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知回洛仓,感知新业态
闻知回洛仓,感知新业态文/微澜
知道“回洛仓”的名字,是在多年前。我想回洛仓,必定与洛阳有关,必定与仓库有关,而且会有很多故事。后来闻知:回洛仓的铭文砖、含嘉仓的炭化谷粒、定鼎门的骆驼蹄印、新安汉函谷关的瓦当、汉魏洛阳城的泥塑佛像……这些珍贵的历史遗存,组成一个个说不完的故事。回洛仓,位于洛阳市小李村,是隋炀帝在洛阳设置的“国家粮仓”,其主要功能是为洛阳都城内的皇室和百姓供应粮食。 走进回洛仓,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这些地面都是绿圈圈的景象。你一定不会联想到这就是隋唐时期国家用来储藏国粮的仓窖遗址。 2013年1月“浮出”地面的整个回洛仓城,东西长1000米,南北宽355米。相当于50标准足球场那么大。其中,内径10米的仓窖,东西成行、南北成列,中间的十字形道路把仓城分割为四块区域…… 让我们震惊的是,回洛仓的建造很玄妙,也很科学。建造者们先在夯实的基槽内围,挖出圆缸形仓窖。再将仓壁土层拍打结实,进行火烤。还在完全干燥后的仓壁上,铺青膏泥防渗层。最后再铺上木板、竹席。据推测,这样储存的粮食不易受潮发霉,能保存九年。 看,聪明的先人真会选址。仓窖遗址位于邙山南麓的缓坡带,这里不易积水,土层为黄褐色黏土,土质直立性强,很适宜筑窖建仓。 观,如今的洛人多会想点儿。他们对回洛仓的保护很巧妙,对未发掘的和发掘后进行保护性回填的仓窖,做了“绿篱标识”。通过绿篱标识可以直观地看出,每一个仓窖直径8—10米,相邻仓窖间隔9米,共有120 余座绿篱标识仓窖。 纵观,隋唐大运河上的回洛仓遗址。它是国家生产发展的重要物资保障,也与国家的经济政治息息相关。 忽想起,1981年的中秋节,丈夫带着我和孩子回长垣老家,婆婆把收回家的玉米棒子,挑最好的剥成粒,晒得干蹦蹦,让我们用板车拉到公社缴公粮。粮库大院里,管理员验质量,过磅秤,一派繁忙景象。我觉得很新奇。又联想起,我们在洛阳吃的是按照国家定量标准,购买的国库粮食。后来,粮油实现敞开供应,不再使用粮票、粮本买粮油。再后来,国家又全面免除农业税,也就是说,农民不再缴公粮。而且农民种粮有补贴,卖粮有收入。 多年来,中央政府一直强调保有足够的存粮,将粮食的监管放在十分重要的高度。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对永久基本农田的监督管理,不仅在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还在于维护国家安全线、生命线和政治红线的重要壁垒。 我们现在的粮食储备,早已从地下仓窖到地上仓廪的华丽转身。采用的是电子测温、机械通风、内环流控温等新科技的综合应用,让粮食住进了“智能空调房”。粮食是关乎百姓生死以及国家命运的“第一紧要大事”。政府储备粮食包括中央储备和地方储备。其仓储管理有严格的规定,确保数量真实、质量良好、储存安全。 据媒体报道:目前,河南中储粮洛阳直属库存粮主要以玉米和小麦为主,包括小麦8.3万吨、玉米4.4万吨,这些粮食足够洛阳全市692万人吃上3个月…… 现代粮仓的战略意义,在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提升居民健康饮食水平、推动产业集聚发展以及促进经济价值高的新型业态的发展。 图片来自网络
图文并茂 “商品粮”就是进入商品流通领域的粮食。我国的商品粮主要来源于农民和国营农场交售给国家的粮食。 国家储备仓库是指国家设置的为防止战争和应付自然灾害以及其他意外事故而储备各类物资的仓库。 粮食是生命的第一需要 石在 发表于 2024-7-8 08:07
图文并茂
民以食为先。谢谢关注! 邙山窑洞 发表于 2024-7-8 09:09
粮食是生命的第一需要
谢谢关注! 图文并茂,写的真好,欣赏佳作!{:victory:}{:victory:} 展卷有益,谢谢楼主! 乐在其中981 发表于 2024-7-8 16:05
图文并茂,写的真好,欣赏佳作!
谢谢!问好!
页:
[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