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新帖 设为首页

打开手机扫一扫

开启辅助访问

洛阳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便捷登录,只需一步

搜索
楼主: 孙建邦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推荐] 《洛阳杂文·2024》选发

  [复制链接]

673

主题

2688

帖子

4

精华

钻石会员(lv14)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积分
14398
51
 楼主| 发表于 2025-2-17 10:3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河南洛阳
发《接地气的炖菜》时,显示该文“有不良信息”,跟着感觉改了两回,过了。作者见谅呢。

673

主题

2688

帖子

4

精华

钻石会员(lv14)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积分
14398
52
 楼主| 发表于 2025-2-18 10:0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河南洛阳
31.观看狗儿游戏的遐想
张怀岭
        傍晚散步时,见桥头聚集一群人,叽叽喳喳的,以为发生了什么事。赶过去看,原来是大伙儿在围观逗狗找乐子。
     被逗的是两只京巴模样的长毛狗。狗的主人是一位头戴礼帽的老先生。他对其中一只说:你是老大!这只狗儿便仰首挺胸,对着另一只“汪汪”叫两声,另一只狗缩头缩脑,显出一副低眉顺眼的样子,表示臣服。接着,狗的主人对另一只说:你是老大!另一只马上仰首挺胸,对着这只“汪汪”叫两声,这只狗儿则一改刚才的凶模样,缩头缩脑,显出一副低眉顺眼的样子。在众人的惊讶和叫好声中,那位老先生不停向两只狗儿发出指令。两只狗交替转换角色,憨态可掬,看起来的确有趣。
     两只狗儿大概玩腻了,在人们的哄笑中,任凭主人指令、呵斥,手拿食物诱惑,都不再服从,双双耳鬓厮磨起来……
     离开人群,我不由在想,这于狗而言,纯为讨主人欢心,混个好吃好喝好待遇,因智商所限,别的决不会去想。于人而言,就复杂得多,这是反复调教让狗儿学会的游戏,是值得炫耀的,可以观看解闷,可以满足被赞美的虚荣心。甚至,可以利用训练狗儿学会的技艺钓誉赚钱。在自然界,狗的祖先狼们、远亲鬣狗等,遵循弱肉强食的自然法则,老大就是首领,一个群体只能有一个,是靠实力得来的,岂能游戏?!由此推论,依狗儿的本性,未必愿意这样做,但既然沦为了宠物,行为举止势必被打上人类的烙印;且不说吃喝,连身家性命也都掌握在主人的手里,不得不藏匿本性,换一副面孔配合主人演戏——即便如此,演腻味了索性不演,因为狗儿的单纯,是考虑不到维系主人面子问题的。
     继而联想起一件事儿。我有位朋友,在一家工厂上班。他对我说,有个认识多年、关系挺亲密的哥儿们,被提拔担任了班组长,就去勾肩搭背祝贺,却感觉明显疏远了,像变了一个人,令他很是不解而且愤懑。不久后,朋友又告诉我说,那个哥儿们突然又主动套近乎,原因是班组长被撸掉了,提着酒肉来找他,眼泪汪汪抱怨官场的黑暗。朋友“呸”了一声,发牢骚说:他以为自己有了小翅膀就是苍鹰了,其实就是一苍蝇,小翅膀没了,还不是小爬虫一个?!接着叹息到:唉,不搭理吧,看着他怪可怜;搭理他吧,心里头实在太膈应,多好的关系弄成这样,都是当官惹的祸啊。
        我听罢,认真地对朋友讲,那是因为你那哥儿们活得复杂,觉得自己当上了官,就给自个儿戴上了一层面具,而你又不适应;再说啦,他戴着面具,其实心里挺累的,班组长一被撸,扔了面具就来找你。这样的例子海了去啦,他算是回归自我,你就原谅他吧。
        仔细想想,人生在世不容易。为了生存,防备伤害,难免被迫戴上这样那样的面具,本是有情可原的。但总有些人,为了不值当的因素,自己又给自己不断地戴面具,一层又一层,到头来恐怕连自己也难辨认自己;而层层的面具,还会阻隔掉更多世间弥足珍贵的东西,比如友情,比如爱情,乃至亲情。
        戴着面具,身心俱疲。如果不想似负重虫一般累死,最好的解决办法,是该摘下的面具摘下,该丢弃的面具丢弃。
        作者简介:张怀岭,男,洛阳公安民警,洛阳市作家协会会员,原洛阳市公安文联文学创作协会副**兼秘书长。
, U( Z: e& g: H0 f! s- ?
6 X0 T/ S0 U" h: q, ?8 j

