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6 a% T2 h2 w9 M( G5 I4 }回家过年
5 x# G; c- V) e9 H( W8 d" Y+ Z文/微澜 买盆鲜花吧,买块新台布吧,买一箱饮料吧,孩子们该回来了……一走进腊月,“回家过年”的话题就“挂”在了我的嘴边。 我一边念叨,一边干活,打扫房间,拆洗被褥,清理杂物……过了腊月二十五,我家老张就开始市场采购,超市选货,厨房操作,做好了红烧肉、红烧鱼、小酥肉、黄焖鸡,蒸馒头、点红点、炸焦叶……等着孩子们回家过年,盼着兄弟姐妹们来家团聚。心绪总是切切的。 说着说着,新年到了。小区门口挂着"欢度春节”的横幅,到处张贴着漂亮的宣传画,儿女们穿着新衣,带着家小,提着礼品,进门一声,爸爸妈妈新年好!爷爷奶奶过年好!姥姥姥爷过年好!把我们高兴地连声说:“好,好,好,都好!”随即到卧室拿出,早已准备好的红包,发给孩子们。孩子们鞠躬致谢,欢喜无比。 回想,四十多年前,我第一次随新婚丈夫,从洛阳回新乡长垣婆婆家过年的情景,仍让我记忆尤新,仿佛回到眼前……天空飘着雪花,原野一片洁白,很冷。我带着陌生和羞涩怯生生地跟在丈夫身后,走进婆婆家小院。一眼就被寓意美好的对联;传统古朴的年画;鲜艳大红的福字;富贵吉祥的寄语;红红火火的农村过年气氛所感染。 隔断里间是临时新房,床上摆着婆婆用新棉花做的粗布棉被,老旧的方桌上,摆着一个小圆镜,一把梳子,一个香皂盒。堂屋里的火炉,冒着热气;厨房里包好的饺子,正等下锅;小妹嫂子嫂子,叫得亲热;公公婆婆满脸笑容,忙前忙后……暖暖的情意一下子升起,顿觉全身热乎乎的。 大年初一,天不亮,鞭炮声就此起彼伏。大哥就带着嫂子和孩子们,来给爹娘磕头拜年了。紧接着来了一大帮街坊邻居、本族本家。他们按辈分高低,给公公婆婆拜年……村里到处都是拜年的队伍。这家来,那家走,一波来,一波走,在村子里穿梭,欢声笑语响彻大街小巷,很是热闹。真的,家乡的春节,就是全村老少的大联欢。在城里我可没见过这阵势。 此后的几十年,我们大多都回婆婆家过年。从刚结婚时的俩人,到带着一双儿女,再到领着孙辈,高兴得父母整天笑呵呵的,见了街坊邻居就说,孩子们都回来了,回家过年来了! 老人在世时的最后十年,我和老伴开始分开回家过年。他回长垣县老家陪伴老母亲过年。我去孟津县伺候老父亲。过年的食品我们要做三份。一份回娘家帮着做,一份给婆家准备,一份留给孩子们过年吃。 后来,双方老人都过世了,回老家过年成了念想。近年来,我们把回老家过年,换成了盼孩子来我家过年。 有人说,如今的年味淡了。其实不然,年味不在任何其他地方,它原本就在你的心里,也在所有人的心里。它是一种生活的情感,也是对来年的期望和生机。 今年过年,定会比往年热闹。洛阳的各大超市货物齐全,红红火火。龙门石窟、关林景区游人络绎不绝。洛邑古城、王城公园、隋唐植物园等,兔年彩灯琳琅满目,动感十足……我和家人商定,要尽情地吃喝玩乐,用新年味体验新时代的新气象!
& l4 Q6 _7 Y, i' k; N5 q+ Z6 z- S, f$ _ v3 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