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楼
![](template/comiis_lssy/comiis_pic/ico_lz.png)
楼主 |
发表于 2023-9-2 11:2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 北京
《礼·中庸》:
4 [5 B5 K9 B! Q c# x2 t3 X& j8 m3 v+ o/ B7 b+ l
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优优大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待其人而后行。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是故居上不骄,为下不倍,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诗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其此之谓与!
+ l& G3 E0 ]4 w% ?3 F5 C" j5 L, v
1 p8 g" d9 b4 w% S* W4 ^5 I6 g% M/ i+ N' Y9 A- Q. j7 ^) Y
何谓“中庸”之法?此段经文中略说有三义:1、尊德性而道问学。德性是学问的基础,德性是创造力的源泉。德性也是科学技术合理运用的“护栏”。2、温故知新,敦厚崇礼。是非常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事,神以知来(预知未来),知以藏往(通达过往),是谓“温故知新”。温故知新是一种异能力,莫错解!慧智双运,福慧具足,明行具足,是成就圣贤之事业。3、既明且哲。是对温故知新异能力的又一种解释。“明”者,神通光明,预知来事;“哲”者,慎重哲思,通盘布局。
% w. n+ _* \3 s 中国文化,以及人的素质堕落化、庸俗化已不止一日!故老子西遁,孔子倡礼!当今时代,无知者无畏,自媒体等“群魔乱舞”。人心不古,礼崩乐坏,背道失德,颠倒迷惑。这是一个趋势化的长远过程。
, R W( k8 C" [! a& ]8 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