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读司马光诗词《送二同年使北》其一吕济叔有感
5 v e; n/ T& p- D+ N6 G* b 司马温公是坚定的战争反对派。他更多的是站在战争的残酷,对老百姓带来的灾难这个角度去观察思考并结论,甚至觉得领土也并没有那么重要。也就有了所谓“归还西夏领土”的“诟病”。他在延安时期有一首诗《相思亭》“几人征戍客,跋马望家山”、 “那堪陇头水,呜咽断人肠”、“行人过於此,那得不相思”……,有些婆婆妈妈,但是最真实的人性情感。这首《送二同年使北》的“何必燕然刻,苍生肝脑涂”,更是直截了当,淋漓尽致表达司马光的战争观-----反对!当然,司马光关于战争有系统的论述,一两句话绝非他战争观全部。坚决反对,就足以说明了伟大史学家内心的慈悲善良和高尚。人人慈悲,就不会硝烟弥漫、生灵涂炭了。可惜,大国、小国,古人、今人,振振有词(文学作品无限)者大有人在,为战争粘贴上了不少美丽的标签,甚至我们个人也在专注的去欣赏。不!还是厌恶为好,还是反对为好。 + Y$ D5 H7 y- |- _: v/ O# q5 l
1 D l( Y. J2 O g. a送二同年使北 0 @, B- \# w0 l$ q
皇祐元年 J- U5 t- U5 l2 `6 x
其一 吕济叔①
+ ?- f f: Z6 i. n+ T华缨下玉除,天子宠匈奴。②③
7 f# b1 J4 W X+ H虽复夷风陋,犹知汉使殊。
( U8 ~/ ^0 R1 r4 L夜烽沉不举,秋柝寂无虞。④
5 Z3 f: D1 ^- k) i) q. J6 i何必燕然刻,苍生肝脑涂。⑤
; q! t" ^' n p% M7 f【注解】 ) U1 j# z% h$ f2 S+ u4 H
①吕济叔:吕溱(1014—1068),字济叔,江苏扬州人。宝元元年(1038)戊寅科状元。曾任亳州通判、直集贤院,出知蕲、芜、舒州。英宗治平二年(1065)后起知池州、江宁府。神宗即位后,知杭州,改知开封府。期间,精识过人,辩讼立断。改枢密直学士、提举醴泉观后,病逝于任上,追赠礼部侍郎。 # V; F i. a; Y/ q3 ]4 o
②宠匈奴:对匈奴施以仁德。
3 w/ s( |% }8 Q! d/ `% d③华缨:彩色的冠缨。古代仕宦者的冠带。 1 U) ^9 X+ ?; W# w9 T
玉除:玉阶,用玉石砌成或装饰的台阶。借指朝廷。 0 M! e9 p1 n w: i, C
④柝tuò:旧时巡夜打更用的梆子。 & s9 Z% Z" Z: Y
无虞:没有忧患,太平无事。 0 p. x( d# h0 g9 f
⑤燕然刻:典出《后汉书》卷二十三《窦融列传·窦宪》。东汉大将窦宪追击北匈奴,出塞三千余里,至燕然山刻石记功。后以“燕然勒功”指把记功文字刻在石上。 * Y0 a+ |( w4 \3 R
$ @* z# [2 b3 A- N/ Q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