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新帖 设为首页

打开手机扫一扫

开启辅助访问

洛阳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便捷登录,只需一步

搜索
查看: 12984|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缑氏古城里......读书知古意。----司马光与缑氏有关的三首诗

[复制链接]

223

主题

341

帖子

0

精华

社区达人(lv8)

Rank: 10Rank: 10

积分
2703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4-9-4 10:3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河南洛阳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 |8 b% z/ K/ P  m( G

7 k% g9 V* c0 P( l: L6 [, ?5 N! k$ n& G6 c" s
司马光与缑氏有关的三首诗
《司马光诗词》中三次提到过缑氏。从洛阳上嵩山,缑氏是必经之地。王道济是在缑氏工作的一名官员,司马光经过缑氏,王道济家是司马光的落脚点。如同到宜阳(寿安),苏东坡的门徒张耒在那里当县令,接待迎送,自是必不可少。缑氏、宜阳发展文旅,司马光都是能够帮助说话的。以下转载经过校对的关于司马光与缑氏的三首诗,供爱好者学习、研究、引用。

* ?- P9 d3 k1 F; N  j' n/ }
《谢王道济惠古诗古石器》
缑氏古城里,好道王道济。
作诗有古风,读书知古意。
朝来遣仆夫,遗我古石器。
结从天地初,生自一拳际。
工倕创规摹,般输施剞劂。
沦茗北窗下,坐有羲皇思。
嗟予性迂鄙,龃龉居今世。
忝官污台省,曾无益时智。
退藏又濡滞,尚不离朝市。
阙地避烦暑,颇与营窟类(新构西斋,中凿地为室,谓之凉洞)。
诚非古人比,拜赐得无愧。

4 W9 x% U, j2 t4 w2 t" R6 i
《王秀才(虞仲,字道济)以光始自陕右游山归复登少室为诗见寄》
瘦马飘摇屡往还,疲劳专为访名山。
须知筋力行将老,渐恐峰峦不可攀。
蜡屐早能寻胜概,弹冠悔更落尘寰。
幸依贤者为东道,大得逍遥水石间。
(司马光自注:道济居缑氏)
- F2 g0 ~6 K: E. n/ M6 U  a
《和景仁缑氏别后见寄求决乐议虽用其韵而不依次盖以景仁才力高逸步骤绝群驽拙所能追故也》
至乐存要眇,失易求之难。昔从周道衰,畴人旷其官。
声律久无师,文字多缺漫。仁皇闵崩坏,广庭集危冠。
纷纭门笔舌,异论谁能殚。或欲徇陈迹,竅厚潜锼剜。
或欲立私意,妄取旧史刊。古今互龃龉,大抵皆欺谰。
景仁信其说,墨守不可干。贱子欲面从,谁与换胆肝。
必求此议决,深谷为崇峦。何如两置之,试就中和看。
天地育万物,生成适暄寒。圣人保四海,皇极至阜安。
乐理亦如此,炳焕犹朱丹。啴缓与噍杀,折衷遗两端。
兹道苟不由,芒刃难婴髋。鲁乐最为备,雍彻施三桓。
齐韶犹肄习,太公避陈完。唐民听伴侣,不复含悲酸。
乃知乐有源,钟鼓皆波澜。昨者清明初,榆火始改钻。
景仁从许来,倾都咸聚观。诸公竞邀迓,非独惜春残。
议乐不复对,书夕且穷欢。来时桃李秾,去日勺药阑。
三旬只须臾,驶若阪上丸。轘辕逢雨别,惝怳huǎng归骑单。
东西步步远,回首祝加餐。仍冀勉中和,心广体自胖。
6 Y6 F! |/ Q$ @) P" ~3 J& V
注:王道济:王虞仲,字道济。秀才,曾居缑氏。黄庭坚有七言诗《答王道济寺丞观许道宁山水图》。佐吏:指古代地方长官的僚属。

  s' v& {& U! ~1 d+ ^  S5 q
# i6 Q6 x6 Y/ @& d7 d4 @9 s) {
9 V1 C' ^. A% J- }# `9 T
1 M1 t' Q- Y7 R. w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223

主题

341

帖子

0

精华

社区达人(lv8)

Rank: 10Rank: 10

积分
2703
2
 楼主| 发表于 2024-9-4 16:3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河南洛阳
《缑山引》,也是司马光写缑氏的一首诗,增补如下:5 ?# K* ]" X- I: K7 }
. w1 O, v. |! r& X6 y& _

7 h* B( d( W5 u
5 @$ \1 p- Q4 A/ X( B1 A" v2 q; g缑山引①
  S2 \; p' I* t. ?: G! h3 s% T宝元元年(1038年)
" f5 ], }4 t9 v7 u; M王子吹笙去不还, 当时旧物唯缑山。: C, Y4 p% V6 E
山深树老藏遗庙, . l4 c5 Y$ Q8 N/ v5 e, [2 N
春月秋风空自闲。) K" R9 B. J$ V2 _/ @; ^4 ^
轘辕左界连商雒②,
; r* X3 \& H# z5 Y# C碧瓦朱栏露华薄。) r& P) J. j: @, t
经时掩户庭草深, ; m' ]3 z3 y! |9 y. Q: g
永昼无人涧花落。
3 I% N( B7 b* K# l& ]徘徊未下日将西,   s7 n! {  B7 J. F" i7 P# V2 x" j# N: H
遥望嵩阳烟景微③。8 N. b% X! R- D5 C$ k7 X- z& J  ^
鹤驭飘飖向何许? - b) r" E% w/ s% f
林间空见白云飞。
. j  a/ H) D# j: S【注释】4 j: w+ w: \0 [) i
①缑山:缑氏山。《列仙传.王子乔》:“王子乔者,周灵王太子晋也。好吹笙,作凤凰鸣,游伊河之间,道士浮丘公接以上嵩高山。三十余年后,求之于山上,见桓良曰:‘告我家7月7日待我于缑氏山巅。至时,果乘白鹤驻山头,望之不得到,举手谢时,人数日而去。”2 z" q; ]) v' b/ a8 p1 V8 R6 D
②轘辕:山名。在登封县西北,跨巩县西南,险道也。商雒:山名,为秦岭余脉,在今陕西商州,洛南一带。 ③嵩阳:嵩山,在登封县北,又名嵩高。: |- T% N' d, ], U$ R- P, P$ [* i
      武周圣历二年(公元699年)二月初四,武则天由洛阳赴嵩山封禅,返回时留宿于缑山升仙太子庙,一时触景生情而撰写碑文,并亲为书丹。碑文表面记述周灵王太子晋升仙故事,实则歌颂武周盛世。笔法婉约流畅,意态纵横。碑额“升仙太子之碑”六字,以“飞白体”书就,笔划中丝丝露白。碑文33行,每行66字,行书和草书相间,接近章草书体。碑文上下款和碑阴的《游仙篇》杂言诗、题名等,分别出自唐代著名书法家薛稷、钟绍京之手。历代书法爱好者都视《升仙太子碑》为书法艺术珍品。
; C0 ~# @; T% g7 m      升仙太子碑历经1300余年风雨沧桑,依然矗立于河南偃师市缑山之巅,2006年3月30日由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这方武则天撰文书写的巨碑,彰显著这位女皇的雄才大略,饱含著书法神韵。她开草书刊碑之先河,不失为女书之精品。碑额“升仙太子之碑”六字,巧隐十个鸟形笔划,作为唐代飞白书遗存未几中的佼佼者而被书法界推崇。2 l7 m( Z; t# O: r' b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洛阳圈儿微信
扫一扫
关注洛阳圈儿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