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作家看甄庄”之四十九 甄庄的“甄真家佳” 杨建乐
0 S N+ K! p# Y& _2 N2 e( Y8 |
据了解,甄庄之“甄”首先是姓氏,而甄庄今天并没有甄姓,所以我以为名不副实。但甄庄有洛神,洛神何人?名为洛神,实为甄氏,有曹植《感甄赋》为证。《感甄赋》虽然后来改为《洛神赋》,但“甄”却名副其实,这是“真”的。 《洛神赋》的主人公是甄妃,也就是历史上的文昭甄皇。她少有文才,天生丽质。原是袁绍之子袁熙之妻,后来,被曹丕强纳府中,为曹丕生了东乡公主和曹叡(魏明帝,曹植的《洛神赋》据说就是为她而写。甄妃善解人意,把婆婆照顾得无微不至,曹丕称帝后,后宫佳丽三千,宠爱的有三个妃子,甄宓远在异地,所以渐渐失宠。文采斐然的甄妃,写了一首之作《塘上行》,抒发了自己被“始乱终弃”的幽怨与悲痛。曹丕知道后非常震怒,于是赐死甄妃。一代美人就此香消玉殒,年仅四十岁。 甄妃有“家”,先嫁袁熙,后嫁曹丕,风华绝代,是一代“佳”人;但她又没有“家”,和袁熙建立的“家”破了,与曹丕的建立的“家”也名存实亡。名义上的家都名义了,灵魂和精神之“家”就更谈不上了。 据考证,“甄”之本意,是古代做瓦器之人,甄氏得姓也与此有关。据《元和姓纂》记载,甄姓的鼻祖是皋陶次子仲甄。其祖先就是为虞舜做瓦器的陶人。上古时舜帝品德高尚,处处以身做则,他听说东夷部落的烧陶技术落后,就到东夷部落去烧陶。在舜的指点下,东夷部落很快掌握了烧陶技术,成了著名的陶器产地,并很快发展成一个城邑,这就是甄城。舜的子孙有的留在甄城做甄官,掌管制陶业,甄官的后代以此为姓,称为甄姓。巧合的是,曹植的封地也在甄城,《感甄赋》就是其被封甄城王后,从洛阳返回甄城的途中写下的。究竟是巧合,还是另有深意,不得而知。 东汉的甄官署,是政府掌管烧制砖瓦、陶器,雕制石人、石兽、碾硙等物的部门,具体位置在哪里已无考。但甄庄一带有甄官井,当年孙坚就是从甄官井捞到的传国玉玺。据说甄官井在今甄庄村西北角尚庄村的褚家庄自然村南,那里建有一亭,曰褚氏亭。褚氏亭之东南几百米处,即为甄官井遗址。井的南北两侧,南侧为甄家庄,北侧为井园村,井园村后来更名为褚家庄。从这个资料又证明,甄庄名字不假,“真”! 新中国成立后,甄庄之“真”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甄庄的真抓实干之“真”。六七十年代,夹河滩人多地少,且许多都是盐碱地,粮食产量低,人们吃不饱肚子。怎么办?老支书刘铁林组织带领500多个壮劳力,大干4个月,花大力气对盐碱地进行治理,改造出了400亩的良田。后来又改造沙滩,通过几年努力,平出来近一千亩的沙滩地,硬是把粮食生产搞了上去;吃饱了肚子,没钱花怎么办?村里利用洛阳城里挖防空洞需要人的机会,派出了几十名农民工吃住在工地,为村里赚取了第一桶金;后来改革开放初发展针织业,成就了一批万元户,带动形成了偃师四大产业之一的翟镇针织业;近两年村里以刘涛杰书记为首的党支部、村委会带领大家完成了2.2公里主干道环线“白变黑”和全村雨污管网建设,打通村组道路12条,并在主干道沿线建设微景观15处,修建洛神文化广场公园等等,无不是真抓实干的结果。 二是甄庄的真才实学之“真”。甄庄村的有真才实学的名人远至全国各地乃至海外,知名的诗人、艺术家、学者中,有文晓村(诗人)、文柳川(画家)、刘彦卿(学者),从政官员县处级以上的有昝宏仓、刘德才、刘普印、陈志彬、刘北岳、刘治民、刘建欣、陈广丰、刘宏杰、刘明奇等。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全村有330多名学子鲤鱼跃龙门走出了甄庄。还有以文平川为首的伊洛书画社的农民画师,他们都是有真才实学的人。 三是甄庄的真情实意之“真”。村里年年都评比最美家庭、孝顺媳妇。村里的孝敬标兵李嫩香,将公婆当亲爹妈侍奉,没有真情实意是难以做到的。另外, 热心公益事业的曹建立老先生,从洛阳退休返乡后,专注于村里的民事调解,他办事公正、调解公平,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村里的许多小矛盾、小纠纷如婆媳矛盾、妯娌不和、邻里纠纷都在他手里化解了,被大家成为“编外调解员”。