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新帖 设为首页

打开手机扫一扫

开启辅助访问

洛阳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便捷登录,只需一步

搜索
楼主: 怀锦先生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河图洛书是市民养生修身,康宁一世的不二财富

[复制链接]

197

主题

1660

帖子

0

精华

钻石会员(lv14)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积分
11307
11
 楼主| 发表于 2023-2-24 20:4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河南洛阳
大禹河洛智慧三原理:
2 a8 K0 R3 ]4 w1 H2 A
5 f. |! i/ f) c* ^7 j. q2 {2 D
    在《尚书 大禹谟》中,记录了大禹与舜帝君臣间的亲密对话。交谈中,大禹首先系统阐述、汇报总结了自己所理解掌握的河洛智慧的修学修证原理与过程;舜帝在检验了大禹的完美德行后,将仅在上古历代帝王间口耳相传的古代大道心法秘诀倾囊相授予大禹,这就是古代“禅让”制最重要的一环,由此开启了由蕣到禹的正式权力“禅让”程序。) `1 J( P, x2 ]1 o2 p# F: B& e3 h
    大禹河洛智慧共三段话,分别从象、用、体三个方面详细揭示了大道的规律、特征及实修方法,是河洛文化的无价“瑰宝”。这三段话分别是;
8 P& T( V; o5 P6 G) C    1、禹曰:“於!帝念哉!德惟善政,政在养民。水、火、金、木、土、谷惟修;正德、利用、厚生、惟和。九功惟叙,九叙惟歌。戒之用休,董之用威,劝之以九歌,俾勿坏。”0 \0 V3 m: l3 N
    2、禹曰:“帝念哉!念兹在兹,释兹在兹,名言兹在兹,允出兹在兹,惟帝念功。”
* F7 Q1 Q: G3 I* n6 c    3、帝曰:“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0 g9 l. s% U$ B% D" p7 c

197

主题

1660

帖子

0

精华

钻石会员(lv14)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积分
11307
12
 楼主| 发表于 2023-2-24 23:4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河南洛阳
灵山法会,佛祖拈花示人,众皆不解而无语,惟弟子迦叶破一笑,佛祖即曰“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已传付迦叶”,这即是禅宗之源。
( R; T6 K' F/ p$ S: ]- ?' a' h& g+ Y1 D9 V
古代禅让制度也是非常严格的,讲究“以心传心”,必须传与付二人间要心灵契合,接受人的德行修养功夫一定要合格。, g& g3 X% X8 c% R' u. `& l! y
绝不像今人所臆测的会看情面、拉关系,甚至抢班夺权,谋害性命。
( L; k. k# u- N/ o% K/ y( d勿以今小人之心,度古君子之腹。
2 R7 A9 g6 N- w1 a+ S
+ X, U$ j0 Y! x* e; M  a* W  P5 p$ ~今人与古人相比,其它都不缺,唯独缺德行,连带也丢失了智慧。因为德行与智慧本一体的,德行是能量基础,是内在的;智慧是德行显发,是外在的表现。

197

主题

1660

帖子

0

精华

钻石会员(lv14)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积分
11307
13
 楼主| 发表于 2023-2-25 20:09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河南洛阳
怀锦先生 发表于 2023-2-24 23:491 g3 I( s3 T% L- g; Y) y5 a
灵山法会,佛祖拈花示人,众皆不解而无语,惟弟子迦叶破一笑,佛祖即曰“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已传付迦叶”, ...

7 L( }1 C5 H# `+ `破颜一笑:人欲笑则面部肌肉生动,由内及外,表里如一。
5 x) L6 D  x0 c相反,说人笑得不自然,不真实,则曰“皮笑肉不笑”。

197

主题

1660

帖子

0

精华

钻石会员(lv14)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积分
11307
14
 楼主| 发表于 2023-2-26 15:5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河南洛阳
    河图圆,洛书方,天圆地方,天覆地载。天地氤氲,万物化醇。: E( U" k* `% Y
    其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也。
( K0 A! w& E- P* s, s, N0 c    人生天地间,心居河洛间。河洛者,道德之海,天地万物与人生之背景。! \  U, S" t$ K5 @5 m
   
% @( J+ F- W" h) k) x  《黄帝内经》:六节藏象论
" v( ?0 W; o  ^+ Y7 G! x     草生五色,五色之变,不可胜视。- t7 e/ H. W6 p7 {. W) Q( D
           草生五味,五味之美,不可胜极。
5 D/ V/ ~% U3 P5 j4 e           嗜欲不同,各有所通。
0 `( S7 I- M& @; X/ f: A          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4 D1 @; V4 O' O. {$ Q9 x: x7 r; T
          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 H5 I$ h) x: V' J( |, a4 W' {
          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197

