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izhe 发表于 2024-12-10 19:49

汝阳热电厂岁月印记

汝阳热电厂岁月印记

褚建明采写

题记:县政协整理汝阳县工业企业记忆,委托我采访汝阳县热电厂老厂长付云生。付云生1980年从昆明有色金属学校毕业,分配到汝阳电业局,后到热电厂工作,2016年退休。我见到老厂长,说明来意。一提到汝阳热电厂的过去,平时话语很少的老厂长付云生,顿时来了精神,思路清晰,语气也格外骄傲。他目睹了汝阳县电力发展变迁,见证了汝阳电力由紧缺到充裕、电网由弱到强的发展历程。他参与主导了热电厂的筹建、动工、2台锅炉、2台发电机组正式投产运行、电厂发展等过程。


电力供应严重不足经常拉闸限电

1980年,付云生从昆明有色金属学校毕业,分配到汝阳电业局工作。历任电力工程师、电力科科长。那时,全县14个乡镇213个行政村有189个用上了电,加之全县工业用电大户液压机械厂、印刷厂、毛巾厂、水泥厂、杜康酒厂、化肥厂等工厂。汝阳电力供应严重不足,经常拉闸限电的情况非常严重。全县日缺电7万度,缺额高达30%以上,导致全县主电网每天都强制对14个乡镇拉闸限电。拉闸限电直接导致县属工厂企业和农业生产线的停工或减产,进而影响产品的生产和交付。对于依赖电力进行生产加工的企业,限电可能导致原材料损坏、设备故障等额外损失。限电会导致居民家中电器无法正常使用,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付云生作为电力科长和电力工程师,对于拉闸限电,严重影响人们生产生活,心里很不是滋味。
         可是,1988年前全县只有火力发电厂1个,小型水电站17处,年发电量 1775万度。有城关、柿园、紫逻、双泉、付店5座35千伏变电站,总容量19500千伏安。架设配电线路500公里,用电线路604公里;安装配电变压器935台,总容量33605千伏安,配套电动机4624台,总功率41330千瓦。5座35千伏变电站全由平顶山供电局供电,年供电量达5583万度。供需缺口很大,制约着汝阳县经济的发展。


县委、县政府筹划建立火电厂

全县电力供应严重不足,拉闸限电的原因是:一是全县电力需求增长过快,自己年发电量 1775万度,导致供需缺口。二是全县靠平顶山供电局调济供电,电力紧张,加之电网网架建设十分薄弱,远距离输送电网设施老化、维护不足导致供电不稳定。付云生把这些问题多次县局领导反映。1988年10月,为了扭转缺电的局面,提升供电能力,满足日益增长的电力需求。汝阳县电业局向县委、县政府汇报“筹划建立火电厂”的设想和方案。县委、县政府立即把缓解电力供需矛盾,火电厂建设的必要性列入议事日程。
         县四大班子领导都认为,全县主电网每天都强制对14个乡镇拉闸限电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建设汝阳县火电厂可以有效增加电力供应,缓解当前电力供需紧张的局面,减少拉闸限电对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的影响。县委书记赵江涛、县长马东安拍板定案,由副县长袁欣挂帅成立了汝阳县火电厂筹建领导小组,下设火电厂筹建指挥部。汝阳县火电厂筹建指挥部,指挥长由县电业局长张景彦担任、付云生任副指挥长,主持工作、副指挥长还有梁邦奎、陈文堂。刘玉祥任火电厂筹建指挥部总工程师。


