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垃圾桶的变迁 在小时候,农村里没有垃圾桶的概念。每家都有一个专门倒垃圾的地方。择过的菜叶子、扫过的落叶、洗过脸的水等都会倒在这里。久而久之,在微生物的作用下,充分发酵,变成了农家肥。村民们再把农家肥施在自己地里,周而复始,废物利用。农作物有了农家肥,生长旺盛,原汁原味,可谓纯天然食品。 1985年,一家人随父亲一起,来到了洛阳郊区居住,挤在父亲单位分配的一室一厅里。虽很简陋,但也告别了黄土朝天的时代。这是经过两间平房改造而成的,其中一间一半留给父亲,另一半留给另外一位职工。厨房独立在卧室外,出门吃饭经过一段露天。院子内有公共卫生间、垃圾池。每晚出去散步时,顺便把垃圾倒入垃圾池内。 1996年,我终于拥有了自己的房子。虽面积不大,但也方便了许多。有自来水、厕所,倒垃圾时,楼道有个垃圾通道口,盖子打开,垃圾瞬间倒入地下。每次买菜使用的塑料袋不舍得扔,专门盛垃圾用。 倒垃圾虽很方便,但也苦了一楼住户。垃圾瞬间倒入地下,特别是冬季蜂窝煤渣,尘土飞扬;夏季西瓜皮汁液流的到处都是,蚊蝇乱飞,吓得一楼不敢开窗户。 进入2008年,国家提倡垃圾分类,集中处置。我所居住的楼道垃圾通道口用电焊焊死,院子下面放了几个垃圾桶。每次倒垃圾时,就用垃圾袋装好,然后送入楼下垃圾桶内。刚开始确实不太方便,慢慢地习惯了。经过一段时间适应,居民们自觉养成了倒垃圾的习惯。楼道干净多了,不再出现蚊蝇、骚臭等现象。 在今年的小区改造中,一楼原有的水泥垃圾桶已被工人师傅们破除了,每个垃圾倒入口已用砖垒砌,水泥砂浆粉刷,以后再也见不到垃圾道的踪影了。 如今,在大街上、公园内,随处可见垃圾分类桶。有害垃圾、可回收、不可回收垃圾分类回收,精准科学。市民们也自觉养成了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愿我们的家园更美好! 2023年8月27日星期日随笔 & k3 u* f" j. h0 d) 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