的天性流动于我们的血脉中。活化节气文化,有着现实的土壤。时逢谷雨,沿海海祭、中原食椿;恰到冬至,南方偏爱汤圆、北方更喜饺子。节气与节日的相互碰撞、节气时间与大地空间的紧密契合,让节气文化变得可感知、可触及,沉淀出形态各异的风俗内容。
节气旅游悄然兴起
北京2022年已先后推出过“二十四节气(春之惊蛰、夏之芒种)主题游”线路。入秋后发布了10条“二十四节气秋之白露主题游线路”,以传统节气应景,以秋为主题,包括“秋栖——雁栖湖边雁栖塔”“秋燕——寻访北京雨燕栖息地”“秋夜——赏月最美处还是卢沟晓月”等。“二十四节气”主题游为北京休闲度假注入新活力,释放了文旅消费潜力,更好地满足了游客个性化、品质化的出游需求。
白露时苏州人通常会制白露米酒、品白露香茗、吃番薯。推出“跟着节气游高新”的专题。广西贵州等地推出了节气旅游的相关专题。山东聊城夏季举办了“跟我二十四变”寻游二十四节气的活动,深入挖掘节气对应的时令风物、生产生活、民俗风情、特色美食等,让市民和游客充分感受聊城的生活美学与传统节气的融合之美。
旅游带热全球“春节时间”
  根据统计,在2017年春节期间中国游客从国内242个城市,到达全球85个国家、1254个国内外城市。出境游方面,如果以人均旅游费用以及购物等花费超1.5万元计算,中国超600万游客春节出境花费将达1000亿元。春节期间国内游消费超过4000亿元,相当于春节期间全国餐饮和零售企业总销售额的一半。其中,作为全国著名的热带海岛目的地,三亚人气火爆,旅游产品价格突破万元依然一位难求。依偎在长白山脚下的延边、热门冰雪旅游地哈尔滨则令许多游客尽享赏雪与滑雪的体验。
旅游让节气文化有活力
当节气牵手旅游,令游客眼前一亮,旅游原来可以将节气呈现得如此亮丽。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旅游内容可分为三类:一是以二十四节气为主题的景区,如北京的二十四节气公园、河南登封的观星台景区、浙江嘉兴的云堡二十四节气馆等。二是与二十四节气相关的民俗、节气活动和美食。如立春吃春饼,谷雨祭海,立夏吃五色饭,芒种煮梅,冬至祭祖等。三是各地结合二十四节气创新推出的旅游产品和活动,成为节气与旅游深度融合的重要方式,如浙江宁波的“二十四节气农耕文化系列活动”等。越来越多的景区将二十四节气与景观民俗相结合,凸显文化特色。无论是主题景区、特色节庆活动、独具仪式感和体验感的内容,还是由此形成的文化衍生品和文创商品,都是二十四节气可以借旅游之力深度挖掘的内容。
百节之乡”歌舞起,助推旅游强复苏
2023420日是24节气的谷雨,唱侗戏、打糍粑、打花脸……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县肇兴侗寨,一系列谷雨节民俗活动接连上演,吸引了大批游客前来体验。
“我们正是冲着节日来的。”正在肇兴侗寨的石板主街旅游的广东游客余春雅说,数天前,他们一行23人通过网络了解到谷雨节活动将要举办的消息后,当即决定过来体验。“没想到活动内容这么丰富,大家玩得很开心。”谷雨节是当地侗族群众的传统节日,每年周边几个侗寨联合举办,为期6天。这年谷雨节有30多个项目,规模更大。还邀请了来自广东佛山的岭南文化交流团队,内容更多元。
苗年、侗年、谷雨节、萨玛节、姊妹节、龙舟节……素有“百节之乡”之称的黔东南州自然风光秀美,民族风情浓郁,民族传统村落保存完好。“大节三六九,小节天天有”是描述当地节日盛况的俗语。黔东南州每年举办各类民族节日超390个,其中超万人规模的节日有120多个。2023年黔东南州各地更加鲜明地把举办节日活动作为助推旅游复苏的重要手段。318日,榕江县举办了盛大的萨玛节,参与节日的群众和游客超5万人次,其中前来体验的外地游客超2万人次。“虽然我是第一次到榕江,但参加了萨玛节后感觉当地的民族风情很浓郁,体验很好,印象深刻。”深圳游客王晓春说。

