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的桥
洛阳的桥
□逯玉克
古时,洛阳盆地河流密布,伊河、洛河、瀍河、颍河及众多毛细血管样的水系根须般蜿蜒。古人逐水而居,洛阳得天独厚的水利资源应该是夏商周在此建都的一个重要原因吧。 有河就有桥,桥是河上的路。
最早的洛阳桥出现在哪个朝代?《河南府志》记载:洛阳七里涧桥也称旅人桥,在晋代京师建春门东七里的七里涧上,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中国最早的石拱桥了。
岁月匆匆,桥上走过多少南来北往的人?桥下的流水又流走多少岁月和往事?没人说得清。也没人想到,这座桥会和一位魏晋名士的名字连在一起。旅人桥建成20年后,竹林七贤的领袖、那位龙章凤姿名满天下的嵇康,在三千太学生锥心的恸哭声中血洒桥畔。旅人桥不知何时塌毁了,但《广陵散》的绝唱在岁月深处萦绕不散。
旅人桥之后,是名气更大的天津桥。
天津桥始建于隋,废于元。隋唐时,为连接洛河两岸的交通要道。
古人把洛水誉为“天汉”,即天河、银河,而帝都洛阳就是天帝的居所“紫微宫”,天河的渡口即天津,那么这座浮桥自然是“天津桥”了。
隋末,天津桥被李密起义军焚毁。唐初在原址上重建,并改为石桥,仍称天津桥,又称洛阳桥。
天津桥北与皇城正门——端门相应,南与隋唐洛阳城南北主干道——定鼎门大街相接,桥上原有四角亭、栏杆、表柱,两端有酒楼、市集,行人车马熙熙攘攘,络绎不绝。
拂晓,漫步桥上,可见一轮弯月斜挂天幕,河岸杨柳如烟,河面波光粼粼,偶尔钟声悠扬,这就是“洛阳八景”之一的“天津晓月”。
洛阳城十万人家,天津桥长虹卧波,多少紫衣绿袍的骚客走过,他们留下了不同的诗,也留下了不同的故事。
在洛阳做官的孟郊走过。“天津桥下冰初结,洛阳陌上人行绝;榆柳萧疏楼阁闲,月明直见嵩山雪。”
从长安来的李白走过,在桥头的董家酒楼饮酒作诗:“忆昔洛阳董糟丘,为余天津桥南造酒楼。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
在香山隐居的白居易走过。“莫悲金谷园中月,莫叹天津桥上春。若学多情寻往事,人间何处不伤神。”
洛阳才子刘希夷走过。“天津桥下阳春水,天津桥上繁华子。马声回合青云外,人影动摇绿波中。”
屡次落第祸乱大唐的黄巢走过。“天津桥上无人识,独倚栏杆看落晖。”
住在洛阳的理学家邵雍走过。“春看洛城花,秋玩天津月;夏披嵩岭风,冬赏龙山雪。”
可惜,金代,天津桥毁于大火,断桥残础,渐渐湮没在河床之下。近代,吴佩孚在原桥址旁修桥一座,仍称天津桥,接续起千年的风雅。
天恐文章浑断绝,更生贾岛著人间。天津桥悲情谢幕了,午桥悄然现身。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宋代西京洛阳的东南有座午桥,也许它并不奇伟,但与张继夜泊的枫桥一样,因了洛阳诗人陈与义的这首词,千百年来傲然横卧在中国古典诗词的河流上。
旅人桥、天津桥、午桥,都在洛阳,统称洛阳桥。有趣的是,千里之外的福建泉州居然也有一座“洛阳桥”。
泉州洛阳桥,位于泉州东郊的洛阳江上,原名“万安桥”,何以取名洛阳桥呢?
隋末唐初,社会动荡不安,大量中原人南迁闽南一带,看到泉州的山川地势很像故都洛阳,就以洛阳名之。于是,江为洛阳江,桥为洛阳桥,寄托了他们对故乡洛阳的思念。
泉州洛阳桥是中国现存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是世界桥梁筏形基础的开端。
泉州洛阳桥与北京卢沟桥、河北赵州桥、广东广济桥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名桥。这座不在洛阳的洛阳桥,承载着炎黄子孙的聪明才智,承载着东方建筑的精湛艺术,也承载着客家河洛郎的故乡情结。
现在的洛阳有很多桥,龙门桥、瀛洲桥、西苑桥、牡丹桥等。其实,自古以来,洛阳本身也是一座桥。定鼎洛阳,制礼作乐,连通着礼乐文化之桥;孝文帝迁都,连通着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之桥;河洛文化的滥觞辐射,建起一座儒、释、道文化交融的立交桥;丝绸之路、玄奘之路,让洛阳成为中西文化交流的东方桥头堡。
今天,洛阳仍是一座桥,一座连通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的桥,一座继往开来、走向世界的希望之桥。
目前对隋唐洛阳城中轴线上的七天建筑之一天津桥设计方案,广大网友有不同见解和建议,当然都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都反映出网友对未来隋唐洛阳城天街的美好期盼,今天我发表一下自己观点:
1、龙门石窟的龙门石拱桥;是洛阳目前石拱桥的典范之作,该石拱桥与伊河的伊阙形成天然绝配,自成山水一色,桥、河、山巧妙辉映,感念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2、隋唐遗址植物园东边聂湾九孔桥;是洛阳近几年复建的一座九孔石拱桥,是洛阳修建的比较成功的一座石拱桥,建造比较细腻,特别是石墩的石刻比较逼真,也是一座上称的一座桥。
3、洛阳新街洛河桥;这座桥是仿唐式桥梁设计,造型新颖,适合洛阳历史文化底蕴,体现出洛阳唐代建筑风格,也是一座不错的景观桥梁。
说起桥,真是说不完,道不尽。中国的赵州桥,电影中的卡桑德拉大桥,南斯拉夫电影中的桥。。。。。。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