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羌族新年夬儒节及莎朗舞 羌族现主要聚居在四川西部茂汶,羌族自称“尔玛”,意为“本地人”,崇拜白石,其历史靠族中负责祭祀的“释比”口口相传。羌族居住的山区有世界上稀有的熊猫、飞狐、金丝猴等。羌族聚集地羌寨,这里的生活轻松悠闲,民族文化氛围浓厚。羌族文字的缺失让其民族文化消解得更快,但他们仍敬畏自然与生灵,耕种劳作,在云朵上开出鲜艳花朵。 传统节日羌历年 羌族的传统节日是羌历年,羌语称“日美吉”,根据地方的不同,又有羌历新年、过小年、丰收节、还原节等多种叫法,但名称不同,内容却完全一样,都以庆祝丰收和感恩还愿为主要内容,具有浓郁的宗教色彩,在每年的农历十月初一举行,持续三至五天。年节的宴会又称“收成酒”。年节这天全寨人到“神树林”还愿,焚柏香孝敬祖先和天神,要用荞麦粉做成一种馅为肉丁豆腐的荞面饺,有的还要用面粉做成牛、羊、马、鸡等形状不同的动物作为祭品。次日,设家宴,请出嫁的女儿回娘家。进行各项节日活动。 夬儒节祭拜大自然万物之神 距四川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县城约20公里的蒲溪乡,是藏在山谷中的羌族聚居地。其夬儒节(夬guǎi)是羌族传统祭拜大自然万物之神、祈祷来年吉祥平安的重要节日,于每年农历二月初二举行。 节日一般上午10时进行,“咚咚”的羊皮鼓声响起,一名羌族男子高举着一段“柏”(羌语,一种树名),“柏”上系着羌红(羌族人祈求吉祥的红绸)走进广场。他的后面还跟着一男子牵着一头披着羌红的黑牛,四人肩抬一只四肢被绑缚在木架上的羊,以及两列青年男子,一边敲羊皮鼓,一边跳着古老的舞步、吆喝着前进。祭祀队伍绕场一周后行至石阶中间停下,两位老释比念着经,手持树枝在献祭的牛羊周围挥舞,作驱邪状。 祭坛是两人高的灰褐色石塔,摆放着白石,一堆篝火燃烧于前。乡里地位最高、已87岁高龄的王定香释比坐在祭坛右侧,手执响盘,身旁立着神棍。人们将“柏”插到祭坛后,牛羊绕着祭坛转圈,羊皮鼓热烈地响起,古羌语的吆喝更加高亢,向上天展示羌族子民的虔诚。 祭祀队伍退场后,羌族民俗表演开场:吉祥鼓舞、口弦、羌笛、羌歌对唱、俄米切壤(一种力量比拼的游戏)、沙朗舞……只见广场上男女老少时而围成圆圈,时而站成两个方阵,时而单手搭着旁边一人的肩,时而双手扣着前边一人的腰带,时而高歌,时而发出低沉的吟唱,阳光洒在每个人脸上,欢乐的氛围洋溢在全场。 这样的表演和游戏一直持续到正午。许多家庭妇女提着竹制提兜,里面装着糖、酒、花生、肉、香烛等贡品,到祭坛处敬贡。 祈祷丰收的祭山会 每年的农历四月初一,祈祷丰收的祭山会是全村寨的一种祭祀活动,除已婚的妇女不准参加外,全寨的人都要带上酒、肉和馍去赴会。会首由全寨各户轮流担任。届时会首要备好1只黑公羊、1只红公鸡、1坛咂酒、3斤猪肉、1斗青稞、13斤面做的大馍和香蜡、爆竹、纸钱等,按规定摆好,由“许”(巫师)主持祭祀,祈求天神和山神保佑全寨人寿年丰,并将山羊宰杀后煮熟,连同其他食品分给各户,称“散分子”。最后大家席地而坐,互相品尝各自的祭祀食品。这天,每家每户的房顶上插着杉树枝,室内的神龛上挂着剪纸花,点燃松子、柏枝,祀祭天神“木比塔”。祭祀时,宰羊作祭品,巫师敲着羊皮鼓,唱本民族的史诗。当天,全寨男女老少,都要喝咂酒、唱酒歌、跳锅庄舞,祈求年景丰收。 五月初五节日的莎朗舞 羌族舞蹈最有名的是莎朗舞,“莎朗”意为唱起来、摇起来的歌舞,是一种典型的羌族锅庄舞蹈。据说,从前有一年农历五月初五的清晨,天空布满朝霞,身着艳丽服饰的羌族妇女和姑娘们迎着山间飘渺的雾霭踩露水、扯艾蒿,有的还洗神泉,以消除百病。那时,结婚的妇女则要穿着当年结婚礼服,带上家中男人为她准备的干粮、腊肉、咂酒,参加五月初五的传统节日。男女老少正在载歌载舞之时,莎朗女神脚踩祥云降临,围着美丽的海子跳舞,嘹亮的歌声吸引了无数的羌民,优美的舞姿使羌民陶醉。大家情不自禁地跟着她学起来。黄昏后,羌族妇女和姑娘们纷纷回到山寨,家家户户的男人们早已为她们准备了咂酒以及煮熟的腊肉和舂好的洋芋糍粑。这些姑娘和妇女们吃饭喝足后,便又结伴开始切磋舞蹈……接连三天,莎朗女神脚踩祥云挨家挨户去教大家唱歌跳舞,通宵达旦,她既热情又耐心,直到把每一名羌族女子教会为止。从此,每年五月初五羌民们都要聚集在海子周围,等待”莎朗女神“来教她们。 % t5 O5 B. r9 U8 H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