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每日读诗】城东早春 杨巨源 〔唐代〕
, ]0 j9 A( X$ T; V' j! e0 B& i5 F' p
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 N' F: _: ^- W) \$ O
, P9 W8 k1 [2 h* x译文 为诗人喜爱的清新景色,正在这早春之中。绿柳枝头刚刚露出几颗嫩黄的柳眼。 若是等到长安城中花开似锦之际,满城都是赏花郊游之人。7 f2 w( U+ W) ]. w
/ h! h, K+ R/ R3 V5 c
此诗抒写作者对早春的热爱之情。全诗构思巧妙,虽只有第二句实写春色,而描写春色又只以柳芽一处而概括早春全景。后半段虽写仲春观花的惯常盛况,实际却更加反衬早春的独特与诗人的慧眼。
( ~+ l5 y3 R8 E+ c2 z+ ] 此诗写诗人对早春景色的热爱。前两句突出诗题中的“早春”之意。首句是诗人在城东游赏时对所见早春景色的赞美。这里有两层意思,既是表明,为诗家所喜爱的清新景色,正在这早春之中;同时也表明,这清新的早春景色,最能激发诗家的诗情。一个“清”字用得贴切。这里不仅指早春景色本身的清新喜人,也兼指这种景色刚刚开始显露出来,还没引起人们的注意,所以环境显得很清幽。 K$ ^/ A: K6 v4 J
第二句紧接第一句,是对早春景色的具体描绘。早春时,柳叶新萌,其色嫩黄,俗称“柳眼”。“才”字“半”字,都是暗示“早”。如果只笼统地写柳叶初生,虽也是写“早春”,但总觉得平淡无味。早春时节,气候寒冷,百花尚未绽开,唯柳枝新叶,冲寒而出,最富有生机,最早为人们带来春天的消息。写新柳,恰好抓住了早春景色的特征。 7 N" B8 K& Y( d# Y% u7 ]0 }- c
上面已将早春之神写出,如再作具体描绘,必成赘疣。下联用“若待”两字一转,改从对面着笔,用芳春的秾丽景色,来反衬早春的“清景”。此与上联,正好形成鲜明的对照,更加反衬出作者对早春清新之景的喜爱。
/ m8 N8 v1 P3 ^ 此诗纳清极、秾极之景于一篇,格调极轻快。诗篇特从“诗家”的眼光来写,又寓有理趣,也可以把它看作一种创作见解:即诗人必须感觉锐敏,努力发现新的东西,写出新的境界,不能人云亦云,老是重复那些已经熟滥的旧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