如果没有真情实意,也是干不了、干不好的。 “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庭好了,一个村子的风气就正了。甄庄有830多个家庭,为了引导这些“家”更“佳 ”,近年来村两委会年年组织评选“五好家庭”“美丽庭院”“好媳妇”“好丈夫”“好妯娌”“好公婆”等活动,使夫妻关系、家庭关系、邻里关系、社会关系更加和谐。家和万事兴,人心齐、泰山移,小“家”好了,大“家”才更“佳”。伊洛农民书画社是艺术之“家” ,村党支部是党员之“家”,党群中心是群众之“家”。洛神大道的墙绘农民画把农村、农民、农业的生产、生活、描绘的细致入微、表现的淋漓尽致,既有浓郁的烟火气,又有强烈的艺术感,达到了最“佳”的状态;洛神文化广场则把人文、环境、建筑、书画、自然完美的组合融合到了一起,成为了村里一道亮丽的风景和网红打卡地,实现了最“佳”的效果。 《说文》中的“佳”,善也,是美好的意思,从人,从圭。圭是帝王授予的美玉,后引申为美丽、出众、赞赏、喜爱等义。 甄庄有洛神,为佳。“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 甄庄有针织,为佳。家家闻机声,户户有产品,各种针织品享誉中外。 甄庄有农民画,为佳。村民创作的各种农民画600多幅,获各种省奖70次,市奖62次。110余幅作品分别被河南省美术馆,洛阳市档案馆等收藏。三幅作品被河南省文明办征集为优秀公益广告。两幅作品入选全国农民画展。绘制具有"乡愁,美丽新生活,互动型3D立体画60幅,其中,100米长,高4.5米的《二十四节气农事图》被河南省文旅厅授予“河南省最艳妙村画”…… 建设美丽乡村,甄庄的下一步的蓝图也已绘就。诸如,投资150万元的甄庄村民间艺术双创基地改造提升项目。对现有伊洛书画社旧楼以及广场进行改造提升,新建2500平方米游园,甄官窑1座,打造民间艺术创新创业基地,开发农民画创作培训、艺术作品展、民间艺术作品创作收藏等多种业态。 投资146万元的甄庄村农民画主题餐厅。建筑面积600平米,包含农民画文创展示和群体食堂、超市售卖等三大功能,建成后预计可接纳200人以上的接待,收益12万元,实现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 投资393万元的甄庄村文旅文创展销中心项目。新建1500平方集培训、画展、研学、文创为一体的甄庄村文旅文创展销中心,包含农民画电商直播间、农民画文创产品展示厅,以及二里头青瓷、陶艺、澄泥砚、青铜器等非遗民间艺术创作工作室,等等。 投资50万元的甄庄村阳光书房项目。项目位于甄庄村洛神体育游园东北角,文旅文创展销中心南侧,满足居民日常文化需求。 利用6亩闲置宅基用地建设的国内首个村级美术馆甄庄村美术馆项目。由河南省美术馆投资建设,建筑面积2000平方米的2层美术馆,相关文化及服务设施约2000平方米。作为艺术家村的核心,美术馆将承担农民美术推广、国际国内美术展览、文化创意产品展示、艺术家推广和相关学术活动等。 不听不知道,一听吓一跳。一个村就有这么多的项目和投资,真“驾驷”! 甄庄的“甄”“真”“家”“佳”让人目不暇接,让人眼花缭乱,令人赞叹、令人折服。甄庄有根有魂、有形有神,端庄大气、烟火氤氲,和谐富裕、靓丽美好。 一个更“佳”美好的甄庄正仪态万方地款款向我们走来!
, j+ V2 S% |0 X7 n% f$ R1 N
作者简介:杨建乐,网名苇风。偃师夹河滩翟镇人。洛阳市作家协会会员,洛阳洛神诗词学会副会长。当过农民,做过教师,后转行政,曾在偃师市委、政府多个部门任职。主编有《苏南之行》《山东之行》《调研成果选编》等考察调研集,出版有《偃师历史七言歌》《话说偃师》,参与撰写的《从农村妇女到海外华商》曾获2002年度国家广播电视新闻三等奖、河南省一等奖。
7 `- P; A- d9 u7 N& }* o: B- O( G1 F# d) O j% S- I- W% E6 r
; x& k6 ?# `" b. C3 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