火电厂改名热电厂

因为是县委、县政府定名汝阳县火电厂,火电厂筹建指挥部在前期的电厂建设的规划、项目选择和设计审查工作,都是用了汝阳县火电厂这个名字。所需的场地、燃料、水源等条件,灰场设置、交通运输的便利性以及地质、水文、气象等因素,以及建设项目设施也都是按火电厂规划的。这时,河南省内县级火电厂开始关停,因为小火电机组能耗高、效率低、污染重。河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河南省环保厅对我县火电厂初审迟迟未能批复。
      但全县人民都在为电力供应担忧,盼望电厂早日开工。在这紧要关头,付云生向指挥部提出增加一套汽轮机二级打孔抽气供热设备,利用火力发电厂发电后的热水,经过再次加热后供应县城暖气。把火电厂改为热电厂,就解决了能耗高、效率低、污染重的情况。指挥部采纳了付云生的意见,增加一套汽轮机二级打孔抽气供热设备,把名字改为汝阳县热电厂。方案上报河南省政府有关部门,热电厂建设符合环保要求,确保排放达标,确保了项目合规性。汝阳县热电厂需办理相关审批手续,经省政府有关部门充分评估,一次性批准通过。


村民支持顺利征地64亩

项目批下来后,因附带县城供热意向,县委县政府经过研究,考虑到未来县城南扩,就把热电厂址定在城关镇城东村古城寨东南部。为了尽快拿到土地,早日破土动工。付云生每天都骑着自行车从县城跑到城东村,找村支书张景周和村主任刘朝娃协商征地,城东村两委非常支持县里重点工程建设。党员干部的带头作用在征地过程中至关重要,只要他们思想通了,就以身作则,带头签订征地协议,并动员亲属和村民配合征地工作。付云生又拿着烟进村入户找党员干部、村民组长宣传动员,让他们认识到征地建热电厂是舍小家为大家,是一项造福子孙后代的惠民利民工程。经过付云生苦口婆心,终于和城东村的村民交上了朋友,在理解征地意义的基础上,积极地支持征地工作。
      最终,热电厂指挥部和城东村达成协议。征地补偿是,城东村自己成立汽车车队和搬运队,安排失地村民就业。热电厂建厂期间和厂建成后的一切煤炭运输,灰渣运输,以及厂内的各种装御的活,全都由城东村组成的汽车队,搬运队包揽。在热电厂指挥部努力下,签订征地协议顺利征到了64亩土地。


吃住工地加快项目建设

1989 年11月,县长马东安剪彩,投资3600万元的汝阳县热电厂破土动工。按照县委县政府加快推进热电厂建设的要求,热电厂筹建指挥部确保项目按期完成,付云生和热电厂建设项目的工作人员选择吃住在工地,全身心投入到项目建设中。他们在工地上盖起简易红机瓦房,设立临时住宿和餐饮设施,确保能够全天候投入到项目建设中。付云生和指挥部成员都吃住都在工地,减少了工地到县城的往返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吃住在工地的工作人员,能够随时协调解决现场出现的问题,确保施工顺利进行。付云生和梁邦奎、陈文堂、刘玉祥工程师分工负责,及时跟进、各方协调、过程管控及现场技术指导等工作,为项目的顺利推进提供了有力保障。建筑队施工和发电机组安装紧密地配合,形成合力,加快了施工进度。付云生和工作人员加班加点、昼夜兼程,全力推进项目建设,以确保项目能够按期完成并投入使用。


热电厂拔地而起第一批工人入厂

在县委具政府的领导下,付云生和热电厂筹建指挥部的其他同志吃住工地,经过一年多风餐露宿的努力。于1990年10月,在昔日田野中,从无到有依次建起了锅炉、汽轮、中气、燃料丶化水等五大车间,2个冷却大水池,建筑面积达14000平方米,三层职工宿舍,建筑面积达2000平方米。三层单面办公楼、电厂餐厅等,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同时安装2台35吨中压锅炉,2X6000千瓦发电机组,汽轮机二级打孔抽气供热等设备。
         县委组织部任命常建中为厂长,张平均为党支部书记,组建了县热电厂第一届领导班子,与筹建指挥部合署办公。县委县政府又批准给热电厂164个全民合同工指标。热电厂开始从全县退伍军人和农村优秀青年中,招收工人164名。分二批送到新安电厂、偃师首阳山电厂进行技术培训,为汝阳县热电厂培养专业技术人才。1991年春季,按照县委、县政府的要求,加快热电厂建设进度,保证工程按期投入运行。他们组织召开了“大干三个月,实现电机组投运大会战誓师大会”,全厂干部职工精神振奋,干劲高涨,决心完成任务,为全县人民送上光明。


