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手扶犁情结
: W% \% j9 V* c1 ] 黄河渔夫
& [: `4 H7 ^- `$ m% p 周日,我回了趟黄河边的老家,在西窑屋发现了斑驳的手扶犁,犁把和犁面泛着些许光晕,仿佛又走进了时光深处。 40年前,我刚上初中,青涩懵懂,只记得爷爷很倔强,总爱摆弄手扶犁,他犁地的样子很酷很帅。 开犁时,爷爷肩搭发黄的羊肚巾,仔细环视地块后点头笑,随手弧线弹出“喇叭筒”烟头,”噌噌”挽起衣袖,右手猛击黄牛的臀部,清嗓子吼着“驾!驾!驾!”,左手举重若轻地扶犁,右手攥撇绳和鞭子,黄牛“吭吭”打着响鼻,“呼哧呼哧”朝前拉,身后翻飞出条形的泥浪,家人跟随抡锄碎坷拉…… 爷爷怪怪的,边犁地边念叨:人负地一时,地负人一季;犁透犁熟不夹生,来日定有好收成。我支楞着耳朵听,听不懂!都累得气喘吁吁,哪来的”妙语真经”? 我”东施效颦”般模仿他,他边轰边说,“离远点!学生娃,多拿奖状是正事,长大就懂了!”,我一头雾水,憋红了脸,吐不出半个字来。 后来,我到30里外的孟津一高读书。秋季开学时,爷爷把唯一的铁身犁卖掉换钱,又到公社粮管所粜些粮食,七拼八凑地交上了学杂费。当爷爷把皱巴巴的纸币,颤悠悠递给总务老师时,我哭得一塌糊涂,咬牙发誓一定好好学习,鱼跃农门。 我在上海、深圳打工时,每当刷到村里的视频,看到漏斗地改良高产田,“红铁牛”驰骋耕作,再也难觅笨重手扶梨的踪影,象中了大奖一样亢奋,恨不得插上翅膀飞回故乡。 弹指40年,我也叶落归根,又扛起锄头,回归农民。幸遇村支部发挥雁阵作用,带领干群拧成一股绳,以实干为犁,巧干做笔,用热情着色,拿出滚石上山,爬坡过坎的干劲,象老黄牛一样默默躬耕,正描绘着波澜壮阔的乡村振兴画卷。 ; U1 @' k* U% 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