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冬雪雪冬小大寒 立冬气候特点及三候 立冬一般在公历每年11月7日前后,此时太阳到达黄经225度。立,建始也,表示冬季自此开始。“冬,终也,万物收藏也。”立冬时,秋季作物全部收晒完毕,收藏入库。这个时节是农耕社会的一个重要时刻,人们更鲜衣以相揖,喜庆热闹,谓之“贺冬”。动物也已藏起来准备冬眠了。 立冬广义:低于10°以下的气温。但是我国幅员辽阔,入冬主要符合黄河、淮海一带的气候规律。此时,南方还时常有“十月小阳春,无风暖融融”的日子,而北方已进入“以风鸣冬”的寒冷时节。一般在11月,北起秦岭、黄淮西部和南部,南至江南北部,都会陆续出现初霜。 立冬三候,“一候水始冰,二候地始冻,三候雉入大水为蜃。”这个时节,黄河中游晋南地区的气温刚刚进入结冰的临界值,山区小河边的小草受低温影响,会挂上晶莹的冰花,昭示着冬日的到来。 立冬的到来,提醒我们“三秋”已进入尾声。但此时,秋天还在展示着它的最后一抹绚烂,用枫丹与菊黄,来完成这次季节的交接。 小雪气候特点及三候 小雪一般在公历11月22日-24日,太阳到达黄经240度,“小雪”便翩然而来。此时,北方一些地区已见初雪,不过因为地气未寒,雪小,未有积雪,于是称作小雪。节气的小雪与天气的小雪无必然联系,小雪节气是一个气候概念,它代表的是小雪节气期间的气候特征;天气小雪是指降雪强度较小的雪。小雪节气是寒潮和强冷空气活动频数较高的节气。 小雪时天气寒冷,但地寒未甚,雪量不大,有时以半冻半融的状态降落,气象学上叫作“湿雪”;有时则是雨雪同降,称为“雨夹雪”;还有时降落如同米粒一样大小的白色冰粒,称为“米雪”。 小雪三候:一候虹藏不见的“虹”就是雨后彩虹藏起来不见了,和物理有关系。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从古人的角度就是热气上升了,冷气下降,也就是小雪时节天气变冷了。三候闭塞成冬。随着小雪节气的到来,天地万物随之进入休眠状态。百姓也闭门不出开始过冬,道路因为寒冷下雪开始闭塞。 大雪气候特点及三候 公历每年12月7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255度的时候,大雪,如期而来。“大雪,十一月节。大者,盛也。至此而雪盛矣。”小雪、大雪之小大,并非形容降雪之多寡,而是形容积雪之有无。小雪时,雪随下随融,而到了大雪时,雪随下随积。“风后暖,雪后寒”,伴随大雪而来的是气温的持续下降,此时,除华南和云南南部无冬区外,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已进入了寒冷的冬季。 大雪后,我国东北、西北地区平均气温已达零下10摄氏度以下,黄河流域和华北地区气温也稳定在零摄氏度以下。此时,黄河流域一带渐有积雪,而在更北的地方,已是大雪纷飞的景象。而在南方地区,冬季气候温和而少雨雪,华南地区更是草木葱茏。 大雪时节,银装素裹,人们走出户外,在冰天雪地里打雪仗、赏雪景,为冬天点染了梦幻的色彩。 应知兆有年。大雪节期间,农民们往往会抓住田间农活较少的时机,进行农田基本建设,兴修水利、积肥造肥、处理秸秆、消灭越冬害虫等。时至大雪,片片鹅毛,厚厚的积雪覆盖着大地,带来一冬的滋养,孕育来年的希望。 冬至气候特点 冬至,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公历每年12月22日前后,冬至来临。此时“冰益壮,地始坼”,太阳行至黄经270度,正是隆冬时节。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 冬至日是北半球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之后,白昼渐长,所以“吃了冬至饭,一天长一线”。早在新石器时期,我国先民已经测定出冬至,并在商周时期用文字记载下来。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测定并记录下来的节气之一。 冬至后寒气将不断积累,加上西伯利亚寒潮的降温作用,所以冬至后的小寒、大寒时节气温将更低,我国大部分地区开始进入最寒冷的阶段,北方地区的平均气温普遍在零摄氏度以下,南方地区也只有6—8摄氏度。除我国少数海岛和海滨局部地区外,1月都是最冷的月份,所以有“冬至不过不冷”的说法。 我国民间有“冬至数九”的习俗,就是从冬至日数起,每九天算做一九,一共九个九,前后八十一天。 冬至大如年 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小寒节气特点及三候 小寒的到来意味着一年将近尾声,一般于1月5-7日。在古人看来,寒冷是一个不断积聚的过程,冷气积久而寒,却未达极点,是谓小寒。小寒是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标志着季冬时节的正式开始,小寒也是天气寒冷但还没有到极点的意思。 气温特征。俗话说“冷在三九,热在三伏”,小寒与冬季“数九”中的三九相交,因此进入小寒也意味着进入一年中最冷的时候。根据气象部门报道,我国东北地区小寒节气里的平均气温在-30℃左右,黄河流域一带平均气温在-5℃左右,江南地区平均气温也降至5℃左右。 小寒节气的物候特征为“雁北乡,鹊始巢,雉始雊”。小寒天寒地冻,阳气萌动,候鸟大雁顺阳气而活动,此时出现北飞迹象;喜鹊是感阳气萌动而筑巢的留鸟,小寒开始筑巢穴,并将巢门南开,以躲避北方寒风侵袭;雉,俗称山鸡,也感阳气而发声,小寒时节开始鸣叫。这些物候提醒人们小寒的到来,开始本节气内的生产农事与生活等。 小寒三候一候梅花,二候山茶,三候水仙。梅花高洁,山茶富贵,水仙清雅。不论是踏雪寻梅,还是在家中观赏水仙,都为小寒增添不少雅韵。 大寒气候特点及三候 大寒在1月20日或21日,一般是我国气候最冷的时候。每年太阳到达黄经300°时为大寒。大寒正值农历岁末,民间历来有“大寒凛凛在年关”“过了大寒又一年”的说法,这期间的不少习俗充满了辞旧迎新的意味。人们忙着赶年集、办年货、写春联、扫尘洁物、除旧布新,过年的喜庆和热闹逐渐浓烈起来。 大寒是中国二十四节气后一个节气,过了大寒,又迎来新一年的节气轮回。中国古代将大寒分为三候,一候鸡乳,二候征鸟厉疾,三候水泽腹坚,就是说到大寒节气便可以孵小鸡了。而鹰隼之类的征鸟,却正处于捕食能力极强的状态中,盘旋于空中到处寻找食物,以补充身体的能量抵御严寒,在一年的后五天内,水域中的冰一直冻到水中央,且结实、厚,孩童们可以尽情在河上溜冰。 这时寒潮南下频繁,是我国大部地区一年中的最冷时期,风大,低温,地面积雪不化,呈现出冰天雪地、天寒地冻的严寒景象。大寒出现的花信风候为,一候瑞香,二候兰花,三候山矾,亦可作为判断大寒的重要标志。
y# Z5 O5 x( H)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