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新帖 设为首页

打开手机扫一扫

开启辅助访问

洛阳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便捷登录,只需一步

搜索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 洛阳杂文故事(持续更新)

    [复制链接]

10

主题

239

帖子

0

精华

中级会员(lv5)

Rank: 6Rank: 6

积分
900
261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3 09:0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河南洛阳
       1980年《牡丹》文学杂志复刊,第1期就发表了华实的杂文《十年以后又如何》,小品文《如此了解情况》、《四减三剩一》和刘国魂、王大海的随笔《从“黑色的花朵”说起》、《灵文工程师的灵魂》。第2期发表了蓝翎的杂文《了了录•无题有感》和黄培需、黄新根的随笔《“服务”小议》、《诗中“我”字议》。据统计以1980――1982年共18期刊物中,共发表杂文、随笔、小品文44  篇。
1 d* Z+ @% d4 P: m; E  W    杂文与随笔广义分类同属“文学性的议论”文体,具体也存在区别,杂文偏重发议论,随笔偏重文学表述带出议论。《牡丹》编者开始将杂文与随笔分列标明,后来觉得无此必要,就把二者统列随笔名下。实际上,如前述王大海、刘国魂的随笔,1981年第2期廖高群、简梧秋的《为爱情作品一辩》,华实的《关于爱情的随感》,都是文采和议论皆优的杂文。) x- I7 l5 o# w: E
8 G& }: d8 u$ e/ j* [' v
& o: C* V+ S% V

10

主题

239

帖子

0

精华

中级会员(lv5)

Rank: 6Rank: 6

积分
900
262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3 09:03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河南洛阳
    当时,“文革”结束不久,改革开放刚刚开始,国人渴望从荒漠中找到一片绿洲,在经久干旱中见到甘泉。《牡丹》一复刊就通过发表杂文和随笔透露一丝新绿,流出几滴清凉,招来了倾情的目光,看到了走出文化荒漠的希望,急于投入其中,共同营造美好未来。
& q0 Q; U4 ?& c, U# C) f

673

主题

2688

帖子

4

精华

钻石会员(lv14)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积分
14398
263
发表于 2024-11-14 09:10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河南洛阳
洛龙区上空的云 发表于 2024-11-13 09:03
3 C% s9 X: Q  q: t0 D( T; l  t6 U当时,“文革”结束不久,改革开放刚刚开始,国人渴望从荒漠中找到一片绿洲,在经久干旱中见到甘泉。《 ...

) H3 Q8 f9 f) V) J华实先生敢作敢为敢担当,在改革开放初期,以开放的姿态,使《牡丹》以清新的面貌在全国文艺界大放异彩,也写下了华实先生人生一页精彩故事

10

主题

239

帖子

0

精华

中级会员(lv5)

Rank: 6Rank: 6

积分
900
264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6 21:42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河南洛阳
    1993年5月,洛阳市杂文学会编印了《河洛风·洛阳百人杂文选》。无心插柳柳成荫。不经意间的一个举动,意外地记录了很多重要信息。
    一本文集收纳112名作者,147篇作品,浓缩了洛阳杂文的一段精彩,展示了洛阳杂文作者队伍的庞大。从年龄说,长者年近90,少者22岁。以年龄段分,20世纪10后2人,20后7人,30后31人,40后38人,50后25人,60后8人,70后1人。论职业、职务,有新闻工作者、教师、现役军人、军转干部、政工干部、科技工作者、经商者,有省府参事、市级领导干部、国企党委书记、高级政工师、总编辑、编辑、记者、高校校长、教授、中小学教师、机关干部、自由职业者,几乎涵盖了各行各业,各个层次,表明那个时期关注社会舆论、参与舆论监督的普及广度与渗透深度。
! s' _, `% p. a* d# A& P$ v3 p( p+ J6 a

10

主题

239

帖子

0

精华

中级会员(lv5)

