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m680816 发表于 2024-4-10 10:46

共享牡丹(投百姓写手征文673字)

                                                                                           共享牡丹
                                  黄河渔夫

       我虽定居牡丹花城,但来自小清河畔的农村。时常牵挂着老家,常忆及那株共享牡丹,它让我感到亲切和温暖。      4 0年前,当大队干部的爷爷很活络,隔三岔五打零工补贴家用。开春时,帮工打理邙山牡丹园,园主看他干活卖力又精细,最后慷慨赠送了一株洛阳红牡丹,正绽放着几个圆润的新花蕾,他如获至宝,高兴而归。爷爷凭学来的经验,加固盛水的裂缝小截缸,连根带土球栽入其中,成了可移动的牡丹花盆,置放在院里的红石桌上。他有事没事,盯着牡丹看,俯身摸摸碧绿的枝叶,细嗅清香娇嫩的花蕾,家人依偎着包饺子吃午饭,别样的慢时光有滋有味,有情有趣,脸上漾着花一样的幸福。      一周后,这株争气的牡丹,陆续开出5朵红色的花来,接着就花大如拳,花瓣层叠,鲜艳欲滴,一群土蜂野蝶闻香起舞。平日寂寞的小院春意盎然,端着饭碗的邻居也赶来看稀奇,叽叽喳喳,评头论足,好不热闹。   那时,通讯落后,交通闭塞,生活清苦,村里人鲜有去洛阳看牡丹。“肉喇叭“就广而告之:我家有棵牡丹正开放,快来看牡丹长啥样!,象一声春雷炸响千八口人的大队。   谷雨时节,爷爷拿出党员的认真劲,敞开大门,打扫小院,烧好开水,站在门口,笑脸相迎。我村人“近水楼台先得月”,外村人赶会时也拐路看稀奇。农家小院、娇贵的牡丹、鸡犬相吠,眉飞色舞,成了小山村欢聚喜庆的背景板,成了家人最长脸的高光时刻。   第二年开春,因几十米外烟炕的袭扰,这株“移民”牡丹不幸夭折,爷爷把干枝牡丹送给村里的老中医配药,在场的众乡亲一阵唏嘘和感动。   现在想来,老家存着我的原始“档案”,可以随时“调阅”。这段超前的“共享牡丹”经历,警示我如何更好做事做人,值得铭记一生,修炼一生。(673字)


蔚蓝英姿 发表于 2024-4-10 11:52

老家存着我的原始“档案”,可以随时“调阅”。{:victory:}{:victory:}{:victory:}

lgm680816 发表于 2024-4-10 12:10

蔚蓝英姿 发表于 2024-4-10 11:52
老家存着我的原始“档案”,可以随时“调阅”。

谢谢卫老师关注。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共享牡丹(投百姓写手征文673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