0 l; m! N5 D& @$ \  }* O& h

673

主题

2688

帖子

4

精华

钻石会员(lv14)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积分
14398
53
 楼主| 发表于 2025-2-19 12:0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河南洛阳
32“青天大老爷”——文化血管里的血栓
陈永祥
       某某朝代。某某地区。因为天灾,或者人祸,老百姓民不聊生身陷水火。手握“尚方宝剑”的钦差大臣,深入“龙潭虎穴”,快刀斩乱麻,奸奸恶恶一网打尽,老百姓重见青天。
       谁不被这样的故事所浸染所熏陶?谁不为青天大老爷的“力拔山兮”而称快?以致于,几千年来,老百姓每每陷入叫天不应叫地不灵之绝境,他们跪盼的不是有着迟到癖好的“正义”,而是青天大老爷——青天大老爷情结,一经走进我们的文化,便成为我们文化血管里的“斑块”,一点点沉积积聚,成为必不可少的“构件”。时至今日,我们仍被这些斑块“滋养”着。
       春节前,有一则这样的报道:某某省会的某个街区的某处自来水管道出了问题。不知是什么原因,有关部门推诿扯皮,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因为是“窝边草”,所以也就惊动了省委书记。省委书记决定到这个街区走一趟。谁知,他一莅临,有关无关的大小领导,蜂拥而至,各自领兵各司其职,三下五除二,问题迅即解决。看着哗哗流淌的自来水,业主们感动得热泪盈眶,差一点喊出“XXX青天大老爷万岁!”
       听说过老家邻村一个“被逼上梁山”的上访专业户。他的地因为修建公路被占,公家给他的地和庄稼赔了钱,但忽略了他田边的十来棵“名树”。他要求村里给予赔偿,但村长说他做不了主。他找到乡里。乡党委书记和乡长说研究研究再说。可还没研究出结果呢,乡党委书记升迁到了县里,乡长调到了别的乡。继任的乡党委书记和乡长,借口不了解情况,问谁谁也不给囫囵话。好几年过去,问题一直得不到解决。每一次,他到县里上访,县里都把球踢还给乡里(包括那个升了官的前乡党委书记);他向市里反映,市里把球踢回给县里……也该这位村民幸运。又一次上访,恰巧碰上新上任的市委书记接待日。市委书记听他讲完,一个电话打到县里,县里一个电话打到乡里……多年的问题,一天不到解决了。该村民逢人便说,他遇到了“青天大老爷”。
       你不得不承认,遇到一些积重难返的困局,还是“青天大老爷”好使管用。
       说来,近段时间,我们也遇到了“青天大老爷”:作为一个高中教师,近四十年来,我们第一次完完整整地享受了一个十一小长假和一个春节大长假!
          幸福是怎么突然砸在头上的?因为我们有了一个新上任的教育厅厅长!
       新上任的教育厅厅长,据说作风干练,据说大刀阔斧,据说脚踏实地,据说……她甫一上任,就不按常理出牌——全省中小学教师,拥有了一次可以完全享受自己应该享受的权力。
       其实,细品毛厅长的出牌,她既不是脑袋一热心血来潮,也不是哗众取宠博人眼球,而是依法依规依条依例。可是,她怎么就“不按常理”了呢?——这样说当然有这样说的道理。全体国民的大小长假、学校的寒暑假等,明明白白写在法规条例里,但凡共和国公民、教师学生,都有权力享受。可是,不知从何时起,学生教师(以及其他许多行业)的假期,被任意盘剥挤占,教师学生等享受完整假期,成了一个谁都不敢触碰的“毒疙瘩”百药难治的顽疾。
        现实吊诡就吊诡在这里:明明是依法依规,却被看做是有悖常理;明明是违规违例,却被看做是依规遵理。
       为什么呢?
       因为我们根深蒂固官大于法的人治思维。
     虽然自改革开放(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我们坚持走依法治国之路,且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坦白说,因为那些“斑块”,在许多人眼里,法规条例仍然是竖在田间地头的稻草人,谁依仗它们,谁是傻子。太多的有法不依,太多的有规不遵,致使小病成大病小乱成大乱。而一旦顽疾大乱形成,唯有青天大老爷出场,才能乱麻理清手起刀落。
       那么,我们不仅会问,什么样的人能成为青天大老爷?或者说,组成青天大老爷的要件是什么?
       答曰:位高;权重;清廉。
     排序不必质疑。因为我们的公务员队伍里,清正廉洁的官员多的是,但还不是照样出现这样那样的陈年积案?比如,一个县域连遭灾荒,知县小吏明知道朝廷下拨的赈灾款,被知府大人侵吞走了一大半,他(她)敢提着铡刀赶到知府宅邸宣示执法?再比如,一个县的教育局长,他(她)再怎么清廉,敢要求全县所有学校寒暑假期间停止一切校内校外的补课活动?……所以说,青天大老爷必须是大官,必须手握重权。至于说,官要大到什么级别权要重到什么程度,这倒是不能一概而论,但有一点:对那些仰其鼻息的“公仆们”,他(她)必须有一口气吹落乌纱帽的震慑力。
       又想起了一分为二。
     不消说,在某时某地某种特殊情况下,青天大老爷的确能给某些“子民”带来正义,带来上天的“眷顾”,但大而观之,斑块发展到最后是血栓,它给我们的血管,最终带来的是拥堵:只要我们依然得把宝押在青天大老爷身上,就说明我们离依法治国的目标还有相当的距离。
5 q0 {- N1 j0 [8 C1 @. l& W
      作者简介:陈永祥,洛阳市作家协会会员。2017年,所著《父亲的两个耳光》获得苍生杯全国有奖征文大赛三等奖。2018年10月,中篇小说集《厚土》出版。连续三年,获得洛阳市杂文大赛三等奖。
3 Y7 O' S* v) M3 _" A& D