Rank: 6Rank: 6

积分
900
265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6 21:4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河南洛阳
    1995年4月10日举行的学会成立10周年纪念大会,规模大,规格高,参加大会的有:中共洛阳市委常委、秘书长张书田,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张何良,市委宣传部副部长、《洛阳日报》总编辑王子厚。会长黄秉忠代表理事会作了题为《回顾与展望》的长篇发言。学会顾问、市作家协会主席、洛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校长、文学评论家叶鹏发言,提出“写杂文可以九句废话一句真话,但不能说假话”。河南、河北、浙江、广东、甘肃省杂文学会,天津市杂文学会,《杂文界》、《杂文选刊》杂志社,质量时报社,以及胡昭衡、刘征、李庚辰、刘绍楹、郑克西、王大海、鄢烈山、毛书征、邹人煌,刘思、杨诚勇、余国松、新振亚等全国和省内杂文名家,发来贺信、贺词、贺障。

, S) x! k6 o& B' R2 e9 s4 q6 Z) Q

673

主题

2688

帖子

4

精华

钻石会员(lv14)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积分
14398
266
发表于 2024-11-17 11:17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河南洛阳
洛龙区上空的云 发表于 2024-11-16 21:42
  u% i! P' Q* Z6 @1993年5月,洛阳市杂文学会编印了《河洛风·洛阳百人杂文选》。无心插柳柳成荫。不经意间的一个举动, ...
% x# G3 ~1 c) j# y4 ~6 L
        洛阳市杂文学会成立时,我还是懵懵懂懂的,却有幸亲历了洛阳杂文气势磅礴的开篇。当时遍布洛阳各界杂文人以炽热的情感、犀利的文笔站在时代潮头,为改革开放鼓与呼,激浊扬清,抨击时弊,使我受益多多,影响至今。       近十余来年,洛阳杂文学会在刘彦卿先生主持下,涌现出以李向伟为代表的一批年轻的杂文家,在《人民日报》以及旗下的《讽刺与幽默》和《杂文月刊》等报刊、网络媒体频频发表杂文、散文;带领洛阳杂文学会以文学团队助力洛阳新农村建设,以文学的形式记录洛阳地方局部区域的历史,为农村干部群众建设家乡加油鼓劲,文学成就和做法经验为全国杂文界瞩目。+ U- A+ v' e) @
  a) K6 k' Z$ ?

- |& ]) B$ k3 Y: @
4 F3 V$ }- Z* d8 U, g

10

主题

239

帖子

0

精华

中级会员(lv5)

Rank: 6Rank: 6

积分
900
267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8 21:14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河北石家庄
    2010年12月1日,省杂文学会副会长赵元惠在“黄秉忠、高林生、黄绍英杂文创作研讨会”上,赞扬杂文洛军创造了“五个第一”:成立全省第一个杂文学术组织;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参加省学会的杂文作者人数,在全省各地市中最多;在全省各地市中,第一次成功承办省杂文学会年会;在全省最早编印会刊――《洛阳杂文界》;编印《河洛风·洛阳百人杂文选》,开了全省学会编印会员作品选集之先。这“五个第一”集中产生在学会初建阶段。那时候,学会工作红红火火,杂文作者队伍迅速壮大,会员人数由初创时期的61人,几年内增至120多人,《洛阳日报》各个版面上都有杂文专栏、或近似杂文的专栏,名类繁多的征文活动一次紧接一次,文艺副刊上还多次推出杂文随笔专版。

9 H9 n3 z: R1 s9 v

10

主题

239

帖子

0

精华

中级会员(lv5)

