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赤子还乡 ———邓世太散文集《遥望故乡》读后 □沙草 与世太有缘。最近在一文事活动中,世太送我他的新书《遥望故乡》。拿到书后,粗粗翻阅,感到是本有份量的散文集,闲散之余,读过几篇,印象颇好,言之有物,文笔也老到。 没过几天,在朋友圈里,看到有文友写下评论,阅后点赞,是为反响。也许是此起了作用,世太与我微信,希望写个评介。我与世太同为市杂文学会副会长,经年久矣,彼此相知,此文当然要答应了。 接到任务,就认真了。不再是翻阅,必须要细读。所谓受人之托,忠人之事。 细读后,有几个感觉。第一,受益。好书有益于世道人心,此言不虚。第二,赤子情怀,坦诚布之,动人笔墨,摇曳生姿。三,文史价值,看似平常,实为乡村闾里历史,存影留真,也为功德。 赤子还乡,说不尽的乡愁。作者聪颖,在初中高中阶段,学习成绩名列前茅。然命运弄人,高考失利,屈就中专。但福兮祸兮,却在中专毕业时有幸留校。 我说的有幸留校,是从近年的实际着眼的。不用讳言,十多年了吧?高校大扩招后,高校毕业生从天之骄子掉到地面,与农民工、下岗再就业人员(4050)同类同项,是为就业三大困难群体。毕业留校,早就成了香饽饽了。 好了,此话捺下不表。 世太毕业留校后,职场之路,总体来说,还是比较顺利的。当然其间也有曲折坎坷,包括从市政府秘书职位的官场重又回到学校,可以看成正常的人生圆弧,因为他又回的学校,已经升格,变成专科、本科高等院校了。 他的同龄人,很多很多,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起伏不定,不少人连就业吃饭都成了困难事。人之相殊,命运弄人,决非有些哥们轻飘飘所说,只要自己努力就行了。 但是世太也多有苦衷。这苦衷,来自故乡,来自他与生俱来的担当和责任心。 这种担当和责任心,细细观察思考,一部分来自人性,一部分来自儒教,因为孝心和亲情是不竭的动力。 这里,有他对爷奶父母的孝顺和牵挂,更有他对同母异父之弟弟妹妹无微不至的照顾,如同父兄。 城乡差别,过去和当下,仍然是不能忽视的存在。世太老家在信阳山区,尽管改革开放新时期以来,乡村变化也大,但与成熟的洛城相比,差距也是很明显的。这就有了世太的牵挂,父母的——年纪大,农活多,劳作不肯休息;这就有了世太父兄般对弟弟妹妹的照拂——把弟弟妹妹一个个接到城里自己家里,住得逼仄,无怨无悔,督促考学,是为大事。又有看到他们一个个在城市安身立命等,他都有操不完的心。 读到这些篇章,任谁都会感动!好兄长,不多见! 也是好儿子,奉亲至孝,事迹多多。 中国的社会,从政治基础上讲,是儒教文化为中心,从经济基础上讲,是小农经济占绝大比例。尽管近百年来,政治经济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百年与几千年相较,有很多影子是去不掉的。 影子中间,很复杂,总的说,正面大于负面。比如乡愁乡思,比如淳朴乡情,比如自然风光,比如和谐生态。在这些之中,农人,走出去的和没走出去的,当然包括赤子游子,灵魂极易寄托其中。个中原因,一是家国情怀,二是寻根意识。如果再加上城市后工业化对人性的戕残,使之砂砾化,——商业化的冰水和职场的利益算计无奈等,那么,赤子还乡,就有了更充足的理由。还乡,既有物的层面,更有心的层面。物的层面可以理解为世太为亲情付出的一切,心的层面就是一个正直的知识分子的精神追求!所谓的安妥灵魂。 在此意义上,去看待这本18万字的散文集,可能对作者的心绪了解得更深入一些。 2023年11月23日 2023/11/23 * M8 q+ R* a7 g+ j L5 V! X) f8 C* i
* Q& E$ L! z. l6 B* s
- G9 f* G: l8 R. D; r( a补充内容 (2023-11-26 16:01):
* q9 {# G# _3 }@沙草 没有见邓世太的散文集,读了您的书评如读其书。书评末尾的一句是赞扬作者精神追求及安妥灵魂,点评到位,情有寄,实不易。书评短,韵味悠长,有的观点引人思考。点赞! 文友王富强 2023、11、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