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味儿”没了也好
那“年味儿”没了也好多年来,过了春节,人们多感叹当今的年“没年味儿”,过年没了“意思”。 那“年味儿”是个什么味儿?家人团圆;放鞭设贡,敬奉神仙,磕头祭祖;筹办年货;置办新衣;打扫卫生;走亲串友等等,这些“味儿”都来自“穷味儿”。除旧最重要的目的是“迎新”,巴望过年后,穷人家希望穷得不要太稳定,富人家期盼富得多流一些油。 现在呢,亲人想团圆,相距千万里也不是多大的事儿;不想见面,近在咫尺形同陌路;衣食住行方面,大部分人有“天天过年胜似过年”定论;对少数人的贫困,春节前“送温暖”者大有人在。虽然富人富得没法说,但是也没见穷人穷得揭不开锅。鞭炮本来是给神放的,后来咱看作是给咱放着高兴的,想放就放呗!禁声屡屡伴随着炮声隆隆不是更显春节气氛嘛?现在想敬啥神只管上香,“有钱能使鬼推磨”也不再是梦想,何况已经有不少神鬼等着给你推磨呢。 世世代代的穷,穷出了“年味儿”,也积累了咱的年文化。再说,漫长的历史上,过得能流出油的富户人家,按咱习惯划分,最多也不过占总户数的5%,其中能称得上“富甲一方”的也不过占那5%中的5%。这些富户也跟大家一样巴着富些富些再富些。如是,天下“年味儿”差不多也就是一锅粥的味道。 到如今,生活不断改善,家室频繁打扫,亲朋经常走动,衣服想换就换——上了岁数的人,虽然觉得穷日子总算是熬到头儿啦,但是一年到头的日子好像“老和尚的帽子——平铺塌”,剩下的就是熬日头等死了。年轻人老是听老人絮叨以前的穷日子如何如何艰难,现在如何如何幸福,想尽孝又不想顺从,顺从了又没有出路。老一辈埋怨小的不听话,下一代抱怨长辈人老糊涂。只一条代沟就搞得老老小小磕磕绊绊不和谐。过个年也过不出新名堂,老一代觉得过年没了年味儿,年轻人认为过年没了意思。 那“年味儿”真的没了!注定也回不来了!历史掀开了新的一页,只是,这一页差不多还是一张白纸罢了。 咱的年咱还得过。咋过?年是大众的节日,看专家的文章头头是道更像码字游戏,听平民说话不无道理却无权无威——不过,当前任谁指点,都是别人的耳旁风,甚至连耳旁那一点儿风都不是。 好在,咱还坚守着爱好看笑话传统!近处的笑话容易掺杂“不良信息”和“敏感词”,说起来、听起来都一样劳神。咱往远处看吧:俄乌战争还打着;洛杉矶大火还烧着;韩国把总统送进去了;加沙地带突然又冒出成千上万的哈马斯勇士;特朗普一上台就说出美利坚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的真相……差不多够咱谈笑一个春节吧。 2025-1-24
风物长宜放眼量 是的,时代不同了,过年也不一样了。过去那种农业社会生活模式已在历史的长河中渐行渐远。新的过年方式亦将慢慢到来。
国外也不得安生,你说咱不管吧,他们那么复杂~~~。你说,这事咱也管不了,但看着他们整天闹腾的咱心里不是也老不美气。
该去买菜了,可是买啥菜呢?想吃啥?啥也不想吃。
问候孙老师!{:lol:}
邙山窑洞 发表于 2025-2-3 10:07
风物长宜放眼量
谢啦!问好
山村牧笛 发表于 2025-2-7 11:54
是的,时代不同了,过年也不一样了。过去那种农业社会生活模式已在历史的长河中渐行渐远。新的过年方式亦将 ...
向山村牧笛老师问好啦
写得好,过年淡了也好。 老风格,嘻笑怒骂,皆成文章!给兄长拜个晚年!新春快乐!{:handshake:} 孙老师元宵节快乐,善缘自在聚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