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新帖 设为首页

打开手机扫一扫

开启辅助访问

洛阳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便捷登录,只需一步

搜索
查看: 7080|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佛家驿站--华严寺

[复制链接]

19

主题

21

帖子

0

精华

初级会员(lv3)

Rank: 3

积分
309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3-4-22 05:49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河南洛阳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佛教自公元1世纪传入中国以来,深刻影响了中国的文化、哲学、艺术等方面,佛教的传播与本土文化相融合,逐渐形成独特的佛教文化,使佛教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儒释道合一,彰显了中华民族博大的胸怀。
据明清《洛阳县志》记载:“华严寺在范村保茹店镇”,即永定桥(茹店桥)畔华严寺。华严寺何时修建不详。明成化九年重修华严寺碑记记载,元朝至元二年(公元1265年)就曾予修建;明成化九年(公元1473年)再次修葺。其规模宽大,辉映宏称,僧众不下数十人,可谓香火缭绕,香客众多,传说是少林寺的一个分院。因华严寺地处秦楚古道、洛宛古道、秦郑古道要冲,也是南下北上过路僧人和香客的途中驿站,“皆于此设斋醮焉”。这么大的一个寺院,何时被毁?据清嘉庆年间所立《石佛祠碑记》记载:“迨兵燹后,劫火焚烧,圣地消沉”,应该是明末战乱时期被毁。但民间流传寺院被毁的种种故事,尤其是戏剧《白降河》、《焦家坡》、《摩天岭》等剧情都与华严寺被焚有关。一说清乾隆年间华严寺僧人在白沙镇街上骚扰天官之女,惹怒官府,一把火烧了华严寺;另种说法是明时华严寺僧人冒犯了当朝皇姑(洛阳藩王之女),被藩王派人一把火焚烧寺院,驱赶走了僧人;三种是华严寺俗称黄花寺,黄、皇犯冲,触及皇上忌讳,火烧华严寺。真假无可考究。
清嘉庆年间,华严寺已经破败不堪,“仅遗石佛像三尊,委弃于榛莽间,荒凉之状,不堪观睹”。茹店村“举村人等慨然伤之,倡议捐修祠宇一楹,移像其中,藉以妥神耳”。清嘉庆二年(公元1797年)四月在曹刘庄修建石佛祠,将佛像移至祠内,并立碑记之。后来佛像被盗,仅留石佛祠碑记一尊,现石佛祠被列为汝阳县不可移动文物保护点。
附一:重修华严寺记碑文
河南府洛阳县范村保叁里茹店镇华严禅寺重修记
盖闻;
释迦布髪於然燈觸因指而建焚刹,贤首一莖茆酹昔缘而功周偹,盖昔人之用也。今时作範,贵在竭力,特普请疏而偏化檀金竭。恢弘历力而施,乃方遂然。乃动作有时,其实功成一致。详审华严寺,乃先朝大元至元二年间月000禅师之重建也。奈星移物换,废兴不一,香燈不绝今据嵩县王耆保施主刘荣     等处寺孓孓  赏徘徊,乃见院将封淤苔,瑞户渐掛淤蛛罗,念慕荒唐有缺主持。。切本寺東连汉后祠,西接永定桥,背靠龙门,面向汝水,然乃寺之一方奈何檀越分疆,势若非道行成熟之。衲子奚能鼎新革故於丛林,於是会众计议,推举沙门曰见有本寺僧人澄公月江和尚,乃洛阳宋氏之望族也。自幼聪敏,志气不凡,景泰年间出嫁於本寺,投礼00山明公座下为徒。巾瓶数度淘汰有年,故知戒行老成,谙通经典,堪为华严寺主,宜作 人之 ,岂不美乎。备礼於成化六年八月内,就请正席,自愧竦 庸晨夕,仰慕万善无一将何答报。
   0恩三有便可随缘做主,遇物郎宗,辄因收置前后殿堂、两庑僧房、鸣钟三颗、大鼓二面、铙铍俱全、铁磬二口、石碾一盘、铃子三把、火盆一面,凡为杂务一致,施者授者以获福令观者瞻者而敬仰。朝钟暮鼓展演化祝
皇图帝业以遐昌资
佛曰法转而恒转,茲有功德主00等同心潔意揖予前而诉曰,寺之攻乎已备,将何继於善焉,欲立碑以铭之。00从不准没檀信之广施,亦乃辜自己勤劳,於是懐香措菓徽求华辤予世,恃故友孤逊忘遂,书徽言以继不磨尔
成化九年岁次癸巳五月吉日住山比丘满澄、海0
河南府僧纲司都纲隆安    退堂道玄  圆添 法清  能演  都管净   副寺德缘  圆秀  广亨  可兴    寺戒门徒维那 清泉 清果 清能 满弘 祖惠 圆通 道彬 道聪
浙江宁波府定海县僧会混元子大轮纂额书丹
勒赐祖源大少林禅寺罷参庵主郏 子徹空撰
平阳府稷山县石匠黄 男黄普刘全鐫
附二:石佛祠碑记碑文
释与儒不同道。儒者多诋释为异端,不知浮屠之学,非无要背其经藉及语录。亦有背吾道相发明者。昔昌黎韩公力排邪说,而高闲文畅之流,尝有文辞相赠答。明道先生设座不皆佛像,他若永叔之秘湟,东坡之与佛印不可盛道,固不可厚也。村西旧有禅院一所,规模宽大,映辉宏称,僧众不下数十人。附近进武当进香者,皆于此设斋醮焉。迨兵燹后,劫火焚烧,圣地消沈,仅遗石佛像三尊,委弃于榛莽间,荒凉之状,不堪观睹。举村人等慨然伤之,倡议捐修祠宇一楹,移像其中,藉以妥神耳,非敢云功德也。工既竣工索文于余,余惟释迦牟尼文佛生西方中天竺国,宗其教者以本性为法身,并真身而为三,其实一人也。茲之举亦有所感而兴起。谓禅惟禅,儒自儒,可谓禅借儒,儒借禅;亦可谓禅以悟儒,儒以悟禅,亦无不可。岂得谓彼?挟其空虚沉悔之学,不可自悟而遂漠然无所动于其中哉!故因众请而为之记。
实授怀庆府儒学副堂张鸣珂景先撰文
侄国子监太学生张千一俊庵书丹
大清嘉庆二年岁次丁巳四月吉日立
" G4 ]: J: u; M1 k* d$ Q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645

主题

6352

帖子

46

精华

贵宾

Rank: 5Rank: 5Rank: 5

积分
23828

社区版主

2
发表于 2023-4-24 19:26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河南洛阳
佛教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洛阳圈儿微信
扫一扫
关注洛阳圈儿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