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新帖 设为首页

打开手机扫一扫

开启辅助访问

洛阳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便捷登录,只需一步

搜索
查看: 1140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偃师区翟镇镇前王村:60年前,在他身上发生了一件鲜为人知见义勇为的故事

[复制链接]

42

主题

43

帖子

0

精华

初级会员(lv3)

Rank: 3

积分
463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3-11-24 11:5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河南郑州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偃师区翟镇镇前王村:60年前,在他身上发生了一件鲜为人知见义勇为的故事
王安朝/文图




昨天中午,偃师区翟镇镇前王村党支部书记王献朝给我打来电话,说,中午在一起坐坐,有个事儿看看能否写写。我恰好就在老家过事结束,随即应允。

在一个能谈话的地方落座后,我才发现被采访的对象是我我老家前王村四组的村民王建峰,建峰今年76岁,脸上“川”字纹几许,眼睛稍有浑浊,简单的头发中夹杂了些银丝,最显著的特征是他的牙齿几乎全部下岗,仅剩下一颗门牙。一米七几的个头,背有些微驼。


见义勇为老英雄王建峰近照


按照乡下的辈分,他称呼我叔。

在我的记忆力,他曾经是我们村庄的能人,他干过木工,在村里宣传队当演员唱过戏,改革开放后,又率先搞起了针织,不想多年不见,建峰已经不是我记忆中的建峰了,岁月悠悠,他明显得有些老了,脸上布满了沧桑。

一旁的王支书开门见山地说,建峰是咱们村庄的朴实农民,也是有着热心公益的村民,现在年龄大了,他有一个心愿想说一下,也是我们这个时代弘扬主旋律的一个好教材,接下来,咱们共同听听建峰的故事吧。

让时间倒流到60年前的1963年7月,一个见义勇为的故事在这个月份发生,具体的7月几日记不清了。

那天中午,艳阳高照,年仅17岁的王建峰背着箩筐到伊河对面割草,当时生产队给他的家里分了头骡子,需要他家饲养,每天的割草也就成了家庭的“必修课”。

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生产力低下,处于大集体时代,各个村庄都养了很多牲口,进行犁地耙地,路上牲口屙的粪蛋随处可见。很多家庭的孩子每天都会擓着篮子到地上捡粪蛋,属于积肥的一种,生产队里根据捡来的粪蛋斤秤来记工分。捡粪蛋也就成为当时农村道路上的一道靓丽风景。

前王村的南面有条伊河,河床达四五十米宽,河水犹如一条白练,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


伊河水



河对岸一个村庄的黄滩脊地,上面长满了丰富的野草,村里的很多割草人都把眼光聚焦到了这片土地上。

建峰也不例外,河床虽宽,但河水不深。王建峰把鞋子脱掉后,挽起裤腿就要下水。就在一切准备妥当的时候,不幸的事情发生了。从上游突然来了一股大水,犹如一条凶猛的野兽向下滚来,此时,有七八个十七八岁的女孩正擓着篮子在河水中向对岸缓慢走动,看着澎湃而来的河水呼喊救命,说时迟那时快,王建峰扔掉箩筐,迅速跳进河里,紧急呼喊,“恁都赶紧扯住手,赶紧扯住手,我马上救你们。”

住在河边的孩子水性好,王建峰很快游走到了几个女孩子的身边,让女孩们一个个拽住对方的衣裳,让高个子的女孩拽住他的衣裳,此时,水已经没过胸口,在水里走动就有点飘游的感觉,王建峰一面向着岸边走,一边鼓励大家不要怕,要死死抓紧前面人的衣服,大家都很听话,都一点一点的向对岸走去,经过近半个小时的缓慢走动,终于小心翼翼走到岸边,一个个上岸。而王建峰则说,我今天也割不成草了,都走吧,没事了,以后尽量少下水,你看河水说来都来,很怕人的。


当年被救的女孩,也都是前王村四组的,有王玉珍、王刀姊妹俩,还有个叫王芬华,还有几个被救的女孩子,王建峰已经记不清叫啥名字了。只知道,后来被救的女孩子家人逢年过节还常到王建峰的家里掂着礼品坐坐,以示感恩!

当年,前王村与王建峰同龄的王自芳当天中午正在河滩放牛,他看到了当天发大水的一幕,也听到了王建峰救人的事情。

但由于时间跨度太长,当年的见证人有的已经作古,在核实王建峰救人的事迹时,王支书给住在偃师县城的王自芳打了个电话核实此事,听王自芳在电话那头说,不错,有这回事,我当时在放羊,那天上游发大水我知道,下午才听到了这个救人的消息。

在交谈中,得知,王建峰的奶奶在解放前还保护过曾任河南省委第一书记吴芝圃的安全,时间大致是一九四几年的事儿。当时,前王村一个叫王聚九的社会名流,是在洛阳教书的一个领导,暗中是地下党,当年曾有一次护送吴芝圃的任务,执行人就是王聚九。王聚九的后面居住的就是王建峰的奶奶,建峰的奶奶知书达理,聪明贤惠,把家庭调理的有条不紊,就接受了这个暗中保护的任务,吴芝圃等人在王建峰奶奶家里住了3天,被安全送走。

王建峰的奶奶很有怜悯之心,她对街坊很是照顾,他奶奶常说的一句话是:“只要俺家有一碗吃的,也要叫你家有一碗吃的”,因此,建峰的奶奶在去世时,一街两行都是送行的人们。

后来,王建峰的奶奶在临死的时候,才把这件事告诉了建峰,鼓励他一定要走正道,做好人,办好事。奶奶的话儿一直鼓励着王建峰在人生的路上不懈的努力。


伊河大堤


公社时代,王建峰在村里木业社干了十年,样板戏时代,他唱了5年。到了改革开放后,王建峰率先在村里带领孩子们搞起了针织,在自己上了年纪后,鼓励孩子们不忘公益事业,多次为村子的发展增砖添瓦,捐款捐物。

我们的谈话结束的时候,王建峰发自肺腑地说了一句,你看我都76的人啦,我也不愿意让我这件事一辈子沤到肚子里去,讲出来,也算是一个正能量的事儿吧。

这就是乡下一个村民的心声。

我点了点头,我们这个时代需要见义勇为的人,于是写下了上面的文字。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