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gm680816 发表于 2023-12-11 14:28

那片竹园(投三彩风)

                                                                                 那片竹园
                                                                                     李国民
          老潭古井,小桥人家,古树竹园,炊烟袅袅,这不是梦境,这就是我的老家,白鹤镇牛王村。     四十多年前,在老家的庭院前,有片约一亩大的马蹄形的竹园,也是老家最高最大的竹林。从高处俯瞰,象一块碧绿的弯月翡翠,从近处看,似少妇披青纱静卧的姿态。   期初,我对竹园是抗绝的。因为本家当兽医的哥哥(李西海),因和玩伴在柿树上蹬枝摘果,不慎失足坠入下方的竹园,扎瞎了左眼,认为它晦气,我远观而不近玩。      峰回路转,冰释前嫌。邻居的四哥从兰州回来探亲,随身带着两件稀罕物,小巧玲珑的竹水杯和黝黑发亮的长竹笛。我看的目瞪口呆,竹杯子倒出的水窖水喝着也不苦涩,尺余长系着红稠带的短笛,竟吹奏出《东方红》和《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名曲。四哥还精准滴灌竹文化:历代文人墨客多颂竹、画竹,竹子有耿直和谦和之美等。       静下心来心来,仔细复盘:这片野生竹园,偏安一隅,极少有人施肥、除害等打理。春笋破土先拔节,探出许多黄花花的小脑袋;夏秋时,竹子一天天长高和茂密,呵护着小动物和昆虫的成长;滴水成冰时,大雪覆竹,悄悄储藏着来年的养分。诠释着“未出土时先有节,到凌云处仍虚心”,多象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乡亲呀!       后来,我因工作的缘故远离了老家,但挚爱竹园的初心仍在,随身携带着自制的竹笔筒、竹茶杯,闲时,练字品茶,看眼刻着“上善若竹,自强不息”的笔筒,我就洞悉了它“精气神”的五脏六腑,我置于掌心用沧桑的食指轻轻弹之,有种清澈嘹亮的声音回响,我的思绪又穿越时空,飞回竹园。      前几年,因村里扩修道路,竹园埋在了土里,我特意留存了照片,众村民不胜唏嘘。   原来,不经意间,我已默默爱上了那片竹园,再也看不到了,想来何其甜蜜,又何其惋惜。(690字)

东土大唐 发表于 2023-12-12 17:16

投什么呀。自己又不是名人,又不认识人,还是自娱自乐吧。

lgm680816 发表于 2023-12-13 10:24

东土大唐 发表于 2023-12-12 17:16
投什么呀。自己又不是名人,又不认识人,还是自娱自乐吧。

老师好,想着写了了,随手投了一下,有枣没枣扩一棍,也算自娱自乐。

邙山窑洞 发表于 2023-12-13 11:24

竹雅品自高。

lgm680816 发表于 2023-12-13 11:35

邙山窑洞 发表于 2023-12-13 11:24
竹雅品自高。

谢谢孟老师关注。

东土大唐 发表于 2023-12-14 08:27

lgm680816 发表于 2023-12-13 10:24
老师好,想着写了了,随手投了一下,有枣没枣扩一棍,也算自娱自乐。

我的评论有些唐突,好在阁下并不介意。平面媒体上发文的都是圈子里的人。陌生人投稿编辑恐怕看都不看。如果自己真有写作的天赋,可以在网络文学平台上,比如“起点中文网”,注册一个账号,把自己写的小说传过去。如果对方觉得可以,就会在网上挂出来。按网站规则,根据点击量给作者一定的报酬。洛阳有一个网络作家,叫"会说话的肘子",就是这样出名的。刚30出头,在全国都能排上号。据说年收入过千万。也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成为洛阳作协主席。阁下可以上网搜索一下网络文学方面的信息。

lgm680816 发表于 2023-12-14 11:32

东土大唐 发表于 2023-12-14 08:27
我的评论有些唐突,好在阁下并不介意。平面媒体上发文的都是圈子里的人。陌生人投稿编辑恐怕看都不看。如 ...

好的,我都没在意,谢谢东土大唐老师分享!!!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那片竹园(投三彩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