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27637990 发表于 2023-11-15 19:42

晚报情缘

晚报故事专栏:
             标题:
                         晚报情缘

                         王书敏文

      正文:
      30年前,我有幸和《洛阳晚报》结缘,一路走来,有一肚子掏心话要说。
    1993年12月1日,首期试刊号呱呱落地,我托朋友搞到了一份晚报,这使我爱不释手,高兴了好长时间。从此,街头报刊亭里多了《洛阳晚报》的身影,心中就萌发了写新闻的兴趣。之后,我深入基层采写的稿件,竟发表子《洛阳晚报》上,写作热情更加高涨。
    当时,我所在的原郊区古城乡陈李寨村,在两三个月内就新添了数十部拖拉机、收割机、大卡车。我挑灯夜战赶写了题为《数十部大中型农用机械驶进陈李寨村》的消息,成稿后顾不上歇息,便骑上自行车将稿件送到编辑部。编辑老师热情地让座递茶,一位老师审稿后说:“写得好,真写到了点子上!”两天后,《陈李寨村时兴“农机热”》登上晚报二版头题,对比后发现:无论是标题的制作还是导语的应用,以及段落层次的梳理还是标点符号都进行了斧正,我深受启发和感动。我一发不可收,每月不断有新闻稿件见诸报端。
    为了便于学习和掌握各版面栏目设置情况,我不顾妻子反对,在家庭经济拮据的情况下,毅然自费续订阅了全年的《洛阳晚报》,这一订就坚持了很多年。
    其间,我先后釆写了《失地农民如今发红利了》《新区三万余农民将变成新市民》《“洋″硕士新区献爱心》《古城机械厂退出集体系列》等新闻稿件和重点稿件。还先后被市委宣传部、市总工会及洛阳报业集团等十委局联合评为“社区十佳特约记者"和市级优秀特约通讯员"。
    有了咱家的《洛阳晚报》,我每天迎着朝阳从投递员手中接到报纸,迫不及待开始品读。是《洛阳晚报》不但丰富了家人的文化生活,还有众乡邻前到我家共同分享晚报带来的“信息乐”“政策乐”和“文化乐”,农家小院成了因《洛阳晚报》而生的“精神乐园”。
    如今,我年过七旬,但爱晚报写稿子初心未改,感谢《洛阳晚报》我的良师益友,我将和你风雨同舟,一路前行。电话:
13027637990
住址:
洛龙区龙祥社区居民

青青墙头草 发表于 2023-11-16 12:52


很喜欢当年那个叫小凡的总编辑

ssot 发表于 2023-11-16 14:58

青青墙头草 发表于 2023-11-16 12:52
很喜欢当年那个叫小凡的总编辑

哇塞,你还知道小帆总编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晚报情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