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作家看甄庄”之五十一 由甄庄孤独书屋说开去 王根龙 ' P- b9 H! f; N3 N+ b
在河洛乡村,水井可谓星罗棋布。这些井根据用途的不同科分为两种:生活用的叫水井,分布在村内民居周围;灌溉用的叫机井,蜗居在田间地头。由于自来水的普及,生活用的水井基本上已经看不到了。机井现在有些还在使用,这些灌溉用的机井,一般井口较粗,每个机井都盖有一个井房,甄庄村民称之为井房屋,这在豫西乡村司空见惯,比比皆是。 甄庄村的机井大部分是在1970年引进水稻种植时打的,共有57眼。随后,又陆陆续续打了一些,只是有些已废弃不用了,孤零零地矗立在大田地里。井房屋周边长满杂草,墙体简陋老旧,墙面常年风吹日晒,显得“灰头土脸”的,影响村容村貌。 有一天,甄庄村来了叫于会见的一位艺术家。甄庄村历史上不乏艺术家,但这位艺术家与甄庄特别投缘,堪称甄庄“艺术村”的总设计师。 查阅网上资料得知,于会见,1962年生于河南偃师,198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今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工于油画,曾多次应邀在北京、上海、深圳、西安等地举办个展,其作品被何香凝美术馆、今日美术馆、中国美术馆等多家展馆收藏,现为中州大学艺术设计学院教授、院长,河南省美术馆馆长。 作为河南省美术馆馆长的于会见来到甄庄,就不是单纯的写生了,他考虑的是,如何“让艺术点亮甄庄”,他眼里的甄庄一草一木,都是艺术元素。譬如,那一天,他无意间看到伊河边的一座不起眼的机井房,忽然就来了灵感。 甄庄,距离艺术家的老家槐庙不远,这里的一切与家乡的沟沟坎坎,诸如古迹、遗址、田地、道路、桥梁、一草一木,都是其视觉记忆的永恒风景,都能成为流淌在其艺术血脉中最深刻的印迹。 艺术家是孤独的。孤独的艺术家与孤独的井房屋就这么轻轻一碰,就碰撞出了火花。 何不抓住当下“美丽乡村建设”契机,在细致摸排、整体谋划的基础上,对这些废弃的井房屋进行改造升级,为之披上五彩“新衣”,融合乡村风景、农耕、田园、丰收等元素,让冷冰冰、脏兮兮的井房屋墙面灵动起来,变成甄庄村田野中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呢? 说干就干,于会长马上选中了村南伊河滩地里的一处井房屋,除了外部墙体的美化提升之外,还要在其内部增添艺术功能和生活情趣。 那个孤零零的滩地井房,被于会见赋予了一个高冷、浪漫、诗意的名字——甄庄孤独书屋。 何为孤独,在于会见看来,孤独不是单身一族,不是一种不被爱、被孤立的感受,而是一种求而不得、孤芳自赏的寂寞形象,是羡慕身边幸福,自己又与之无缘,一种声嘶力竭的呼唤与呻吟。 世间的一切生命,都是小的微尘,但可能只有人类更恐惧死亡,更害怕孤单,希望在这个短暂的人生旅行中有属于自己目标值的成就,笑声与幸福的感受。于是,当现实和内心连自我安慰最底线的标准都能发生冲突、不吻合不达标的情况下,就会产生焦虑,从而升华为孤独的感受。 如何排除这种焦虑?唯有读书! 这种读书,不是读死书、死读书,更不是参加读书会、朗诵会之类的高调读书,而是一个人或两个人静卧一隅,泡一壶茶,冲一杯咖啡,以悲悯的态度观察周身的土地,孤独地品味读书的快乐和享受。 甄庄,是泡在历史故事中的聚落,于会见自幼本就对这片土地迷恋不已。这些年,他亲眼目睹了甄庄从农耕文明到工业文明,这片热土上天翻地覆的变化,观察这种巨变如何影响村民的情绪和生活方式,也观察着村民在温饱之后迸发而出的艺术观念。 “我觉得这块大地既有表情,又有思想,还有故事可讲。”于是,他义无反顾地投身于甄庄的形象包装和文化建设之中。 构思甄庄孤独书屋,只是牛刀小试。之后,于会见便开始了对甄庄村的整体艺术设计,并很快拿出了规划方案。 在他看来,“用艺术点亮乡村”,是甄庄探索新时代乡村振兴发展之路的重要目标。这里北邻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南依伊河,区域优势显著。村内有伊洛书画社、甄官窑和众多历史传说。近年来,用艺术点亮乡村农民美术的蓬勃发展,得到了河南省美术馆丶河南省美术家协会、洛阳市美术馆和美术家协会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使甄庄一跃成为河洛大地的艺术村,农民美术在全国和省市取得了重大影响,为今后艺术赋能乡村振兴发展模式的探索典定了良好基础。探索可持续发展能力,实现文化艺术支撑产业高质量发展,最终要打造出一个具有国际化文化品质的新农村,使之成为二里头遗址愽物馆区域的一个集文化创意、休闲娱乐、研学、饮食的文旅深度融合的新农村,成为辅射相当区域的旅游文化体验地,这是甄庄未来发展之目标。 于是,从甄庄孤独书屋开始,于会见又给甄庄村规划包括乡村美术馆、文化创意产业基地、甄官窑(陶艺村)、农民画建筑群、甄庄文化创意产品集市、“甄庄之夏”广场夜市在内的一系列文化建设项目,以及在此基础上将要开展的配套活动。在他看来,通过这些文化工程、艺术项目的落地,通过一些赛事的引进和引爆,甄庄必定出圈,必定会在不远的将来,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艺术村、网红打卡地和中原乡村振兴特色村。 别的先不说,就冲着甄庄孤独书屋,你不想来看个究竟吗?
) g; N, K" g% E. ?! E
作者简介:王根龙,1963年生,偃师区甄庄村党总支委员,伊洛书画社常务副社长,河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 & Z0 U3 y$ ~. b& E* X3 {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