. _: v* w9 T# q9 Z

6529

主题

4万

帖子

3

精华

贵宾

老兵

Rank: 5Rank: 5Rank: 5

积分
136797

活跃达人论坛元老社区版主

QQ
344
 楼主| 发表于 2025-3-26 07:0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北京
3 I& D/ Q* }$ d
八、圣诞实为狂欢节 中国青年借此乐
基督不是在1225日诞生
没有人知道主耶稣降生的确切日期,根据《宗教百科全书》记载:“十二月二十五日原是异教布鲁玛利亚的狂欢节日,十二月十七至二十四日是土星教的节日周,是庆祝一年中最短的一天,和庆祝‘新的太阳’——罗马人在这一周狂欢庆祝。圣诞节节期不同是因为历法引起的。每年的17日是东正教圣诞节,受东正教文化影响最深的是俄罗斯人。东正教是基督教的一个独立派。天主教廷不得不移岸就船,宣布十二月二十五日为‘基督生辰’,十七至二十四日为‘耶稣诞生周’,从此它成为了基督教的圣诞节日,纪念耶稣,人人欢乐庆祝。但此日原是罗马太阳神的生日。
圣诞节聚会作乐吃喝好时光
圣诞节向来突出的不是庆祝耶稣诞辰。按理说,1225日是耶稣诞辰,不过学者早就指出,圣经中压根儿没有提到这个日子。在欧洲许多地方,12月份意味着大吃大喝。宰牛杀羊,饕餮一番,这样冬天就不用喂养它们了。崇拜太阳的异教徒会在标志着黑夜时间开始减少的冬至日庆祝一番。挪威人对圣诞节的庆祝要从冬至日一直持续到1月份,燃起硕大的圆木,狂欢作乐一直到余烬将息。
4世纪时,教会领袖为了在宗教市场上多获取一些存在感,同意将冬至日之后1225日定为圣诞日。大致就像给热门节目单上添加一个新节目一样。或者用《圣诞节之战》的作者斯蒂芬·尼森鲍姆的话说,圣诞节“不过是披着基督教外衣的异教徒节日”。到了17世纪,基督教已经变成一个纵情狂欢的活动,似乎完全背离了基督教的教义。名义上的理由是恪守圣经,不过清教徒说,“这个节日太糜烂了。”
尊卑秩序暂打破
这许多庆祝活动含有一种社会倒置。在节日期间,社会低阶层的人假装获取权力。主人或者雇主给他们放假,或者请他们吃饭;有些人说,这或许就是圣诞节送礼物观念的由来。
1659年到1681年期间,庆祝圣诞节在马萨诸塞州是非法的;违背这一规定会被处以5先令的罚款。一直到工业革命前,在圣诞节期间,人们会砰砰砰地敲击你的宅邸大门,索要美酒美食,不过饕餮一番后,第二天就会恢复社会尊卑。但工业革命后,富人住在穷人接触不到的地方,一群群前来捣乱的人不再是熟悉、可控的人,而是一些恶意的、危险的陌生人。圣诞老人的故事陷入了圣诞节谜团中。
圣诞装饰送礼兴
1840年,阿尔伯特亲王与维多利亚女王结婚后,对于装饰常青树的德国传统在英格兰普及起到了很大作用。1848年,王室在圣诞树前的合影刊出后,美国人逮住了这股圣诞树热潮(从而诞生了现代圣诞装饰产业)。现在,美国每年的圣诞树销量大约有3000万棵。所有这些对商人来说都是大好的消息。不仅他们的商店不再有受劫之
虞,货品销量也大增。送礼物变得无处不在……许多东西被视为礼物的合适之选。1880年后,人们更愿意送制成品,而不是手工制品。
圣诞节狂欢夜屠城兽行
许多的中国人只知道过洋鬼子圣诞节、守狂欢夜,但是他们并不知道狂欢夜的由来——
1898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打到辽宁省丹东市!1224日这天晚上是它们所谓的狂欢夜!八国联军在丹东市发动了屠城兽行,570名中国妇女被强暴、凌辱。《日本邮报》描述:“联军以杀人取乐竞赛。法军将中国人追进死胡同,用机枪扫射十分钟,直到不留一个活口;英军将中国人赶成一堆,然后用炮轰毙;德军遇到中国人,一律格杀勿论。枪杀、刺死、绞刑、烧死、棍击、勒死、奸杀无所不用其极,街头到处都是砍下的人头,许多房屋里悬有首级和被扒光、肢解的尸体......”耶稣的后人就是在耶稣诞生的这天夜里、在中国的土地上使尽兽性、强奸、枪杀中国人民的。他们是“狂欢”了,可是中国的妇女、男人都遭殃了。为了打击中国人民的意志,让“丹东事件”永远作为中国人民的耻辱,耶稣的徒子徒孙们把这血腥的夜晚称为狂欢夜以示永久纪念。这就是狂欢夜的由来。
圣诞没有快乐,只有仇恨。耶稣的子孙侵我海疆,轰我国门,占皇城,烧圆明,霸香港,掠澳门,吞台湾,割江东,亡东北。划完十字,挥刀杀人,再念阿门。现在,子孙们亡我之心不死,扶台独,帮日本,部萨德,搞西化。新仇旧恨没齿难忘,中华儿女请远离圣诞。
中国人过圣诞没有宗教只有节
  在中国,圣诞节与历史、传统、亲人或者礼物转送无关。这就是个青年们借此购物,出去吃饭,可能还会唱唱卡拉OK,这里更没有西方人在圣诞假期里的忏悔、焦虑或家庭摩擦。
  2013年圣诞节,一个南方城市就有250对新人登记结婚。而在西方,很少会有人在这一天结婚,为的是避免来宾埋怨为了参加仪式而错过了圣诞鹅肉。在中国,丘比特和圣诞老人似乎搭伴给圣诞节带来了浪漫的味道。
  中国人喜欢节庆。假如给他们一个庆祝的理由,他们就会去庆祝,即便他们并不明白这个节日所蕴含的意义。这与工作太过辛苦有关系。中国的上班族工作压力大,他们会抓住机会让自己开心一下。幸运的是,老一辈人不会庆祝这个节日,年轻人也用不着去看望老人,可能会在约会的时候戴上驯鹿角头饰,去吃节日大餐,喝酒跳舞取乐。

' z2 W, \6 _+ u* e6 Z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洛阳圈儿微信
扫一扫
关注洛阳圈儿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