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春天的怀念 7 v$ e2 [( g1 v
文/贾小丽 又是一年春来到,杏雨梨云,柳亸莺娇。 春天, 是用来怀念的...... 幼年的记忆里,大都是祖母。 七十年代的农村,生活贫困、物资匮乏,鸡蛋大都用来换盐,人不舍得吃,但祖母总说我身子弱,所以每天早上,我都有个热腾腾的鸡蛋,或贴身装着,或握在手里,这些记忆,时时想起,时时温暖。 那时没有电热毯、暖气、空调,取暖全靠煤火,房檐挂冰的季节,父亲从城里给祖母带回了一个扁圆形、赤褐色的暖脚壶,上面刻着图案,非常精美,祖母只用了两天,就成了我的专利。每晚,祖母都早早灌好热水,放在我的被窝里,然后不离左右,不时挪动位置,当我睡觉的时候,整个被窝都是暖烘烘的,现在想来,依然幸福萦怀。 祖母说她是书香世家,说她哥哥和父亲都是教书先生,起初我不信。但祖母嘴里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以及“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等诗句在我没有上学之前就已经背得滚瓜烂熟,上学后,祖母教的诗句居然出现在教科书上,这是我万没想到的。 祖母会讲故事,祖母讲的故事里有首打油诗至今仍记忆犹新:“春雨贵如油,下得满街流,滑到些学生,笑傻一群猴”。这是说一群孩子放学归来突遇春雨滑到,被路人嘲笑,生气所做,还有好多,随着年代久远,都淡忘了,想来多有遗憾。 祖母还教我和哥哥写毛笔字:‘点点如桃,撇撇如刀’便是幼年深刻在我记忆里的句子,然那时年幼,屁股下像扎了刺一样坐不住。所以,直到现在,我的字也没有哥哥写得好。 后来,祖母随我们到了城里,到了城里的祖母每天会戴着老花镜坐在门前的藤椅里读书看报,隔三差五,父亲会差我去那时的洛浦酒楼给祖母买馄饨、小笼包、肉合、酱肉卷饼之类,但无论买什么,祖母总说吃不完,总要分一半给我。 好日子没过几年,有年春节将临,祖母丢了,父亲茶饭不思,家里乱成了一锅粥,全家找了三天也没找到,绝望之际,父亲接到了电话,说祖母被老城哪个隅的派出所捡到,但祖母不记得父亲的名字,也说不出工作单位和居住小区,民警历尽艰难,才终于联系上了父亲。回到家的祖母呵呵笑着,全然不知家里人的心急如焚,父亲说,祖母憨了。 丢过一次的祖母更憨了,嘴里常念叨一些奇怪的话,说她父亲骑着高头大马来接她,说故去的爷爷来接她,还管父亲叫爸...... 次年的春天,学校组织春游,临行,总觉心里发慌,请假回家,邻居说爸妈带着祖母包车回老家了,我似乎预感到了什么,赶回老家。父亲说,你再喂你奶喝点汤吧,我把汤热了热,走到祖母身旁,告诉祖母我回来了,祖母目光移向我,想伸手,终不能动,她艰难地额了一声,似乎想说什么,但喉咙里有痰卡着,祖母看着我,我轻抚祖母的额头,忍着泪,把祖母扶起,喂祖母喝了两口汤。父亲说你再给你奶洗洗头擦擦身吧,我倒了热水边洗边叫:奶,我给您洗洗头啊,奶,我给您擦擦脸啊,就像每周放学回家给祖母洗澡梳头一样,梳洗中,我感到祖母的呼吸越来越弱,我大声呼唤祖母,祖母闭着眼,脸上满是安详,没了声息。 祖母走了,带着对世间的眷恋,带着对我的挂牵,安静地走了...... 一晃,三十年了,不知祖母,她在那边可好?洒泪敲下此文,敬献给疼我如女的祖母。 , q `# G; V/ `5 e7 N! l1 U
: C6 [) H7 C2 D( b1 Y; m. U
+ _. ?' ~ ?, K& L9 N2 g; Q8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