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丁香芬师恩情(上)
% }$ A( Z/ x$ T, m" t
自从1956年9月,魏巍先生写下《我的老师》这篇散文之后,每次想写一写我的老师,都必须绕开这四个字的题目,因为它已经扎根人心,不可动摇。
$ a2 v- v" H" B. k0 H
另起题目,目的不是另起炉灶,要知道,炉灶实际上只有一个,没有另外的一个。这炉灶就是师生情。
; V' x$ Y4 c% n5 H C还记得那次,我在偃师高中校园拍摄电视宣传片时,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到了紫色的丁香花。趁着拍摄间隙,我围绕着紫丁香细心观察,脑海中闪烁着我上学期间遇到的好老师的面孔。
, J7 A" \3 W( U( M) K9 E
我徘徊不已,如果我生命中的三位恩师,能够和我在这紫丁香花丛中合一张影,那该是多么美好而神圣的事情啊。
, ?& i7 m6 e% b) r& P8 i1 r如今,又到了紫丁香花盛开的季节,淡淡的花香从繁忙的空气中快递过来园丁们付出的心血和关心的身影,我只能签字收下,用文字的方式反哺默默奉献的紫丁香。
/ p# J9 e! c9 N6 g" Q9 C
1980年。我上小学一年级,那是一个纯真记忆发酵思念因子的年代。再早些,譬如育红班的老师对我再好,启蒙阶段的我也不记得她的名字和模样。再晚些,譬如其他老师对我再好,可是因为要珍惜的人太多,却不懂得如何排列他们在我心灵会场的位次或者座次。
. p0 |1 y5 r# [- N# t1 H8 M" J- a一年级语文老师——石素娥恩师向我走来。她梳着两条长长的辫子,乌黑中带着明亮的阳光。两个大大的酒窝,将无穷的笑意转让给她那双并不太大的眼睛,笑意就这样涌现出来,我们在石老师的带领下,蜂拥进一间古老的祠堂。
# B* R* J9 A" @5 ^
粗砂糖的墙壁。我盯着石老师的双眼,听着她的朗读,感觉她是母亲那样的慈爱,这样伟大的一个女老师,怎么会有家庭纠纷的传闻,像蛛丝挡住她用粉笔教导我们识字的手掌和额头?我们都爱她,就像爱着自己的母亲,长大后我才找到一个最形象的比喻,来形容她的精神。
, `* ]2 n9 Z: W, G5 l: |: L那就是:铿锵玫瑰。田震带着红豆沙的迷人嗓音高唱着《风雨彩虹,铿锵玫瑰》:“身上的痛,让我难以入睡;……追逐梦想,总是百转千回。……风雨彩虹,铿锵玫瑰,再多忧伤,再多痛苦,自己去背!”
$ i. w# N g( v: T4 y5 O
我觉得这首歌就是唱给石老师的,她是一朵铿锵玫瑰,从不在我们面前抹泪,总是把她的知识,掏心窝子一样微笑着掏给我们。
, y; y3 M, J* ` R. C, u
当下课铃声响起,石老师合上书本,看着我们春天拿着火柴盒养的蚕宝宝出去玩,她的心在想些什么?她手里拿着一把竹子做的戒尺,可是从来不曾落在我们肩头一下,更别说手掌心。
B. o: h; O. H6 t* z! I8 ^- t& g我和石老师之间,没有更多关于师生情谊的故事。自从离开故乡搬到县城之后,我大概有四十年都没有见过她,但是在梦里时常梦见她,梦见她还在祠堂的教室里教我们读《小燕子飞回来了》,梦见屋瓦的颜色是深沉的老黑蓝。
$ b7 U6 j) i) [$ K1 @3 ^/ O3 c- Z: e2 j春天的洋槐花再度开满枝桠,起初的蚕宝宝吐出的丝,早已织就无量数的绫罗绸缎了吧?