热电厂投产指挥部解散

热电厂建成后的开机发电过程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系统工程,涉及多个环节的准备和协调。1991年8月1号,是1号机组投入运行的日子。为确保发电过程的安全、稳定和高效,一次成功发电。付云生作为主持工作的指挥长,兼工程师,知道责任重大,心情又激动,又紧张。激动的经过2年努力终于成功发电,紧张的是开机发电过程,必经是一个复杂而精细的系统工程,不得半点差错。8月1号那天,付云生早上4点多钟经起床,走进各个车间,再一次检查并确认设备状态,包括锅炉、汽轮机、发电机等主要设备,以及相关的辅助系统。确认这些系统的正常运行,保障发电过程的安全和稳定后,付云生才放心。
       上午9时,当锅炉产生的蒸汽达到足够的压力和温度时,付云生下令开机。随着蒸汽被送入汽轮机,驱动汽轮机转动。汽轮机的转子与发电机的转子通过连轴器联在一起,从而将机械能转变为电能输入电网。汝阳县热电厂建成后的第一次供电标志着电厂正式投入运营,开始为社会提供电力服务。汝阳县热电厂1号机组建成并正式并网发电,这不仅意味着电厂的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也极大地缓解了汝阳县的用电压力。结束了汝阳电力供应严重不足经常拉闸限电的历史,保障各重要时段能源供给作出了突出贡献。
      热电厂筹建指挥部在热电厂的建设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负责确定建厂战略、战役部署、重大技术方案等,并全面协调管理建设期间的各项工作任务。1992年11月,2号机组也投入运行,因工作需要又招收了50多名工人。1号、2号 机组相继投入运行,标志热电厂筹建指挥部圆满的完成了县委、县政府交办的建厂任务。热电厂的建设工作完成,并成功通过试运行后,筹建指挥部会与热电厂进行交接。
         交接过程中,热电厂筹建指挥部组织相关人员,对热电厂的各项设施、设备进行全面检查,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并具备正常运行的条件。同时,付云生与热电厂常建中厂长,张平书记进行详细的沟通和交流,确保他们对热电厂的各个方面都有深入的了解和掌握。交接完成后,汝阳县热电厂正式投入运营,电厂筹建指挥部的使命也随之结束。此时,汝阳县热电厂全面接手,负责热电厂的日常运营和维护工作,确保其为社会提供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


热电厂年发电量达8000万度

1993年,随着汝阳电力需求的快速增长,保障热电厂的稳定运行和高效供电,县委、县政府对汝阳县热电厂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副县长郭正纯兼热电厂厂长、付云生任副厂长主持工作、张平均任党支部书记。1993年,年发电量6624万度,产值1375.4万元,税利190万元。在洛阳市综合评价中工业实力第75名。1994年,热电厂建成控股80%的汝阳电力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
       1995年,县委、县政府任命付云生为厂长。那时,县饮食服务公司处于倒闭状态,公司院落闲置。县液压机械厂产品滞销,效益也进入低谷。我在外学习,看到金刚砂作为一种环保型材料,其市场需求正在提升。金刚砂在化工、环保等新兴领域的应用也在不断拓展,这将为金刚砂市场带来新的增长点。 我就和厂班子成员商量,与县液压机械厂、县饮食服务公司合作,生产金刚砂。经班子通过,和县液压机械厂、县饮食服务公司协商,由热电厂组建电力冶炼股份有限公司。热电厂提供原料控股60%、县液压机械厂负责冶炼控股20%、县饮食服务公司负责提供场地控股20%。1996年,职工发展到468人,年发电量达8945万度,电价0.315元,售电量8050万度,产值2091万元,实现利税524万元。


