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称呼撷趣(三) 自己的“爹”、“妈”成了“他外爷(方言‘外’在此处读若‘为’,‘他外爷’即taweiye)”、“他婆儿婆儿”,原本两个与自己不相干的人却成了天经地义的“爹、妈”。这种现象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司空见惯,习以为常。是封建社会三纲五常、三从四德长期禁锢人们思想的结果。如今早已被人们所摒弃。现在的耄耋老人大多还乘坐过这一时期的末班车。 婚姻把一对男女连结在一起,妇女从自己原来的家庭转换到丈夫家。“既嫁从夫”、“夫为妻纲”,由于地位不对等,妇女婚后在生活中的诸多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因为“从夫”啦,从结婚那天开始对婆家的所有亲戚、街坊邻里如何称呼都要和丈夫一样。自然而然丈夫的爹妈也就成了妻子的爹妈。这其实倒也不必大惊小怪,因为“为人都有两层父母”。妻子管丈夫的父母叫爹妈,丈夫管妻子的父母也叫爹妈,似乎是对等的。话虽如此,双方父母在夫妻甚或他人的心目中的地位已经悄然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两口子在一起,说起妻子的父母时,往往要在称呼的前边加上妻子家的村名,成了“某某咱爹”或者“某某咱妈”。就是这样的称呼,出现的频次也少得可怜。而说起丈夫的父母时,则直截了当地称“咱爹”“咱妈”。这还是在没有孩子之前。有了孩子之后,妻子的父母更加被边缘化了。就是两口子之间说起妻子的父母时,也逐渐变成了“他外爷”、“他婆儿婆儿”了,这个“他”自然是指代夫妻俩的孩子。 平平常常的一个称呼,足以显示出封建社会男女地位的天渊之别。值得庆幸的是,这些已经成为历史 2022·10
# F- R7 b* q, K1 `9 t* q) 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