3 J4 l* H9 K3 G* j& B
费尽周折,终于得到石老师的消息。终于,我像一个闯荡的游子,迈着追寻故乡的云一样喜出望外的脚步,踏上拜访石老师的路途。……还是记忆中的模样,石老师拉着我的手,她喃喃地说,“我都不记得你了!真的。”
5 F( q; M0 F+ T7 F7 O8 v, `) A4 q我知道我不是一个深谙世事的人,多年来囿于创作,奔波糊口,锐减社交,封闭自我。在石老师面前,我强忍住泪水,装作欢喜,心里祝福她活得潇洒,不受婚姻和生活的一丝伤害。仔细品味,不被心中的恩师惦记,除了深深的自责之外,我竟然也收获了一种人生额外的幸福……
% K( T$ z) W4 ?! f" c2024.06.13偃师。
) D: X, k! `( Q& _$ P1 V
2 E) k g4 i7 Z9 T◎紫丁香芬师恩情(中之上)
) ^6 U+ F0 b- F+ x X' _0 w
丁香花自顾自地开着,不像向阳花那样需要举起来的花洒,也不像冬青树那样需要横过来的花枝剪。在这个初夏的边缘,丁香花的芳香四溢着穿越成长的摇篮,荡漾进书山与学海之间的秋千,蔓延在台灯和书卷的斜面。
2 c( t4 n% t! v, R$ G/ H
第二位恩师是我的小学语文老师:陈秋景老师。
3 |" ^" h$ m; n# @/ t# P
我从乡下来,是城里同学眼中的乡巴佬。母亲和弟弟滞留乡下,我和父亲在一起,他工作,我学习。父亲为我缴纳的学费中,有一份叫做借读费。他勒紧裤带、咬紧牙关,少抽一包烟,才勉强凑齐。我的孤独,由此而来。仿佛只有像一只蜜蜂加倍采蜜,我才能弥补家庭的孤单及花钱的心疼。
1 u+ z7 t; r; Z& S% P我至今深刻地记得:我背着厚重的书包,走在校园内南北中轴线上用煤渣铺的小路上,盯着坐北朝南的教室朝向这条煤渣路的侧墙上的黑板报,手绘的插图、线条及手写的名人名言,让我一转身就爱上了陈老师所在的这所学校的一切。
$ N& H- T& ?- t8 M4 R3 A5 T$ O
这些背景如果不是呈现于陈老师所在的校园,将支离破碎。
, y, h( `/ }/ G& F因为我的心里面有苦,说不出口的苦,所以就不由自主地下笔,不经意地流露在作文和周记的缝隙,陈老师似乎看出了与我的年纪不相称的“成熟”,经常把我的作文从一摞作业本中抽出来,在课堂上朗读,我的脸像告别南风拒绝摇曳的红苹果,一对耳朵只想在全班同学雷鸣的掌声中,变成雨点敲打下钻回枯木年轮的木耳。
- b$ V$ j$ y5 |( [2 e+ L$ }陈老师是一个有心人,永远留着和我的母亲一样的齐耳短发,走路时左手永远都少不了一本翻开的书,她甩开手,让我们展翅去飞,那本书就像蝴蝶一样也乖巧地上下翻飞。我渴望课程表上排好的陈老师的语文课,她甜脆的声音压过所有的鸦雀,那红色水笔的圈选和优等字样更是我进步的源泉。
7 G5 ^3 @9 b' [/ T' j陈老师在不吝赞美之词的同时也不掩饰内心尖锐的批评。
. h1 K+ N0 c; [' R+ D1 \* O
见我在强烈的上进心的驱使下,我的学习有了可喜的进步,陈老师打心眼里早已将一项重要任务交付于我,而我尚且蒙在鼓里。下课后,她走到我的课桌旁,微笑着俯下身子用试探的口吻问道,你想不想当语文课代表?
) G: G( Q( {' j我想,一千个想,一万个想。但是,就是这个但是毁了我的梦想。但是,不得不说但是,我害怕当了语文课代表,会占用我的一部分学习时间而使我不得不分心,自然也会影响我的语文学习成绩,会对不起母亲在生产队赢取的公分和父亲在工作单位赚得的薪水。
0 J6 c+ m* E: C7 B- x' X- D面对我挚爱的陈老师,我一开口就是打起退堂鼓。我没有支支吾吾,而是直言不讳。我不敢瞧陈老师的眼神,苦心孤诣的眼神中必定又多了一道呕心沥血的影子。她希望了,而我不争气,又让她满心的希望变作失望。
" [! u2 P' a- b; p又一堂课的上课铃声,在悬挂于一棵歪脖子柳树的半截铁轨中敲响。我似乎望见一列火车呼啸而过,我是一颗被卷起来又抛在道旁的石头子。陈老师离开我的课桌前,扔下一句话,至今仍响在我的耳畔,时刻警醒着我:你真是自私!
2 _, X# N8 O- X" A陈老师是我生命中第一个训导我自私的人,其余的人即便看出来也不会当面批评我,因此,我将陈老师看作一生的恩师。我必须与自私心做永远的斗争,才能成为陈老师心中理想的学生!