673

主题

2688

帖子

4

精华

钻石会员(lv14)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积分
14398
54
 楼主| 发表于 2025-2-20 10:1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河南洛阳
33.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找诗歌的意象
赵宏欣

- X) M0 i6 a4 v1 P/ x1 Q) ^+ A) H
        意象是诗歌表达的重要因素。在诗歌创作中,作者想要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又不想直接表达的时候,就用一些景物、物品等来表达,这些景物和物品就叫做意象。没有意象的诗歌就会苍白。其实生活中存在着很多诗歌的意象,你只要用心寻找就能够找到。当然,有些意象隐藏得很深,需要用心奋力挖掘,才能找到。
        意象是诗歌的翅膀,也是思想表达的翅膀。诗歌思想的提炼往往从意象的想象开始,然后围绕着意象生动地展开。通过读者的思维的感知,使读者体悟到诗歌的意象内蕴,从而获得其中的审美意蕴和智性意蕴,并理解作者创作的意图和作品的思想内核,达到创作与阅读的目的。
        在现在很多的所谓诗歌中,生涩冷僻、晦涩难懂的意象,充斥在诗歌的纸面上,尽管这些诗歌会给人一种别致的感觉,或者能引起探究的欲望,但往往会因为离奇、怪异和陌生感,不能准确地表达出所要表达的思想,从而走进使人难懂的境遇。使读者处于混沌的云天,云里来雾里去,丈二摸不着头脑,不能准确地理会诗歌所表达的思想,从而陷入懵懂。
        我认为,通过生涩冷僻、晦涩难懂的意象而创作出来的诗歌,势必会在诗歌的内在联系上,融入不准确的隐意和意思牵强的成分,从而不能准确、有效地表现思想,同时由于诗歌有很强的直觉性,所以通过生涩冷僻、晦涩难懂的意象经过牵强联系创作出来的诗歌,会使读者产生内在联系的认知陌生感,给读者的直觉造成难以理解的障碍,从而使读者不能从语言中理顺出感知的逻辑关系,陷入思维的混乱和理解的迷茫。
        那么诗歌的意象应该从哪里获得,应该用什么样的意象创作诗歌呢?
        我认为,应该在平凡的生活中,寻找人们熟知的诗歌意象。
        有些诗人认为,平凡的生活中的意象司空见惯,运用了这些众人熟知的意象,诗歌就会显得平淡、直白。其实不然,平凡的生活涉及万事万物,而且为读者所熟知,其中的意象应该说涵盖了思想的广阔领域。从平凡的生活中寻找诗歌的意象,更能被作者所运用,更能被作品所表达,更能被读者所接受,从而能在作者和读者之间架起准确理解的桥梁。
        因此,我认为从平凡的生活中寻找诗歌的意象,并运用这些意象营造出不平凡的意境,提炼出不同凡响的深意,从而连同思想和情感去感染读者,使读者在诗意的感染中受到启迪和陶冶,是一条正确的诗歌创作路径。
        同时,诗歌语言由于本身具有高度概括、凝练和富有意蕴的特殊性,它常常违背一般的语法规范,在诗行间和表达上常留下许多空白,显示出很强的跳跃性,所以诗歌相对于其他文学样式来讲,本身就具有较难理解的成分。如果再加上生涩冷僻、晦涩难懂的意象,那就会使诗歌更加地难以理解,所以诗歌的意象就语言理解难度来讲,也应该来自于我们熟知的平凡的生活中。
, z% B1 k4 u) e2 a$ [( P# T# ^
        作者简介:赵宏欣,宜阳县文联副**、《中国反腐倡廉发展史》编辑、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曾任洛阳市长篇小说学会副会长、洛阳市小小说学会副会长、宜阳县作家协会**。出版有长篇小说《救赎》、小小说集《斗狗》和李贺传记史诗《李贺歌传》等多部。
9 h" z1 Z7 H( n' C/ c0 ?

