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新帖 设为首页

打开手机扫一扫

开启辅助访问

洛阳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便捷登录,只需一步

搜索
查看: 788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投稿区] 遥忆乡村叫卖声

[复制链接]

330

主题

521

帖子

0

精华

超级会员(lv9)

Rank: 11Rank: 11Rank: 11

积分
4230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2-11-25 14:22 来自手机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河南洛阳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直投日报洛浦版编辑老师斧正:  I5 C! K' D; H% h" {$ o, G5 X

6 |' A3 S, M" G+ n9 y/ {遥忆乡村叫卖声
& X7 H$ {1 Z9 u5 W5 P( q     
" I# q4 [+ t  E  R+ ]     过去每到农闲时节,不同类形的小生意人,就像沿街望不断的风景线,游走在乡村各条大街小巷。
- r1 B  W3 c" Y/ _他们担着挑子,亮开嗓子,迈开步子,采用不同的叫卖方式,一听便知道交易的是什么货物,通俗易懂。每每提起,耳边就会响起那熟悉而独特叫卖声……$ L, H% ^- F/ }
过去走村串乡的小生意人,其叫卖声各俱特色,编成唱词或顺口溜,用着高嗓大门,婉转悠扬,含着朴素的情感,切合时令,节奏性强,从早到晚,此起彼伏,吸引着众乡亲前来选购他们的物品。
' M7 A! r& h7 p6 P; j1 \收废品的把他们所收购的东西编成顺口溜,唱着动听的词曲:“千年锡,万年铜,还有八百年前的破铜铃……″吸引着众乡亲前来送物。
+ }9 l: W$ r$ h) U5 S/ o小货郎:“小鸡娃,皮老虎,花蜜桃儿,梨膏糖;还有皮筋卡子大光针,丁针、洋钱、缠线板。″货郎手拨着郎鼓,或手摇着小鼓和小锣,摇动时锣鼓齐鸣,招引着闺房娇娘、老妇来买针头钱脑。
4 S9 X$ U( x2 I卖冰糕的推着半旧的自行车,车后衣架上绑着白色小木箱子,刚到寨门口就开始吆喝:“冰糕,冰糕,大新冰糕,三分钱一个″。有时还直接跑到田间地头或树荫下去卖。
0 e+ Y; f8 p# p! V“夜叉磨米醋可是又来了,酱油米醋,西瓜豆酱,打酱油打酷嘞″。卖酱油的拖着长音,用“提子″分为量具分别打量。1 u5 |9 ~0 l! ~" x/ }
“鸡蛋鸡换盐来了,要换快来换,不换就挑走了″。过去,乡下人吃盐多用鸡蛋来换,一般很少上会上赶集市去买。小商贩挑两个竹篮,里边放着盐,走村串户吆喝着。
' t  S# W* v2 Q1 e5 X卖老鼠药的:“老鼠药,真是能,老鼠吃了活不成!老鼠死了别乱扔,埋到地下挖个坑″。
( g7 d! k# d' v% `" p& G耍洋片的:“往里看来往里瞧,东洋鬼子要战卢沟桥,咱解放军抗战可不饶……″
$ m, O1 Q8 v8 s9 \  O- ^  G/ m/ |% M, f9 c看了一片又一片,二黄戏唱着还在后边演。“孙悟空真是能,独孤眼儿要闹天宫……″/ |6 Q7 h2 k2 M* f! M. j
“新安县消食丸,可治那食积、奶积和撑心胀肚皮,还可治吐酸水和便秘″“消食丸,新安产,是顶好的消食药,买得买捎的捎,三毛钱可买一大包″。
! `! m5 L$ w0 n; W3 u2 S除了叫买声,还有那吹打乐器声。那耍猴的,吹糖人的,玩魔术的还有织洋袜子的,样样俱全。
8 I. v6 ?8 Y+ P6 ], \, X耍猴的:敲一面大铜锣,其声高洪亮,锵、锵、锵,一会儿就引来众人围观。卖油、卖豆腐:敲着木鱼或梆子,其声音“梆、梆、梆″。. k: u. g& \# P) E" O
吹糖人的:小堂锣,咣、咣、咣″声音清脆,艺人边敲着锣边说:“我的糖人真是甜,头发红薯都能换。″艺人面前放着一口小锅,锅里面熬着糖稀,艺人嘴里吹着小鸡、小狗、小狐狸活灵活现又好玩。尤其是“黄鼠狼拉鸡,老鼠偷油喝″等小动物,活灵活现,形象逼真。引来诸多老百姓可以用头发、红薯、玉米芯或食物来换小物件玩。1 z4 x# `- }1 c& I+ ]
玩魔木的、织洋袜子的、换油郎的;还有“磨剪子啰一一戗菜刀″的,这一路走来一路吆喝声,声音宏亮,传得老远老远。0 v! H6 T/ f% r% I2 L* b, W2 L' h
在过去,手工缝纫时间长了,剪刀纯了,自家人不会磨,就让手艺人帮助磨,磨后的剪刀锋利又顺手,给人家手工费一、二毛钱。8 e6 V# e, J, y/ y! W$ B# R
“卖琉璃咯嘣涞″,把玻璃溶液吹成瓶状,趁热往板上面一墩,把底部墩平,再往里吹气体,使之一吹一吸,便发出咯嘣咯嘣响声,故名叫琉咯嘣。
" b+ ^8 Z& D7 v3 Y/ F% M9 P" Q8 z“编箩筐,换簸箕舌头儿″,这绝对是项手艺活,沒有技艺,那是编不出来的。编簸箕和箩筐一般都在夏天编织,村民端出一盆凉水放在树荫下,手艺人把竹篾泡在水里,然后把竹篾和细麻绳一根根细密地交叉梱梆在一起,用力拽一下麻绳,再用嘴咬住,把蔑条用手一压,不长时间一只簸箕就编好了。可惜的是,现在这样的手艺人太少了,几乎是绝迹。7 K+ [! u9 s5 {/ t4 c! M
“箍漏锅,钉秤、钉锅、钉咯嘣儿的,几乎没有人去干了,这些手艺人已渐行渐远!
& a7 l1 Z% W' e如今,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一个小小的扩音器,几乎把所有的叫卖声代替了,城乡和闹市再也听不到带有行业特色的叫卖声。现在远去的叫卖声,远去的乡村生意人,远去的乡村文化,是那个时代的特色和烙印,它也深深地印在我们的记忆中。(王书敏)电话:130276379903 l' g. j# g! K# [. c4 B9 V
洛龙区龙祥A区1一4一202房间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洛阳圈儿微信
扫一扫
关注洛阳圈儿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