主题

1660

帖子

0

精华

钻石会员(lv14)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积分
11307
15
 楼主| 发表于 2023-3-3 00:2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河南洛阳
《河洛精蕴》:“一切算术皆取法于河图洛书”。——清  江永

104

主题

2794

帖子

0

精华

钻石会员(lv14)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积分
12812
16
发表于 2023-3-3 19:2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陕西榆林
支持先生不遗余力推广河洛文化。

197

主题

1660

帖子

0

精华

钻石会员(lv14)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积分
11307
17
 楼主| 发表于 2023-3-4 22:3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河南洛阳
灌吾园 发表于 2023-3-3 19:227 Z' o  e' B. w% K) P9 R
支持先生不遗余力推广河洛文化。

6 ~# s( [/ T7 x

197

主题

1660

帖子

0

精华

钻石会员(lv14)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积分
11307
18
 楼主| 发表于 2023-3-8 00:4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河南洛阳
老子: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7 {2 v8 n0 {9 _

# t5 m9 k+ w; O: n  y老子: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 [5 B# q5 k0 n4 t
% \% y$ e3 N8 ~5 H7 Z9 I3 c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

197

主题

1660

帖子

0

精华

钻石会员(lv14)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积分
11307
19
 楼主| 发表于 2023-3-12 00:2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河南洛阳
     黄帝作为华夏文明始祖,必然,也确实是创立河洛文化的重要奠基者。《黄帝四经》对此有清晰的揭示。0 G! f' D( X- E4 S. o
    而通常人们只认为是伏羲和大禹。因为有“河出图,洛出书”的神话传说。
' W! b& k) m/ V2 H, c$ G) B4 j$ H2 M( L2 C
0 W2 C: r+ n" j5 L% [$ R
    河图洛书是河洛文化皇冠上的明珠。河图洛书的基本元素就是阴阳五行,以阴阳五行反映世界万物的运动变化发展规律。河图洛书背后是无形道德的海洋。道德是河洛文化本质永恒的规律,而阴阳五行是河洛文化形式与现象的规律。
$ _" R, V/ q8 q% @  e! u* M
# A0 r- d+ I! `$ z2 X) v, ~6 v

0 r: G1 k$ j4 }+ s4 u    《黄帝四经》对阴阳五行规律都有深刻的阐释。其中《十大经》更是完整、全面记录了黄帝修证河洛智慧与功夫,击败叛乱的蚩尤,重建社会秩序,教化百姓的完整过程,有很高的实用修证及文献研究价值。
& U6 w! S4 m: v
1 K" o7 ?( d& `7 X$ ^: N
1 N0 Q$ }  z- I. r
    一下摘引四经中的重要章节,关键之处用彩色显示:
4 j# M% |+ e% h8 `: B& e' R   
* y0 x* [8 f- F. w9 X% `《黄帝四经·十大经·五正》    黄帝问阉冉曰:吾欲布施五正(政),焉止焉始?对曰:始在于身。中有正度,后及外人,外内交(接),乃于於事之所成。黄帝曰:吾既正既静,吾国家愈不定,若何?对曰:后中实而外正,□□必定。左执规,右执柜(矩),何患天下?男女毕迥,何患于国,五正(政)既布,以司五明。左规右规,以寺(待)逆兵。/ y. J+ O8 P' S$ f% H
    黄帝曰:吾身未自知,若何?对曰:后身未自知,乃深伏于渊,以求内刑内刑已得,后□自知屈吾身。黄帝曰:吾欲屈吾身,屈吾身若何?对曰:道同者其事同,道异者其事异。今天下大事,时至矣,后能慎勿争呼?黄帝曰,勿事若何?对曰,怒者血气也,争者外脂肤也。怒若不发,浸凛是为臃疽。后能去四者,枯骨何能争矣。黄帝于是辞其**夫,上於博望之山,谈卧三年以自求也。
0 K! {+ {! n  n1 M$ S    战哉,阉冉乃上起黄帝曰:可矣。夫作争者凶,不争(者)亦无成功。何不可矣?黄帝於是出其锵钺,奋其戌兵身提鼓(袍),以禺(遇)之(蚩)尤,因而禽(擒)之。帝箸之明(盟),明(盟)曰:反义逆时,其刑视之(蚩)尤。反义倍宗,其法死亡以穷。, {- ]# j: T  Z

197

主题

1660

帖子

0

精华

钻石会员(lv14)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积分
11307
20
 楼主| 发表于 2023-3-12 14:32  来自:河南洛阳
    揖礼:

5 R% `6 B5 r- p$ Z9 n2 m6 P2 M3 N) n- o# l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洛阳圈儿微信
扫一扫
关注洛阳圈儿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