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8 A( ~( X! V8 Q: b% u! ~& _. e/ p4 [3 s
烂柯山东距新安县城西17公里,位于铁门镇铁门镇玉梅村。说是山,其实只是一个小土包。但你可千万别小看了这个小土包,正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它可是和一个非常著名、非常玄幻的历史传说密切相关。 相传,有个名叫王乔的少年进山砍柴,途中遇到两位老者对弈下棋,于是他就放下斧子站在一旁看他们下棋。待一局棋罢,王乔回身捡斧子的时候,却发现斧柄已经烂尽,斧头也已经锈迹斑斑。回到村里,又发现早已经屋去人非,人们都不认识他,家也不存在了。这才意识到,两位下棋的老者原来是神仙,就在他观棋的功夫,人间已过去上千年的时间。王乔最后又返回追老者到一个洞中,没追上,就在洞中修炼得道,最终也成为道教崇奉的神仙。自此,王乔观棋烂斧柄的这座山就叫烂柯山,王乔修炼成仙的那个洞就叫王乔洞。 时过境迁,王乔洞如今已经沦落为一个并不起眼的小山洞,洞口有门,两侧的有石刻对联:紫气东来传万载,仙洞七日几千年。推门入内,地方不是很大,却弥漫着一股仙气,身披黄色披风的王乔塑像正襟危坐,目光平和,很有一种超然世外、无欲无求的超然和洒脱。据洞真观的道长说,原来这个洞蜿蜒不断,可以直通山顶,后来洞内以上水石为主的岩体结构发生坍塌,才形成了现在我们看到的的样子。 在新安县,关于“烂柯山王乔洞”的传说历史悠久,家喻户晓。而且这个传说也与史有凭,《水经注》《志林》《述异记》等古代书籍中均有记载。 紧邻王乔洞的就是道家名观洞真观,也是烂柯山的主要建筑群。它西侧有水,玉梅河绕观流过;东侧有山,即道教圣地烂柯山。整个道观占地面积6000多平方米,分为建筑区和洞窟区。洞真观建筑面积3000平方米,分三进,前为山门,入内为三清殿,再进为官厅,后院为玉皇殿,两侧为道房,官厅东侧为厢房,西侧为王母殿、奶奶庙等,房屋现存38间。 三清殿为洞真观的主要建筑,总体呈长方形,坐北朝南,迎合了古人“负阴抱阳,背山面水”的风水原则。三清殿为砖木结构,单层歇山建筑,两面坡由灰瓦覆面,整体建筑,端庄中不失大气,沧桑中充满着神秘。 与烂柯山的神仙传说不同,洞真观在现实生活中曾有过显赫的身份。 据篆刻于元代至大二年(公元1309年),由元初书法名家张仲寿书丹的《重兴新安洞真观碑记》碑文记载:“山旧有观曰洞真,罹完颜氏灰劫”。这里的“完颜氏”即宋金交战时金国主帅完颜兀术,也就是《岳飞传》中的“金兀术”,由此看来,洞真观至少在北宋时期就已经存在。后来经过元大德、明嘉靖、清乾隆等不同时期的不断修缮,才使得我们今天还能一睹它的芳容。据《重兴新安洞真观碑记》记载,元代大德年间(公元1297~1307年),皇帝除了敕命在此大兴土木,将洞真观恢复重建外,还连颁三道圣旨,将此道观作为皇家园林和皇族进行祈福之所。 圣旨中还要求在烂柯山洞真观地区要进行生态保护,禁止砍伐树木,禁止私自开荒种地。一时间,烂柯山洞真观花繁林茂,风清气爽,成了香火缭绕的皇家道场。据记载,当时洞真观有道众过百人,足见当时香火之盛。 现任道长还向我讲述了一个曾发生在这里的感人肺腑的故事。 据说,元至大二年,皇帝敕命在此大兴土木,重建洞真观,并连颁三道圣旨,将洞真观作为皇家园林和皇族进行祈福之所。自此,这里便香火不断,法事渐旺。为了有效管理这里及周边因日渐繁荣的宗教及法事引起的纠纷,朝廷在这里设立了宗教司法机构,一个王室的王子为了躲避皇室内部的相互倾扎,主动请命出任了此机构的首任长官。此王子得此仙境,每日里信道扬善,兢兢业业调解纠纷,深得人们爱戴,所以渐渐地产生了追随黄老遁入空门的想法。没想到,即便如此,朝廷里的野心家们仍不肯放过他,在皇权更替之际,新上任的掌权者仍对他耿耿于怀。于是,便命一尚书携带圣旨催其回京。几次无果而终后,新皇帝勃然大怒,给尚书下了个死命令——请不回王子就不要回京复命了。王子体恤尚书的苦衷,不忍让尚书夹在中间两头为难,只好便答应返回。他深知此一去凶多吉少,于是要求尚书留在观中,以还自己未尽的俗缘。结果王子一回京就惨遭不测,尚书就一直留在观中,谨遵承诺,继承着王子未尽事宜,直至老死。 据说,尚书的墓就在洞真观边的山坡下,那个村就叫做上庄村(尚庄村),据说这个村子的柴姓人家就是尚书的后代。 这些传说也许与史无考,但洞真观作为一处保存较完整的古代建筑却毋庸置疑的真实存在。包括洞真观和王乔洞,这一带共有碑刻60余件,精美的彩绘壁画24幅,除一幅脱落外,其余虽有褪色,但轮廓清楚,内容丰富。同时房梁上绘有龙、云纹等图案。这里碑刻内容非常丰富,壁画艺术非常精湛,有着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仅就大德年间皇帝圣旨碑而言,就能解读出很多历史信息。 如果站在洞窟下仔细观察,你还会发现,在洞窟上方的崖壁上的石缝间藏有许多树木的化石,其纹理清晰可见,似乎见证了某个历史传说的历史瞬间。难怪唐代诗人孟郊触物生情,会留下如下一首小诗:“仙界一日内,人间万岁穷。双棋未遍局,万物皆为空。” 其实,“烂柯胜迹”早已是“新安八大景”之一。“烂柯胜迹”原有十大景观:“扒头王樵”“树倒成石”“神碑透灵”“柏树顶缸”“老柏抱揪”“槐柏搭桥”“古柏钟声”“东荆西枣”“火烧柏心”“玉梅弄琴”,可惜今天大多已无从寻觅,只有“树倒成石”和“柏树顶缸”等活化石般依然健在。 幸好烂柯山还在,洞真观还在,王乔洞还在,幸好“树倒成石”还在,“柏树顶缸”还在,元代石碑还在,我还能触摸到一些漫漶的记忆,捕捉到一些历史信息,还能聆听到一些传奇故事,还原出一些历史的真相。 $ I! _. ` |7 Q9 G( O
% Y) z+ @+ e2 }: v9 X7 P8 t
0 ~% I" R, n% 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