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逆旅——历史风雨中阳光风靡的五行之城偃师(7) (河南)李红军
& C ~9 c' Y5 H/ C1 Y L$ [- G金(尊贵)-伯夷、叔齐+王子晋+田横+蔡邕+李弘的义气之城 7 v% \: Q. `, L5 K) Q
. w8 e/ a- u( W' D: [ 天空中下着一场又一场箭簇被抽去筋骨的铅雨,大地却仿佛蒙在鼓里的一记安装有消声器的闷雷。痴迷于山川中猿啼的树木,在黄叶飘零的物华中试图抓住飞驰的白驹的烈鬃。人们掩藏起姓名和家谱,埋首于稼穑丰收后的仓廪,期盼着开眼的良日洒落的光芒,晒干粮食中不应储存的多余的凝云的水分。更多的人们放下犁铧和铁锄置身于徭役的枷锁,为宫殿飞檐牵挂的祥云和灵芝而卖命于土木的横平竖直。 X$ S& e- c* g. K6 G+ R) K
0 M0 O+ p8 |8 ?3 c0 Z, J
何为重要?对于七朝古都偃师的构成来说,偃师二里头夏都遗址是重要的元素之一;其次,还有商朝开国皇帝商汤在偃师尸乡建立的商城遗址也是重要的元素之一;再其次,就是屹立于偃师缑山的武则天《升仙太子之碑》,唐孝敬皇帝李弘恭陵,以及坐落于偃师缑氏镇的玄奘故里了。可以说:夏商元素+唐元素=80%的偃师。$ m& S+ g) u, z# h
) c, | Z( J" ]3 k9 f' K 但是,这数个重要元素,可能在这篇拙文中,只能是红花丛中的绿叶,或者作为潜于渊的龙,而不是腾于天的龙那样显赫的存在。我的笔触有可能只是旁敲月下石,而笔墨则不会更多地为之绽放向阳花。因为,我们这里所写的是“五行之城——偃师”,不是单纯的偃师。一切事件和人物都要围绕“阴阳五行”来进行阐述。尽管,这不是纯粹的带有易经学色彩和任务的作品。它的行文和血肉可能是有争议的,但我期待的是争鸣。真因为此,那些不被偃师本地人所广泛关注的人物和事件,我有可能提到一个类似重要日程的位置上来,进行详述,以达到塑造“五行之城——偃师”的祈美。
( {6 |; K$ F9 k* Y, E% ]; ?/ Q7 ]* |( L6 ^' V8 p) h O6 |9 A* d+ u* K9 B
以周武王之名开创的偃师,在周朝时期就已经滋养出伯夷叔齐与王子晋的义气,义气从来就像田野里的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一旦找到渴求义气的人物和时机,它就会迸然勃发,当机立断,使得一个人物的为人和处事变得决绝和升华。到达汉代,这股义气则深刻地影响了两个重要人物,一个是田横;另一个就是蔡邕。两人同样都大胆地做出了对不符合理想的现实的拒绝,只不过,田横在偃师自刎,显得无比决绝;蔡邕则在偃师转身退步,懂得变通之道。说到蔡邕,不从事书法艺术的人可能健忘,但是,就像我们说起《通典》的作者杜佑之前要先把他的孙子杜牧拉出来一样,我们把蔡邕的女儿的名字亮出来,你就会恍然大悟:蔡文姬。这是否说明,诗人要比其他史学家和书法家更有吸引人的魅力所在?- F% Y2 a* a4 K3 N" C
8 B5 B! f6 X- k2 Y K