" ~* v- a# e% s
" I; f; y' |0 _6 n6 {

673

主题

2688

帖子

4

精华

钻石会员(lv14)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积分
14398
55
 楼主| 发表于 2025-2-21 10:4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河南洛阳
34.酒是好东西还是坏东西  
苗保平
          酒对我来说,完全没有吸引力。不是说喝酒不好,只是因为酒过则乱性,酒醉就乱象,嗜酒就毁命。
      酒量是天生的,我有几个朋友,到得酒场,一次喝个七、八两就像喝凉水,人家厉害的还能串个场;我不行,能喝个二、三两就不错了;不要以为你可以多饮酒、多赴酒场你就可以成为酒仙,你可以试试,试多了你离“酒鬼”也就不远了。
        常说酒品如人品,这是有道理的。你可以仔细观察,不要以为你赴约一个酒会身价倍增,其实有时候不过是一个噱头,可能还是一个危险的陷阱。
        俗话有酒肉朋友这一说,是因为你们的交情远远没有达到生死之交、亲密如初。
     因为酒是媒介,太具两面性,可以成事,也可以坏事。就如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的论述:“酒,天之美禄也。面曲之酒,少饮则和血行气,壮神御寒,消愁遣兴。痛饮则伤神耗血,损胃之精,生痰动火。”
       酒是好东西。自从有了猿猴造酒、仪狄造酒、杜康造酒的历史以来,已经有了三千年。特别是三国时期曹操的那句“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喝酒名言,更被无数人推崇和追求。从古到今,酒就与人类结下不解之缘,诸如出征酒、庆功酒、喜酒、寿酒、生日酒等,常常见诸于历史典故、章回小说、现代影视剧中;水浒英雄武松“景阳冈三拳打死虎”、“醉打蒋门神”等壮士豪杰行为,更被人们津津乐道,“以酒会友”、“酒逢知己千杯少”等也成了人们酒桌饭桌的常用词汇。炎炎夏日,城市、乡村的烧烤摊、美食摊比比皆是,不管是白酒、还是红酒,乃或是啤酒,就成了人间烟火的一部分。
       酒不是好东西。“鸿门宴”暗藏杀机、曹操与刘备借喝酒斗心机,更有喝酒误事的典型案例。三国英雄张飞不但好酒,而且成瘾,每喝必醉,不醉不休;在关羽败走麦城被杀后,张飞悲痛欲绝,不分白天黑夜以酒浇愁,醉后不分青红皂白鞭打部下,结果被手下大将张达、范强所杀,一世英雄就这样稀里糊涂死于醉梦中,留下千古笑柄。现实生活中,更有酒驾酿成交通事故、酗酒滋事进班房、喝酒成瘾进医院的例子,不胜枚举。据统计,2023年,仅厦门高速交警支队就查处酒醉驾176起,追究刑事责任62人。可见,有的时候,喝酒真不是好东西。
      其实喝酒本无错,这家伙在世界上混迹了几千年(也许历史更悠久),没有一点“成色”,怎能在社交场所大显身手,怎能在自斟自饮中忘记自我?它怎能让大诗仙李白豪放的忘记了身份,与皇帝老二斗心眼?悲喜俱佳,酒啊,你得哈哈大笑不止,因为你创造了许许多多有滋有味的故事……
       喝酒没错,酒场没错,它是相互尊重,畅叙友情、增进交往、提升素养、消磨时日的美好环境!还可以排解孤独的心境、抒发英雄豪情的志向,所以就有了李白的“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的浪漫情怀,就有了罗隐的“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的凄惨命运,就有了曹操的“慨当以慷,忧思难忘。何以解忧?唯有杜康。”的壮志未酬!
       既然酒能助兴,有诸多好处,就要让它发挥的“淋漓尽致”,所以就有了文人墨客喝雅兴,凡人俗子喝交情,达官贵人喝官阶,而商人的喝的酒是“机会”和金钱.....有一点倒是真理:没有不散的宴席,散场之后的回味值得一个人细细品味,得到了什么、失去了什么、看到了什么,这也许是喝酒交给你的“能”事。
        岁月熬人,慢慢变老。好酒容颜,苦酒害颜。你要是一个酒仙,其实很难融入他人生活。因为神仙不食人间烟火,他怎么能明了人世间的喜怒忧思悲恐惊呢!
     只是闲聊,只是希望朋友们喝的是“好”酒,真的不敢喝到“坏”酒!友谊天长地久,衷肠明月照人心啊!

