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茶 发表于 2024-2-16 17:50

登邙山远眺 作者--石南

                                          登邙山远眺    作者--石南
      很久没有放飞思绪了,在云淡风轻的季节,收拾一下心情去领略邙山远眺的意境,实在是一件让人惬意的事情。邙山,古时又称崤山——在洛阳市正北。它是秦岭的一道支脉,自西向东绵延200公里,高度约300米。在洛阳区域内南北宽16公里,东西长30公里,面积有500平方公里。距黄河与洛河的水面高度150米,是洛阳城北的一道天然屏障。它犹如巨人的身躯,洛阳就静静的躺在巨人的臂弯之中,俯瞰洛阳城的最好去处就是邙山之巅的——“翠云峰”。   “邙山远眺”能成为洛阳一景,与邙山是一块埋骨的风水宝地没有必然联系。游人上邙山并非是为了邙山上的墓葬,而是为了俯瞰邙山脚下的洛阳城。可是,登山远眺的人又很少有人能够完全忽略脚下的墓葬。山上是寂静的,山下是喧嚣的,站在山上眺望滚滚红尘,入眼的景色美不胜收。古人为邙山远眺勾勒出的草图有很多,在这里拣一幅描画最好的共赏一下。这张草图是以诗的形式面世的,名曰《登北邙还望京洛》出自唐代诗人萧德言之手。诗中这样写道:步登北邙坂,踟蹰聊写望。宛洛盛皇居,规模穷大壮。山河分设险,两崤资巨防。飞观紫烟中,层台碧云上。青槐夹驰道,迢迢修且旷。左右多第宅,参差居将相。      诗中的北邙,指的就是邙山。邙山还有两个雅称,一个是郏山,一个是平逢山。那时,洛阳城中不仅有气势恢宏的宫殿,更是城东有桃李芬芳,城西有西苑池塘,城南有龙门山色,城北有瀍壑朱樱。正可谓处处景色美,步步好风光,更显得人杰地灵。到武则天当朝时,洛阳城中的人口已达百万之众,天津桥上游人如织,大运河中的商船是南来北往,呈现出国际大都市的繁华与气派。不光住在此地的人们不会有迁居之念,就连来城中游玩的人也会“乐不思蜀”,直把洛阳当家乡。这么美丽的城市,当然人人都想一览它的全貌,在城里因受“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局限,于是就有了登邙山远眺的由来。在封建社会,中国古代帝王选陵讲究“枕山蹬河”,认为这样可以彰显胸襟博大,驾驭万物之志。邙山是洛阳境内的制高点,山北是滔滔黄河,山南是帝都城郭。正好符合帝王选陵的两个首要条件。封建统治者都将邙山看作是一块风水宝地。因此,也就有了“生在苏杭,葬在北邙”之说,争相在山上建造陵地,以致使“五十里邙山竟无卧牛之地”。有一首诗曾描述过这一场景:“北邙山上列坟茔,万古千秋对洛城。城中日夕歌钟起,山上唯闻松柏声”。城和山遥遥相望,却是阴阳不通的两个世界,但它们又是相通的世界。今天长眠在山上的人,正是昔日在城中生活或奋斗的人。      我喜欢登山远眺,微微的山风亲吻着我的脸颊拥抱着我的胸怀;我喜欢邙山远眺的意境,望着天边渐落的夕阳,在云层的遮掩下,被割裂得只剩下一道道红线;我喜欢余辉下那血色的浪漫和苍茫暮霭中的宁静。      望着山下渐渐亮起的城中灯火,生活的艰辛和烦恼都烟消云散,我知道在那万盏灯火中有一盏在盼着我并属于我,它将永远照耀我的心灵直到永恒。

石在 发表于 2024-2-19 15:30

欣赏。

蔚蓝英姿 发表于 2024-2-19 16:36

欣赏佳作{:victory:}登邙山远眺{:victory:}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登邙山远眺 作者--石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