不必说蔡邕创制“八分书”,在距离偃师10余公里外的洛阳市洛龙区佃庄镇太学村镌刻“熹平石经”,引来天下儒生万人敬仰;也不必说蔡邕创制“飞白书”,抢了武则天在偃师缑山镌刻《升仙太子之碑》碑额六个大字时运用“飞白体”的首创之功;更不必说蔡邕的书法艺术通过蔡文姬传授给了埋葬于偃师山化镇的钟鹞,钟鹞传给卫夫人,卫夫人又传给王羲之……这里,单说蔡邕在偃师被人间义气所蓦然感化的事情。7 }% s# Y- v4 J ?9 _# {. B
1 n- o R- N6 X' I6 t7 v3 \
公元159年,蔡邕虽然已经是一个26岁的成年小伙子,但他还没能通过一面铜镜,认清他那命运多舛的面孔和基因。不执笔的时候,他喜欢鼓琴。琴声中固然有一种忧郁的基调,但是琴弦还没有向他坦白或透露那忧伤的来源。这年秋天,天空就像破罐子破摔一样,将阳光、月光和星光统统掳了去,让阴沉的天色和雨水的苦涩成为环绕时空的轴心。
' v& b; g5 a( M0 A x$ C
8 Z1 s2 ?2 W, o5 J; H2 F0 g 大将军、汉桓帝梁皇后之兄梁冀被杀,参与谋杀的宦官徐璜占有了他的华屋豪宅,徐璜吃饱了喝足了,就将蔡邕的名字掳进脑海,他要借蔡邕向皇帝献媚。徐璜把蔡邕弹得一首好琴而不是写得一手好字的事情,禀报朝廷。皇帝就下诏让陈留太守给蔡邕备足车马和盘缠,打发他从故乡开封出发一路向西前往京城洛阳,为皇帝效声色犬马之劳。
) L a4 |* o4 R
1 p3 g& I/ P: J! ?* I4 P 蔡邕起初是答应此行的,他甚至想要不虚此行,甚至抱有一种云端的幻想,渴望用琴声感化皇帝,这也是有可能的。但是,沿途所见,浑浊的泥浆灌满岁月峥嵘的车辙,坑洼的道路随同艰难的世事在迷雾中沉浮,宦官挡道几乎挡住了天日,被拉去洛阳城西修建显阳宫苑的百姓劳累冻死者堵塞通道,这一切的一切,让他的步履开始变得无比沉重,他仿佛一块滚石,自由落体运动般坠落向一个无底的深渊。
7 O: G8 ?7 }: Y# k: N2 e& K
5 ?; k5 W! |6 q' X 当蔡邕来到偃师,他蓦然感觉这块神奇的土地,就是他坠向那个想像的深渊的洞底。偃师大地用凝聚并升华的义气,焊接住了他的满腹哀愁和旷世奇缘之间产生的人生裂缝。黑云压城,但是找不到向着太阳绽开的盔甲中逆风而行的金鳞。蔡邕一把捉住狼毫,在马车的劳顿中书写阴郁顿挫又狂放不羁的《述行赋》,他在笔下念叨起田横,田横的义气一再地浸染他发霉的思绪。或许,他还想到了偃师城北首阳山上的伯夷叔齐,只是他的一支笔已经被风雨磨秃,不复记录。, z& A3 s! I! Q; k T) u8 \8 A" {" Y
; O+ @+ q* Z9 d1 v- w: v) n
“翩翩独征,无俦与兮。言旋言复,我心胥兮。”蔡邕最后发出了:也可能我将独自征战,连个同伴都没有!回去吧,回去吧,只有这才能够使我快乐的啊!蔡邕假装生病,手指类似换了风湿病一样,蜷缩和伸展都变得异常困难,困难的程度则是蔡邕可以随心所欲地直接进行人为控制的。至于弹琴嘛,则成了一种痴人说梦式的非分妄想。
7 r5 r4 t7 [( d, T* J) T
3 `6 w3 g! J# E (未完待续)
4 y* g F* ~ ? 欢迎关注《金(尊贵)-伯夷、叔齐+王子晋+田横+蔡邕+李弘的义气之城》
4 Q' Z2 I( K+ X4 |
: U6 C0 F& y3 s( ] 2023.04.18偃师/
( C) Q; d7 d+ @) T) r& n/ J3 _2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