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m680816 发表于 2023-12-25 10:38

故乡的红薯窖

                                                                              故乡的红薯窖
                                                                                 李国民

   早前,在孟津西部的农村,流传着“红薯汤,红薯馍,离开红薯不能活”的顺口溜,农家都挖凿有红薯窖,这是老家生活的真实写照。   我家的红薯窖,建在院子东北角,它呈圆柱体,口径约三尺,深约丈余。窖壁挖有两排间隔的脚窝,窖底连通着半人高的耳窖,内部储藏空间狭窄,成人挪步须弯腰或半蹲姿势,不过它冬暖夏凉,有一定的保鲜作用,便于存储红薯等食物。   因窖内空间狭窄,通常空气稀簿少氧。为确保下窖者安全,一般先掀开窖盖通风片刻,再用两根鸡毛或着煤油灯测试,若鸡毛缓缓飘落坠地或者灯火不熄灭,说明不缺氧气可放心下窖无虞。   依稀记得,6岁那年, 叔叔先小心翼翼下到窖底, 父亲叉腿立于窖口砖堰上,用绳子缓缓糸下萝筐和我,头顶一线天,先是惊喜。而耳窖里光线昏暗,我吓得不敢吱声,紧紧拽住叔叔的衣襟,叔叔麻利地捡拾红薯,我憋屈的想哭,父亲先拽我安全升窖,萝筐晃晃悠,磕磕碰碰,来了次胆颤心惊的短途“旅行”。   我上小学后,胆子变大了,但腿脚还不够长,还是蹬不到脚窝,一人还不能完成下窖。   我上初中后,个子猛长,才实现了独自下窖心愿。但村里发生过失足坠窖和缺氧伤亡的悲剧,细心的母亲把窖盖加锁,自此我也很少单独下窖。   1994年春暖花开时,在县城举办首届高中同学会,涧西的老班长翻山越岭到我家,我陪同他体验了下窖“演习”,还给他市区的父母捎上兜五三红薯,把他美得神魂颠倒,大呼过瘾,说这是现实版的“地道战”,真饮佩农民的巧思妙想。   改革开放春风荡漾,生活如芝麻开花节节高,我家也进城买房而居,沧桑的红薯窖已退出了生活圈。而红薯窖成为乡亲储藏食物的重要容具,成了我儿时最温暖的记忆,乡愁的青藤在心里悄然缠绕攀升。(675字)

石在 发表于 2023-12-25 11:58

{:victory:}

lgm680816 发表于 2023-12-25 12:06

石在 发表于 2023-12-25 11:58


谢谢实在老师首席关注。

金銮殿 发表于 2023-12-25 15:29

{:time:}

lgm680816 发表于 2023-12-25 16:42

金銮殿 发表于 2023-12-25 15:29


谢谢金銮殿老师关注。

慕阳客 发表于 2023-12-25 21:07

满满的回忆,那时候帮大人下窖拿红薯,是经常做的事情,腰间系上井绳,就下去了!

lgm680816 发表于 2023-12-25 22:02

慕阳客 发表于 2023-12-25 21:07
满满的回忆,那时候帮大人下窖拿红薯,是经常做的事情,腰间系上井绳,就下去了!

感谢慕阳客老师关注点评。

lgm680816 发表于 2024-1-2 17:18

老师文友们,请支支招,检验下红薯窖是否安全还有那些土办法?谢谢啦!!!

蔚蓝英姿 发表于 2024-1-2 19:04

生活气息扑面而来

lgm680816 发表于 2024-1-2 19:32

蔚蓝英姿 发表于 2024-1-2 19:04
生活气息扑面而来

谢谢卫老师关注鼓励。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故乡的红薯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