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短命的《杂文》杂志
5 g+ C6 P1 B# A% l0 P 2004年,有人见《杂文月刊》创办了“文摘版”、《杂文选刊》创办了“普通版”,一问世订数都还颇高,遂也想在杂文界“分一杯羹”,于是便于2005年创办了一份新的杂文杂志,名字就叫《杂文》,副标题为“革故鼎新,荡浊扬清”。“杂文”两个字,是集的鲁迅墨迹。这两个字,本来是归《杂文报》的。《杂文报》的报头原本也是集的鲁迅的这几个字,但却早已被杂文报社弃掉了。《杂文》杂志便拿了来自己用,或可并不犯冲、侵权。 用鲁迅的墨迹做标识,既是喻示自己的办刊宗旨,又是高扬了自己的旗帜,颇有“事半功倍”之效。 创办这份《杂文》杂志的,也在石家庄。主办者可能是作协或文联。 主编是作协或文联的人。几个编辑,好像是从《杂文报》“弃职”而去的几个。 它所用的刊号,是《散文百家》的。 《散文百家》创刊于1988年1月,由河北省作家协会和邢台市文联主办,初为双月刊,1992年改为月刊,2003年改为半月刊,因种种原因自2005年第6期起又改为月刊。 平心而论,《杂文》杂志创刊后的前几期,还是很不错很有气势的。因为几位编者,都很喜欢杂文,也懂杂文。 起初听说是主办者从沧州或什么地方搞到了一笔钱,不然哪有“启动资金”啊。后来又听说是石家庄的某某“赞助”的。——真实的情况笔者不得而知。清楚的人又都讳莫如深。起码对我是“讳莫如深”。某些人要么是真不知道,要么是装不知道。起码我是不明究竟的。却也不想做进一步的探究。 据说他们前几期,印数不少,免费寄送给相关部门或杂文爱好者,以期订阅。 一份新杂志创刊自然是很难的,得有一个读者对你的认识过程。 这份杂志,也是月刊,印到第六期时,据说“启动资金”用完了,后续资金又跟不上,读者的订户又不像预期的那样好,于是出现了资金短缺,难以为继,于是就匆匆“殇”了。又据说它之所以夭折,原因很复杂。复杂到什么程度?一是一两句话说不清楚,二是知情者大都讳言…… 无论如何,甚为可惜。
/ A6 k* C: x- A( Y( L. w8 e( ~6 S/ N5 I# m2 F+ O8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