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阳圣王台小调曲子戏起源、沿革及传承
汝阳圣王台小调曲子戏起源、沿革及传承汝阳圣王台小调曲子戏,最早是汝河流域的老百姓走路时把诗文唱出来壮胆,俗称路戏。由于汝阳处于深山区,人烟稀少,狼虫虎豹多,人们走路为了给自己壮胆,从唐诗、宋词、元曲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把好的诗词大声哼唱出来。后来,路戏用来请神、还愿,或灯节于神棚下哼唱,则叫“贺神戏”。明清时,盛行于圣王台、小店、县城、上店等汝河上下的乡村,几人围在一起唱,不画脸,不着装,加入一板一弦,逐渐成了小调曲子戏。冬春闲月,逢年过节,或在街头,或在庭院,围起地摊就唱,又叫“地摊戏”。吟唱者充当全剧人物,男腔女调,绘声绘色,有唱有白,传情达意。围观者心领神会,彼此娱悦,皆大欢喜。因曲子使用本嗓,曲调柔和,所唱皆生活故事,情节生动,语言上口,因而易于群众接受。一些优美唱段,人人皆能熟记。人们行走、耕作时,常常哼唱的“路戏”,多为大家熟悉的小调曲子戏。
清朝年间,汝河边的城东镇马孟(大名马清波)、田娃为首的城东戏班,把小调曲子戏和高跷联为一体。艺人把踩高跷和唱曲巧妙地进行结合,把踩跷和戏曲音乐恰当地结合起来进行艺术表演。表演者边踩高跷边唱曲子,以三弦等乐器伴奏,走街串巷,很受人们喜爱。圣王台爱好小调曲子戏的姚氏三兄弟姚一星、姚一寿、姚一平就到城东拜马孟为师学习高跷。
1910年,圣王台小调曲子戏的姚氏三兄弟“高跷小调曲”推到了鼎盛期。这时期汝阳县以刘宝才、李西奎(乳名德娃)、吴云龙为首的上店班;刘锁、陈双为首的赵村班;姚万一、姚万林为首的付店班;黄元魁、黄元乾为首的黄屯班;王合亭、李或堂为首的小店班;另外还有杨庄、车场、枣林、猴套、李村、小寺、岘山、寺沟、刘店等17个班,真可谓星罗棋布,成了名副其实的曲子戏故乡了。
1921年,圣王台袁红等11名小调曲子戏传承人自由结社组织了成立高跷曲子班同乐社。袁红为领班兼打板、刘小友拉坠胡、张龙安弹三弦、李玉法饰丫环、陈天保饰姑娘、李刚建饰和尚(丑角)、李须饰瞎子(丑角)、姚金饰姑娘、李光饰相公(小生)、李久长饰丫环(花旦)、刘虎(箱官)。演出节目有《易舟》《观灯》《爆桑》《龙抓熊氏义》《狐狸仙闹书馆》《货自翻箱》《周老汉送女》《瞎子算卦》等。
1926年冬,圣王台同乐社到许昌五里堡演出《瞎子算卦》,16岁的李久长扮演丫环。李久长一出场,美若仙女光彩照人,演技惟妙惟肖,身姿灵活轻巧,道白明快甜脆,唱腔的清秀美丽、灵敏乖巧。台下观众一片叫好“仙女下凡了”“仙家娃出来了”。从此,“仙家娃”雅号风传各地。
1932年,上店成立“新梨园曲子班”,有20余人。1935年,凤山镇(县城南街)成立“快活林曲子班”。
1932年,国民党中央军旅长范龙章是伊阳郭村人,爱看家乡戏就把圣王台同乐社请到南昌演出。1943年,范龙章升为国民党军队师长驻守省城开封,范龙章又把圣王台同乐社请到开封长期演出。省城知名度很高的曲子戏演员张新芳、王秀玲入圣王台同乐社。圣王台同乐社更名《同乐曲剧团》,开封南关建立《同乐剧院》,可见汝阳曲子戏声望之高,影响之大。
新中国成立后,戏剧事业有很大发展,在接收和改造旧艺人的基础上,组成伊阳县民间曲剧团。1959年12月,成立汝阳县曲剧团,为集体所有制,经几位曲剧老艺人培训的60名高、初中学生。由于这批新学员文化素质较好学戏块。1960年,首演大型古装戏《杨排风》《追鱼》《陈三两爬堂》等,颇受观众欢迎。1963年春,参加洛阳地区现代戏汇演,演出自编现代小戏《孙红桃》,评价甚高,获剧本、导演、音乐、演员4项奖。1966年,根据上级一县一团的规定,曲、豫两团合并,称曲剧团。1969年,改为汝阳县***思想宣传队,演出曲艺、歌舞等。后与县曲艺队合并,更名汝阳县文工团。1972年,文工团改为全民所有制,演出大型现代戏《艳阳天》,在洛阳人民会堂连演58场,场场暴满。《光明日报》《河南日报》均刊登长篇报道和剧照。1976年,恢复原名汝阳县曲剧团至今。现在,圣王台小调曲子在汝阳县戏曲家协会的传承弘扬下,戏曲艺术在全县各地发扬光大延续着生命。与此同时,圣王台小调曲子传承人姬爱珍、袁迎利等曲剧舞台上的坚守者,也在努力地培养徒弟传承者着圣王台小调曲子艺术。特别是汝阳县文旅局、县文联,对小调曲子的扶植力度也在加大,很重视曲剧演员的培养,极力在把优秀的曲剧演员推向县内外,使汝阳圣王台小调曲子能够好好地传承下去!(汝阳县地名办公室褚建明)
{:smile:}{:smile:}{:smile:} 中国曲剧发源地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