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学雷锋,在行动 6 e1 l7 x( h7 `) G$ B
文/微澜 1963年3月5日,“向雷锋同志学习”的号召,在《人民日报》发表,把全国广泛开展学习雷锋的活动推向高潮。 当时,我和老伴还在小学读书。我们的作文《向雷锋叔叔学习》《我和雷锋叔叔比童年》仍让我们记忆犹新。几十年来,学习雷锋好榜样,好像渗进了骨子里。特别是,在洛阳牡丹花会期间,更是如此。 老伯,帮我们照个合影吧?一位30来岁的男青年问。 老伴抬头笑笑,接过手机,让他们一行五个人站成一排。他一会儿高举,一会儿蹲下,变换着不太灵活身姿,为他们拍了好几张合影后,老伴问:“听口音,你们不像洛阳市里的?” 男青年说:“谢谢老伯!我们是平顶山的,在嵩县打工,趁星期天来洛阳看牡丹花。”老伴告诉他们,隋唐植物园的牡丹,中国国花园的牡丹,都很漂亮。你们坐几几路公交车,就能到达…… 我和老伴都很喜欢初绽的牡丹花,尤其是清明前后的。一场春雨的洗礼,一阵春风的吹拂,那叶是油油的绿;那色是娇滴滴的艳,可好看了。 每年从4月1日开始,就和老伴背着相机,拿着手机,几乎天天游走在各大公园拍牡丹花。 老伴自信、豁达。爱把手机里蹭拍的照片让被拍者看。人家都夸他拍得人物美,牡丹美。他们或要求加微信传照片,或让他拿着人家的手机,再为他们拍一张。特别是看到年老夫妻俩,单独带小孩的,推轮椅的,不方便拍集体照的,结伴自拍者,只要有要求,他就义无反顾地帮助人家。有时看到初用智能手机的老年人,拍不好照片时,就拿着自己的手机给人家讲拍照体会:端平手机,点按对焦,调整角度,看着清楚了,再点拍照。 我家老伴当过兵,腰板挺直,步履矫健,神态自若,寸头白发,气质不凡,有种掩饰不住的军人特质,给人一种庄重和善的印象,总有陌生人向他问事儿、问路。有问,黑牡丹在哪?有问,绿牡丹啥样?有问,为啥叫二乔牡丹?有问,荷包牡丹在什么地方……他给人家讲历史典故,说具体方位,表述不清楚的,干脆就领着人家去看。 我知道他的秉性,理解他的为人,毫无怨言地跟着他这个不戴袖标的志愿者,在牡丹花丛中忙活儿着。 老伴对我说,作为洛阳人,为游客指个路、拍个照,是个很平常的事情。 是啊!雷锋精神就是这样,默默地做着该做的事情。
: s0 F Z* G- N Q2 p- i$ i2 b: n; `
d: u+ T! k.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