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十月二日下午在建的世界客家祖根地纪念公园
◎穿越十月二日下午在建的世界客家祖根地纪念公园 |(河南)李红军下午的秋阳褪去红晕。
为何要把西斜的柠檬黄时光
虚掷在这新生的缅怀之地?
衣冠南渡的伤痛从结痂
到结瘤再到结出人类的硕果,
有多少北风席卷的残云
化为躬耕开拓的铁器和瓷器。
油松的树冠多了一层
擎举故园和乡音的土星光环。
结缕草、铁线草的胸怀
朝向晋朝坚韧不拔的步履。
肩挑、驴驮、马拉的迁徙史,
凝固在黑漆封缄的雕塑中。
她坐北朝南的端居姿态,
对应着一路向南奔袭的星月。
古代阙楼的三孔大门
永远贯穿阳光的明媚筋脉。
步步高升的笔直的中轴线
将北邙的死和苏杭的生接通。
倒蛋筒式样的路灯只是
用水泥浇筑成忠贞的基座,
明灯的光谱尚在恪守的花序。
推土机的轰鸣代替马嘶,
起重机的钢索触摸山脉。
每一步都是向着北方挺进,
路遇幻影般的迁徙者,
听闻他们急促而有力的喘息
回荡在松柏扎根的山坳间。
西风将衣襟抖落的词语,
寄居在移步换景的亭台楼阁。
北方业已入秋的草树
浑然不知叶落归根的箴言。
蜿蜒的山体屈从心灵的需要,
做着海拔的平铺直叙与
唯美、壮观的幻梦蝶变。
以层为进,三层为三进,
第一进的曲拱形长廊
挡住箭簇一样无情的风雨;
第二进的左右对称厅堂
吸纳着创业史的金枝玉叶;
第三进的巍峨石碑
诉说着斑驳的血泪和抗争。
抚摸夕阳下的石砌雕栏,
南北交融的旖旎画面,
在黄河与长江的浪涛中交响。
“客”字亘古的篆书形态,
于影壁墙的胸膛凝成
“家”的另一种心性。
2024.10.02偃师。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