% Q5 i1 B( _9 c( @+ F2024.06.22偃师。
/ `$ r( D- f: B, G& l) c
@* H& r: x8 G G4 ?) h◎紫丁香芬师恩情(中之下)
6 u; ]2 @) j- l% a“穿越幽暗的岁月……”踯躅于岁月的长廊,我攥紧一部握角的课本,念叨着古老的命运和前程,似乎从来没有和一朵紫丁香相遇,她的静雅和馨香,暗中却给予我金子的塑造和春秋的启发。
- j0 X. r: n% B
大人不记小人过。陈秋景恩师也从来不记我的过,她知道强扭的瓜不甜,只是指出我的性格中自私的一面,让我认识自我,认清自己。她并不要强求我立马用橡皮擦掉自私一词。因为那不可能。
0 {5 e3 \: c" ~/ a! _1 r
陈老师只是提出问题或者指出问题,而不提供参考答案或解决方案。这多么像文学创作的原则啊!她还不知道我暗地里已经爱上了文学,特别是文学中的散文。我认为作文和周记的尽头,就是散文的海港。
$ B5 r" u& V" t$ e& k5 s- u% E. k$ _家里虽然拮据,但是,为了开阔我的视野,父亲省吃俭用,省下一包香烟,也要用行动支持我订阅杂志。我在一大张订阅杂志的目录中,瞄准了天津出版的《散文》月刊。我希望通过阅读和练笔,在写作这条窄路上,走得更加幸福和长远。
5 ~% T. i" M G2 G& _
陈老师掀起竹子编制的门帘,抬头刚好看见喜气冲冲的我。我指着《散文》月刊的字样,请陈老师登记我的订阅项目。“《散文》月刊上面刊登的散文都很深刻,你这个年纪还看不大懂,最好别订阅。”
+ o. E6 h' _& n/ ^. y; A2 T一盆冷水泼在热锅上。我的蚂蚁哟!冷水珠变成升腾的热水气,滋滋啦啦的伴奏。那热锅上的蚂蚁,可是我火急火燎的狂热情绪和膨胀心曲,现在好了,我被陈老师顶了回去。
! k J( u6 [# P8 b9 E1 O/ e Z$ H
仔细思量,本来就属于成年人消费的刊物,根本不会过多地刊登关于未成年人学习、生活的散文。我随手翻阅一遍,就会把它抛之脑后,而订阅刊物一年的钱是不会退还的。父亲的血汗钱就等于打了水漂。
4 H* S# q P9 m2 G8 |陈老师看似“害”我,实则向我。我怎么就不明白呢?她教导我把钱用在刀刃上,把心思回笼到学习课本上,把思想放在消除自私上……哦!多年以后,我才明白,陈老师的一片苦心。
% y% q4 q, j* Q) O/ ~5 \
有一次,我将作业本上的“是”字写得太潦草,把“日”字下面的“疋(pǐ)”字写成了数字“3”再加一个平“捺”的样子,陈老师问我这个是什么字,我硬说是“是”字,她说没见过这种写法,我说不是行书就是草书的写法,陈老师坚决不同意,责令我当场更正过来。
) X& X( L4 g6 V8 k7 q
我因为找不到这种写法的出处,只好从命。我就知道拗不过她,但还是和她执拗一番,口上虽说不服,心里还是无比佩服她的。
4 p* T2 c d+ }+ z, {* T4 U: l8 c告别陈老师所在的我的母校,我和陈老师大抵也有30多年没有谋面了。……当紫丁香的花香浸入我的心脾,我渴望着拜访恩师。当一个人横下一条心,一心想办一件事,就没有办不成的。
! G. C, b% i& X& Y" q' I. K3 k接通电话的陈老师在她家的路口等我接我,老远看到她充满紫丁香清芬的身影,镂刻满我的记忆。她说我说的那两三件事,她都不记得了。但是,她记得我的名字和模样,根本没有想象中的大变样。她笑谈,看来岁月还是宽恕了你!
