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随笔
( _+ E% q7 k& r 不能丢弃的是善良
2 N! y0 D/ }- |- ? —读《双城记》感想
* `3 }% |5 D( m2 V. t1 z 这是一本二十二年前买的书,印象里它并不引人入胜,曾经粗略地浏览了一下,所以没有什么印记。今年春节期间的一天,我百无聊赖,决定开始读这本书。二三十岁时的欣赏力,与四五十岁相比,应当有很大不同吧!
* R! [) T1 D, Z1 p( W0 z. R 这是一个冰冷的故事,也是一个温暖的故事,这是一个冤冤相报的故事,也是一个良知未泯的故事。0 F! Z) |: m9 ~* U
故事情节贯穿了法国18世纪末的“攻占巴士底狱”事件,整个色调阴暗,冰冷,充满了悲剧色彩,它批判了人性的丑陋与蛮味,歌颂了人性的正直和善良。1 q" b9 ^% Z t; ]9 Z d
攻占巴士底狱以前的很长一段时间里,法国的封建贵族享有无上的特权,他们为所欲为,骄横拔扈,主人公达雷的父辈就是这一种人。达雷的父亲和叔叔,因为霸占污辱佃户的妻子,遭到了佃户一家的抗争。但兄弟俩丧心病狂,一条路走到黑,不仅害死了佃户一家三条人命,而且把正直的马奈特医生关进了巴士底狱,害得医生坐了多年牢狱,并患上了严重的精神病。' N" t/ {! B( T5 Q) [+ u
兄弟俩丧尽天良,却得以善终,没有遭到正义的审判,但是报应的种子却在他们的后代达雷身上不断生根发芽。达雷天生厌恶贵族,他放弃爵位,独自来到英国伦敦教书谋生,并与马奈特的女儿虂西相爱结婚,渴望过上与世无争的生活。然而天道无常,达雷先是被定为间谍罪差点被英国人除死,继而因回巴黎拯救一个老仆人被法国人送上了断头台,幸而有银行员洛瑞等众人相救,始转危为安。可是达雷才出虎穴,又入狼窝,攻陷巴士底狱的德发奇夫人竟是达雷父辈欺辱的女子的妹妹,德发奇夫妇索性又把达雷送入牢狱,等待达雷被送上断头台。
# y+ Z0 ~; |) {& c: u 贵人自有天助,达雷的一个朋友卡顿,与他长的很像,同时他也深爱着虂西。高尚的爱情让卡顿变得高贵起来,他情急智生,想方设法进入狱中,与达雷换身,并在狱吏的帮助下,成功地解救了达雷与虂西一家。而居心歹毒的德发奇夫人,却因报仇心切,最后死在了自己的陷阱里:被虂西的女仆引爆了自己腰间的枪弹而死亡。" o# |# q* z8 R, L* w
攻陷巴士底狱,是法国资产阶级大革命的开始,在小说中,我们看到的是这么一群人,如德发奇一家,他们本是受害者,却盲目打砸杀,害了社会,也害了自己,成了暴民。他们在社会的涡流中,没有自己的思考,没有善良的约束和辅佐,只能人云亦云,泄私愤,报私仇,正如鲁迅先生说的:勇者愤怒,抽刃向更强者;怯者愤怒,却抽刃向更弱者。
" I* Y T2 S& N% _- s8 x 书中,我们还看到了逆境中坚定着善良意念的人们,如马奈特医生,洛瑞老先生,虂西姑娘,达雷先生,更有灵魂高贵的卡顿先生,他们是支撑这个世界的基本框架。
" {- n: T' @/ _, g; ?' v' h 读这本书,让人领悟到,做人,不能丢失的是善良,否则,你再有地位,再有钱,也是一个很成功的失败者!
2 ~7 v, }! r, q& M% s( g 是为记!
3 A4 D4 Y- \( S 甲辰年正月十八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