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新帖 设为首页

打开手机扫一扫

开启辅助访问

洛阳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便捷登录,只需一步

搜索
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楼主: 怀锦先生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何谓教化教育?——《中庸》曰“修道之谓教”

[复制链接]

197

主题

1662

帖子

0

精华

钻石会员(lv14)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积分
11307
11
 楼主| 发表于 2023-9-2 11:2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北京
《礼·中庸》:
: g" |& ~/ t- k# q* Z5 ~
+ T0 \2 {  q* Y
  大哉!圣人之道,洋洋乎,发育万物,峻极于天。优优大哉!礼仪三百,威仪三千,待其人而后行。故曰苟不至德,至道不凝焉。故君子尊德性而道问学,致广大而尽精微,极高明而道中庸,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是故居上不骄,为下不倍,国有道其言足以兴,国无道其默足以容。诗曰:‘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其此之谓与!2 h7 e) B: |) L6 D- M

  U9 n+ X) m. e- Z; B( l- Y
) O7 Y1 ]8 l0 s( L: }8 B        何谓“中庸”之法?此段经文中略说有三义:1、尊德性而道问学。德性是学问的基础,德性是创造力的源泉。德性也是科学技术合理运用的“护栏”。2、温故知新,敦厚崇礼。是非常道,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通人事,神以知来(预知未来),知以藏往(通达过往),是谓“温故知新”。温故知新是一种异能力,莫错解!慧智双运,福慧具足,明行具足,是成就圣贤之事业。3、既明且哲。是对温故知新异能力的又一种解释。“明”者,神通光明,预知来事;“哲”者,慎重哲思,通盘布局。* r7 `. h. `3 I1 T# A
      中国文化,以及人的素质堕落化、庸俗化已不止一日!故老子西遁,孔子倡礼!当今时代,无知者无畏,自媒体等“群魔乱舞”。人心不古,礼崩乐坏,背道失德,颠倒迷惑。这是一个趋势化的长远过程。8 v2 k. h% G4 I- X

197

主题

1662

帖子

0

精华

钻石会员(lv14)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积分
11307
12
 楼主| 发表于 2023-9-2 12:5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北京
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k4 v3 J$ `% A+ D. I5 K
温故而知新,敦厚以崇礼。! @+ v0 ^0 p) M" \

2 H. @4 t2 L8 w) f$ v# m  h% L7 T9 t3 A

8 b; j1 m- E6 s+ ]: V" [温故知新,明也!敦煌崇礼,哲也。$ j$ Y5 r/ b. e8 K; S! ^9 l
明,自诚明,神通光明,心诚则灵。(先天:光明神通), s0 p! B3 H% F. i! }3 S4 W
哲,自明诚,条理哲思,文字言说。(后天:明白理智)
; L: Y. {4 I0 L; G* v& s
5 s3 s. E! e$ q1 R9 U0 _

197

主题

1662

帖子

0

精华

钻石会员(lv14)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积分
11307
13
 楼主| 发表于 2023-9-3 08:2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北京
  《楞严经》开篇一针见血地指出众生了沉沦生死苦海的原因,曰:“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众生,就是我们社会大众平常人,没有真实的智慧,常常错误地认为能爱能恨,有苦乐等种种感受就是吾人的常住真心,并依此妄心,眼见、耳听、身感触,执著于我的身体、我的物质环境、我拥有的种种财物、我占有的荣誉和地位……,起贪嗔痴,追逐争夺,造作诸业,沉沦苦海,不得出离,是谓“六道轮回”。
8 k' k$ p6 R8 I( [

197

主题

1662

帖子

0

精华

钻石会员(lv14)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积分
11307
14
 楼主| 发表于 2023-9-3 08:3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北京
  《十地经》云:“众生身中有金刚佛性,犹如日轮,体明圆满,广大无边,只为五阴黑云之所覆,如瓶内灯光,不能照耀。譬如世间云雾,八方俱起,天下阴暗。日岂烂也?何故无光?光元不坏,只为云雾所覆;一切众生清净之心,亦复如是。”
, t+ m; j2 y/ m

197

主题

1662

帖子

0

精华

钻石会员(lv14)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积分
11307
15
 楼主| 发表于 2023-9-3 11:0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北京
  让心灵归元,归根复命。9 v* K# [0 r- q2 f5 P% @" m
  让心灵“回家”,让流浪他乡的“游子”回家。) i" }& X: Q- P" u7 U9 f
  这就是道的修习原理。
. [. I6 B- l; J2 |5 T% T& t. i8 n) q3 F$ l9 g0 k  H8 B, V6 M
* m. n5 I$ s. g; ^" I5 R: Z
  此何意?
- p6 r) L1 J4 b; f5 E& c 《庄子 养生主》“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0 J- [3 I9 ]7 W& y6 Z
“吾生也有涯”,本元真心不生不灭,清净而常住心地;“而知也无涯”,妄心迷失,弃心灵家园而不顾,追逐六尘外境,流浪红尘。/ C: {4 `' q4 G- Q9 E

2066

主题

1万

帖子

0

精华

社区尊者(lv16)

Rank: 18Rank: 18

积分
36303
16
发表于 2023-9-6 10:1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河南驻马店
博大精深谓之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洛阳圈儿微信
扫一扫
关注洛阳圈儿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