县城供热项目始末

1996年,刚上任的县长李留章到热电厂调研时指出:“热电厂要开源节流,优化运行方式,利用两个发电机组乏汽余热,对县城供热,既能解决小锅炉拆并整合改善城区空气质量,打造绿色生态城市,又能增加热电厂收入,实现利益最大化。”付厂长回答说:“热电厂当初安装2X6000千瓦发电机组时,已听从了我的建议,安装了汽轮机二级打孔抽气供热设备。目前热电厂的余热能力加以改造,完全能够满足县城供热区域内的供热需求。”李留章县长听后很高兴,当即表态说:“付厂长,县城供热项目就由热电厂负责,拿出一个筹备规划,报县里研究。”
          付云生接受任务后,通过厂班子研究成立了“县城供热项目筹备规划小组”,厂长兼组长。对县城的供热需求,现有供热小锅炉设施状况进行详细的调研。基于调研结果,制定详细的供热规划,包括供热面积、管网布局、汽水交换站设置等,以及项目所需资金来源。
         具体规划是:热电厂两台机组在保证正常供电的同时完成供热改造,有效利用机组乏汽余热对热网供汽进行加热。供热管网长度约6公里,从热电厂向北通过汝河、经新华路,入城关供销社院内。城关供销社取消锅炉房,改为汽水交换站,放大热源。再经人民路供热管网向县城供热。取缔县液压机械制造厂、印刷厂、毛巾被单厂等企业的小锅炉。资金预算1800万元,通过县政府财政投资600万元、热电厂融资600万元、贷款600万元等方式筹集。
         县城供热筹备规划报到县委、县政府,县领导班子研究通过。1997年,热电厂投入资金开始着手改造供暖热源。兼并汝阳县机械厂,更名为热电厂机械分厂,从事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同时,等待县财政600万元资金到位,供热管网、汽水交换站立即动工。1998年,因县委、县政府换届,重点工程转移,县城供热项目搁浅。


亏损严重县热电厂宣告破产

1998年9月,付云生调入县产权制度改革委员会。县电业局局长王洪波,兼任热电厂长。1999年,张平均接任厂长、郭中朝任热电厂党支部书记。是年,热电厂被河南省经贸委授予“综合利用发电企业”。2000年4月,热电厂两台锅炉的“循环流化床” 改造。这项新技术就是,循环流化床锅炉要把煤打成煤粉,靠鼓风机把煤粉吹起来在空中燃烧,燃烧之后落下再进行二次燃烧,比原来的方式要节能很多,而且性能稳定。2002年,李建中任厂长。这时期,国家把实施“上大压小”、加快关停小火电机组。汝阳热电厂发电能力有限、机型旧、容量小、环保标准太低却是其无法遮掩的先天不足。加之煤炭持续涨价,高成本、高污染、亏损严重和日趋严厉的产业政策的夹缝中艰难生存,热电厂在电力市场形势下已再无优势可言。2007年,汝阳县热电厂宣告破产。

电力与记忆的交织

汝阳县热电厂,作为工业时代的象征,不仅为汝阳县域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电力,还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从建成到消亡,热电厂的记忆不仅记录了技术的进步,更见证了社会的变迁和人类对能源利用的不断探索。1988年,电厂的建设过程中,工人们克服了各种困难,最终在瑞云山下的田野上建成了热电厂,缓解了当地电力供求紧张的矛盾,成为汝阳电力工业的象征,见证了汝阳电力工业的发展历程。热电厂不仅是能源的生产基地,更是城市记忆的一部分。2007年汝阳县热电厂破产后,遗留的职工宿舍楼和退休老职工的回忆,这些记忆成为了一代人的宝贵财富。
      电力不仅是现代生活的基石,更是几代电力工作者的记忆和汗水。从老一辈电力建设者的艰苦创业,到新一代电建人的传承与创新,电力行业的故事充满了奋斗与奉献。每当夜幕降临,家家户户的电灯亮起,不仅照亮了家的温馨,也照亮了工人们对电力事业的无限敬意。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汝阳热电厂岁月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