Rank: 6Rank: 6

积分
900
268
 楼主| 发表于 2024-11-18 21:15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河南洛阳
    1988年10月,李宗挺、黄秉忠退居“二线”,由于新任总编辑处事平和,加之宋继敏、董高生等学会骨干还在编辑岗位上,《洛阳日报》重视杂文的传统,并未立即改变。《洛阳晚报》创刊,头3年先后由重视杂文的马云龙和黄秉忠协助主编,杂文也活跃一时。不过学会活动经费难题逐渐浮出水面,到了1900年代以后,开始面向社会寻求资助。东华大酒楼和豫西宾馆等,先后多次为学会活动提供便利。《河洛风·洛阳百人杂文选》的印刷及相关活动经费,就是由洛阳老城房屋开发公司资助的。
    学会初创时期,组织章程相应严密,吸收会员有条件,要履行入会手续,要缴纳会费,享有按规定的权利,也有应尽的义务。学会成立时已吸收61名会员,到庆祝学会成立10周年时,《洛阳杂文界》第4期刊登的会员通汛录,除名誉会长、顾问8人,因工作调动或同原籍离开洛阳9人外,在册会员刚好108人。各种活动开展得很顺利,很有效,赢得了“创造全省五个第一”的赞誉。

7 S* _9 I2 K* A+ }" w+ l% l$ n

10

主题

239

帖子

0

精华

中级会员(lv5)

Rank: 6Rank: 6

积分
900
269
 楼主| 发表于 2024-11-20 08:38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河南洛阳
    客观地说,即使在“挂靠晃荡”日益明显,学会工作日趋沉寂的时段,洛阳日报社还是对学会有过不少支援。2000年3月承办省杂文学会“迎新世纪中原杂文论坛”年会,2010年12月举办“黄秉忠、高林生、黄绍英作品研讨会”,都显现了洛阳日报社不同凡响的大气。然而,作为趋势,学会“挂靠危机”却明显地日益严峻。
    在相当长的日子里,学会里的热心杂文事业的人士,遭受着困惑与无奈的煎熬。学会何去何从?洛阳杂文事业何去何从?一时成为绕不开、难决择、却又挥之不去的话题。经过反复思考,探索醖酿,学会同人一致把目光投向了副会长孙建邦。孙时任市文联秘书长、作协副主席,写了大量杂文,热心杂文事业,人脉关系广泛,活动能力较强,学会另辟蹊径,起死回生,非他出面挑大樑不可。经沟通,他欣然接受。
! _# r8 L5 c' ^0 Z" ]

673

主题

2688

帖子

4

精华

钻石会员(lv14)

Rank: 16Rank: 16Rank: 16Rank: 16

积分
14398
270
发表于 2024-11-21 14:21 | 只看该作者  来自:河南洛阳
洛龙区上空的云 发表于 2024-11-20 08:38
$ T" `1 S  [2 G4 P% O( T客观地说,即使在“挂靠晃荡”日益明显,学会工作日趋沉寂的时段,洛阳日报社还是对学会有过不少支援。 ...

" y6 `" F9 A2 e5 B1 S$ p" O2 F6 P2 C收集这些资料很费力、很宝贵。关于“学会另辟蹊径,起死回生”这句说明一下:那一个阶段,洛阳市杂文学会每年都参加河南省杂文学会组织的研讨、采风和年会,出去的时候队伍也壮观,记得黄秉忠、宋继敏、董高生、徐正之、林畏火、张迪华、卫正欣、孙建邦等都不同程度参加了,在省内其他同道看来,洛阳杂文学会队伍挺齐整;省内一些杂文作家来到洛阳,咱也认真接待了。但是,在洛阳基本没做多大事情,大多是小范围“坐坐”交流的活动,给洛阳杂文作者的感觉是学会工作停滞了。出去次数越多,常出去的越觉得对不起洛阳市杂文学会这块牌子,对不起洛阳市杂文作者,这才认真对待学会改变思路、补充新人、创新机制的问题。我所做的重点是改变运作模式的事情。这个问题基本解决后,我已经没有新办法了,但是我居然借用“不换思想就换人”那句话,坚决地把自己给换掉了(我想起来还为自己感动呢)。刘彦卿出任会长后,一批年轻的杂文作者、特别是活跃在网络上的高手涌出,洛阳市杂文学会才形成了有队伍、有平台、有活动、有作品“有面子也有里子”的崭新气象。2 I* S' z& ~" r6 M8 T8 `9 E

; w9 G1 u, E* y# k2 x) _( Y
& V/ e) E' g9 }$ Q$ ]6 g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洛阳圈儿微信
扫一扫
关注洛阳圈儿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