9 Q- t7 X1 p9 T
     作者简介:苗保平,男,1961年生,医务工作者、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中华诗词学会会员,河南诗词学会会员,洛阳作家协会会员,洛阳杂文学会会员,喜爱诗歌、散文、杂评等创作。

: X, n& ~# o$ m$ J

673

主题

2688

帖子

4

精华

钻石会员(lv14)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积分
14398
56
 楼主| 发表于 2025-2-22 09:0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河南洛阳
35.如何好好的活着是我们一生要修的功课
水过无痕

/ n, r0 O  u! |( u6 n6 K
        感觉窗外的蝉昨天还在拼命的叫嚣着,脸上还有夏天风滑过的痕迹,但突至的一场雨告诉我秋天来了。我们活在四季里,也活在人生的四季更迭中,春的生机盎然、夏的绚烂、秋的厚重、冬的肃杀,那么如何安然的度过人生的每个季节,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一个重要的课题!
        余华《活着》的这部小说,我看了又看,每次看完后都有不一样的感触,从年轻时放荡不羁的纨绔子弟到后来的一贫如洗。福贵在颠沛流离的后半生中,心酸的送走了一个又一个至亲的人,最后和一头名叫“福贵”的老黄牛相依为命,年老的福贵在回忆中细数着生命中的过往……经历过种种磨难的福贵,他尝尽了人生的疾苦,但他的脸上却没有悲戚,没有对世界的怨愤,他只是在努力的活着,平静的活着,日复一日……
        “活着”在我们中国的语言里充满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来自于喊叫,也不是来自于进攻,而是接受,去接受生命赋予我们的责任,去接受现实给予我们的幸福和苦难、无聊和平庸。活着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活着就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活着,就要允许一切发生。
        前两年闹得沸沸扬扬的“胡鑫宇失踪事件”已经尘埃落定,一条鲜活的生命再也无法重来了。这让我想起了,当初轰动全国的“成都49中学生坠亡”事件。和胡鑫宇一样,坠亡的林同学死前也是一点“迹象”都没有。自杀前,他像往常一样吃完饭回学校,一路上主动跟妈妈讲最近考试没考好。可两小时还没到,他就从5楼一跃而下,结束了自己的生命。谁能想得到,这个前一秒还笑嘻嘻和妈妈聊着天的乖巧男孩,下一秒像变了一个人似的,狠心对自己痛下杀手。
        看到这类事件,触目惊心的同时,我也不胜唏嘘,现在的物质条件越来越优越了,可是不快乐的人却愈来愈多。生而为人,我们承受的太多。现在的孩子们过得并不轻松,他们内心要承受的压力可能比我们成年人想象的要更多,小升初、中考、高考,重重关卡,每次关卡就意味着淘汰、重组与选择。而成年人的生活更是不易,不仅要在职场里拼搏,而且要养家,赡养老人、教育孩子、职位升迁,哪一件事情都让我们成年人深受其累!在压力重重的人生路上,如何活着,如何坚韧得活着就显得尤为重要!
