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我与编辑记者皆有缘
+ V- _' d3 ? l" Z0 h% g$ \; w文/微澜
& b0 R7 c/ f/ }7 [ 我是2015年底在好友静言的引导、鼓励下才初学写文,2016年5月加入了《洛浦漫步》《以文会友》QQ群。八年来,我在《洛阳日报》《洛阳晚报》的编辑指导斧正下,发表了一百多篇小文。这让一位文化程度不高,年龄偏大的七旬老太倍感欣慰。 “老伴!快把地拖拖,快把桌子收拾收拾,快去买点水果……这可是你同意记者来家采访的,我可从来没被采访过……”我一边嘟囔,一边干活,还不时爬窗户往外看。老伴说,看把你紧张的!2 Y7 K4 ?# d6 N: \0 q
记者来了,她叫谢娜娜。和她一同来的还有一名摄影记者小徐。她说,爷爷奶奶,不用紧张,咱们随便聊聊。我经常在网上看到你们的摄影照片和发表的文章,想采访一下,你们对“新媒体”感受和体验。老伴指了指客厅靠窗的位置,说,那是我们的“工作”区域,写稿、投稿、整理照片、浏览新闻……这是2018年被记者采访的情况。 后来,我和老伴多次被记者采访。 2021年1月13日的“旅人记”版面,整版刊登的由记者谢娜娜采访的《72岁的她写出诗情,73岁的他拍出画意》的文章和图片。游遍神州,西藏的经历最难忘;不断学习新技能,子女是“老师”;合家出游,他俩是主角。 2022年4月30日的“讲述”版面,整版刊登的由咏涓采编的《牡丹花开,一年又一年》,彩照摆进照相馆橱窗里;陪着大娘看牡丹;领着公公赶花会;老两口成拍客,让亲朋好友点赞分享。2022年6月9日的高考季版面,刊登了由梁笑宇采编的《真心不易!老两口“陪考”20年》大篇幅文章。 2022年11月21日的“洛阳·互动”版面,整版刊登的洛阳融媒记者余子愚采编的《跟着晚报学写作,她穿起生活的“珍珠”》。我告诉记者:“我和晚报缘分很深,从读者到作者,我的第一篇文章就是在晚报上发表的。”《穿起生活的“珍珠”》,内容仅200字。2022年9月,以孟津区55位劳动模范为主角的图书《时代风采》,我为洛阳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闫霞,写的文章《青春无悔在路上》被收录其中。“这篇文章近4000字,对我来说算是一篇‘大作品’。” 我和记者的缘分越来越深,在我的推荐和陪同下,记者又采访了我们小区的两位邻居。一篇是高乃州夫妇的《心心复心心,白首不相离》,一篇是石胡生夫妇的《耄耋夫妇,芳华依然》,他们两家都是晚报的忠实读者。 在读者节即将来临之时,我衷心祝愿《洛阳日报》《洛阳晚报》《洛阳融媒》的编辑、记者们工作顺利!身体健康!
( @0 |7 W$ s! R
1 X/ [! A2 }4 g* `* e
$ E) ~# |& x' w" @0 w
/ _5 z( o) L2 G2 r% ?* Z
- G* Z- T+ h' s6 U$ b* C
" y( @& y7 J2 b! T4 X( [3 x7 G. M* m3 G9 N
9 E7 ?7 O: E1 R' z: l, z! y补充内容 (2023-11-8 07:21):3 @2 Z; |$ w Q% y: d1 e3 i( M$ Q
在读者节即将来临之时,应为在记者节即将来临之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