" A: _2 H! q% @& o& m9 {陈老师不知道我走出校门,所受的命运的折磨,在恩师面前,那些所谓的挫折和痛苦都不值一提啊……我只想痛快地哭一场。我没有长成她理想中君子的样子,因为自私而清瘦,因为自利而清贫,我仍旧渴望着她手心的那把遁形的戒尺……
+ w0 k8 B3 H5 I# m1 W2024.06.25偃师。
3 P3 }" T% W9 d
$ f+ Y# N7 X. a9 B
◎紫丁香芬师恩情(下)
6 }, m' y' }5 j: a6 ?# Q$ U: }$ C
现在回想起来,那是一堂影响我一生的语文课。当知了还在池塘边的榕树上声声地叫着夏天,蝴蝶早已从操场的秋千上返回高中语文课堂,听诗来了——
, z$ Q, Y- P) v我的高中语文老师**章恩师,同我的父亲一样浓眉大眼,只不过马老师的棱角更加分明,可能是因为父亲的文化知识,远远少于马老师的缘故吧。
7 j1 p( ], g4 f马老师从翻开的语文课本讲着讲着,不知怎么就扯到了现代诗,扯到了徐志摩的身边。马老师好像会飞一样,在三尺讲台上跟着开头的那只蝴蝶飞来飞去。
# u9 i2 Y3 P0 k8 G, G* t& H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结尾有两句写得很美: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前面还有很多优美的句子,但是我不记得了,就记住这两句,你们有机会可以找过来看一看!……”
5 P) {( A& }7 J+ y) v2 m
马老师的讲课还在耳边回荡,我在课桌的抽屉里翻来翻去,马老师似乎看见了我的小动作,但是他好像明白我在找什么,并没有用粉笔头砸我的太阳穴。他知道我肿胀的太阳穴需要的是人生的薄荷。
) S# i6 u+ Y: D. w9 }7 p, m0 ?" o
在一次课堂后,我只是在《读者文摘》上面找到了汪国真和席慕蓉。马老师口中津津乐道的徐志摩真的迟到了,徐诗人是一个自由而浪漫的诗人,根本不受任何上课铃或者下课铃的控制。
0 z0 n- e1 y5 I$ X
手抄本几乎陪伴了我的整个高中。但是,汪国真太水了,席慕容又太腻。徐志摩却迟迟不现身,于是,我又找到了戴望舒,一头钻进《雨巷》,平白无故地为一支雨中的丁香煞费心机,然而,戴诗人还教会了我后来写诗最注重的意象运用,以及象征和隐喻手法。这也是现代诗最根本的胎记和烙印。
% J# J1 L4 k: p
后来,等我找到浪漫主义的徐诗人的时候,因为中间隔着现代派的戴诗人,所以,我也不带走一片徐诗人的云彩了,也因此和浪漫主义挥手说再见。
- K3 R* x. i, i# f9 P6 Z( }1 w' f
绕来绕去,我最想感念的还是马老师。是他歪打正着将从散文的大门徘徊的门外汉,领进了诗歌的大门,而且允许我绕过他指定的徐诗人阴差阳错地投入戴诗人的怀抱。
. P, T) y7 R9 c! U
这里还有句后话,我参加河南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自学考试的毕业论文,就是写的戴诗人。可见,我对戴诗人痴迷之深。
( Z& u/ N. Z' Q: t+ w4 `! y. y) k' l就在高考前两个月,父亲在出差乘火车返家途中,不幸因急病离世。感觉撑天的柱子,倾斜在我心灵最细小的一个年轮横截面上。世界不再是只属于诗的了,还更多地属于雨水和风雪。
' p0 i$ r" o/ | z7 f办完父亲的后事,我急急忙忙赶往学校,昔日活泼的校园也变得冷清下来。我满目都是凄凉,就要进入同学们期盼我的视线。马老师率先从教室出来,我看着父亲一样淳厚的恩师,双腿再也站立不稳了,双膝扑通一声,向着恩师下跪。
3 x+ a6 z6 y- B' Z
第一次我感觉到大地是那么坚硬,它不会在你最需要的时候,赐予你一个柔软的蒲团。因为,人间的每一寸土地,并非处处都是寺庙或者道场,还有人生的变故和诀别。
7 }! \ G4 H- ~1 h
马老师快步向前,双手扶起我。我真想趴在他的肩头痛哭一场。我这么早就没了父亲,还有没有前途?马老师似乎听懂了我的疑问,用坚定如明珠的眼神告诉我正确答案。
. I6 F! J% K# q! o: X
我从马老师的眼神中,重新又看到了诗歌的影子,更加丰富多彩,更加美轮美奂。要知道,马老师课堂上的那只蝴蝶,早已蜕变成美丽的天鹅。
" P' v6 u' H- L7 E0 N; q+ j. ?
高中毕业至今,我蹉跎翠绿的时光,与青春的诗歌为伴,在人海中四处打拼,不知不觉就过去了35年。因为紫丁香之故,我想念起我的马老师,所以就和妻子到处打听,多方探求后,令我陷入深深的自责和痛惜。
2 n F* e/ Y- W$ y1 `马老师已经离开我两年了……我真想亲耳聆听一回:马老师朗诵徐志摩的《再别康桥》,人世间的告别为何如此之多?难道是我不懂珍惜之故?……
. n5 C2 A% M/ e# J! v0 ~; n- l2024.06.25偃师。
8 P! a' S; J( M" e
. X4 x7 U& N. 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