        有一天散步,路过一个院子,靠近栅栏处的蔷薇枝繁叶茂,惹人驻足。我站在院外细细的欣赏起来,因为有栅栏,蔷薇的枝干并不能随心所欲的向上生长,可是它顺着栅栏攀爬,虽然长势有些弯曲,可是它依然长得那么欣喜和生机勃勃!
        有着旺盛生命力的植物在自然界中比比皆是,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小草,它装点了我们的生活,于平凡中透出一种不凡;擅长画竹的郑板桥有诗云:“咬定青山不放松,立跟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竹子坚韧顽强的生命力和铁骨铮铮的骨气跃然纸上;生长在贫瘠沙漠里的仙人掌,没有雨露和土壤却坚强的向着阳光……
        从古至今,充满着蓬勃生命力和对生活褒有热情的人,从来不乏其人。从“乌台诗案”中差点儿失去性命的苏东坡,被贬谪黄州,连住的地方也没有的时候,在生命到了谷底,苏东坡却完成了他人生中很多伟大的作品。当苏东坡和友人在沙湖道上遇到大雨,大家都没有雨具,原本以为会是一场狼狈的时候,他却欣然接受了命运的安排,“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是啊,人们不应该在人生遇到坎坷的时候,何妨吟啸且徐行?知其无可奈何而能安之若命,是一种豁达,更是对自己人生的一种和解!
        《飘》中的主人公郝思嘉,她不管环境好坏,永远生机勃勃,她改变了家族的命运,扛过艰苦的战争年代,她最大的本事就是活下去,并且活得好。郝思嘉是一个有着无比强悍的生命力、真实而有血性的一个存在!她告诉我们要不畏难,要迎难而上,要坚韧……
        活着,要敬畏生命、感恩生活,因为对生命的敬畏,所以在我们遇到人生的不如意时,我们可以以坚强的意志为桨,遇到坎坷的层峦叠嶂,我们可以以不屈的精神为杖,哪怕沿途只有满目荒凉,哪怕被生活摧残的遍体鳞伤……因为敬畏生命,我们会对生命从不言弃。已经打了两年有余的俄乌战争仍然在继续,战争让多少人失去了宝贵的生命,使多少城市成为废墟,造成了多少人的流离失所。我们并不是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只是有幸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国家。我们要感恩生活,因为对生活有所感恩,才可以在遇到生活的跌宕起伏时,仍然心存善念;因为感恩生活,你才会发现生活中的美,会对生活更加热爱……
        好好活着,是吃饭时吃饭,不去百般寻索,睡觉时睡觉,不去辗转反侧。《菜根谭》中有云:“风来疏竹,风去而竹不留声;雁渡寒潭,雁过而潭不留影;是故君子事来而心始现,事去而心随空。”漫漫人生路,在这条路上不仅有春的繁花似锦,也会有不期而遇的电闪雷鸣。如何面对不同的境遇,而始终保持一颗赤子之心和旺盛的生命力,以及有一种随遇而安的心态是我们这一生都要修的功课。
   
       作者简介:水过无痕,女,洛阳市涧西区人,教育工作者。

2 D9 N: O4 h2 {- e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洛阳圈儿微信
扫一扫
关注洛阳圈儿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