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高考故事″栏目:标题:8 k9 o: s+ A* W3 F: u* O- ^
赶考
3 C0 O* H6 h9 i5 o o/ b. `2 v正文:" Z0 o* J6 T7 p
五弟有福气,之因为他赶上了好时代,1977年国家恢复高考后,当年就被洛阳师范录取。# M; a8 }0 |5 O+ m9 [- {9 _" m8 }
那是在当年的12月21日,是莘莘学子值得记忆的日子。$ Q' I: h6 r: P$ `+ K# W$ z$ e
这天中午时分,公社小广播里传来国家恢复高考的喜讯,五弟王耀敏及同班同学们奔走相告,求知若渴愿望终于要实现了。8 a5 b- F3 G9 `/ K6 V& y8 L" B
得知消息后,五弟以“时不我待,只等朝夕″那股韧劲儿,立即全身心投入到高考“备战"中,下决心以优异成绩回报社会和家乡父老乡亲。
3 [% D2 S! S* p; b( j眼看临考时间一天天逼近,没有复读书藉就到市里书店去买,缺乏应考经验,就到老师家里去拜访和领教,还有与同学们互相交流学习……8 n1 b6 J1 t$ G, q* _$ u
那时在农村缺少电灯照明,就在暗淡的媒油灯下苦读。当五弟和几位同学看到一古文值得探究,就在微弱的灯光下斟酌起来:“君子曰,学不可以已。……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原来,这是荀子的《劝学篇(节选)》,这真是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呀。/ |% K! V6 b6 r2 Y7 J3 i; A# F
尔后,他们一致认为,这篇古文的观点一定对高考有指导和借鉴意义。可距次日正式考试却只有十多个小时了,他们只有凭复诵和记忆了。! x4 \. a0 z! ]' l
那年12月9日一大早,五弟他们只见经历不同的应考大军,有的来自工厂企业,有心来自部队军营,有的来自学校。其中不少是叔侄、师生、兄弟姐妹。还有一些受“文革″和家庭影响……公竞争的年代终于来到了。% ^' [1 `, I k8 s$ S7 C5 R1 ?
“苦心人,天不负″。
% Z# L/ k9 s" K* F0 {曾记得当年七月底一天下午,从公社文教组传来信息,五弟当年的考试成名列全公社笫一的好成绩,而被录取至市师范学校,五弟终于圆了大学梦,那年他刚刚跨入二十一岁。(王书敏)系洛龙区龙祥A区居民;电话:1302763799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