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产业博士一个平台
现在,创新号角一浪一浪高,创新需继承。偃师区,曾经有一家摩托车生产企业,邮电部黄河摩托车厂,计划经济时期,专门生产排量250摩托车,是下乡送电报和报纸交通工具。
1978年,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驰骋战场,一度扬名立万。为偃师当地培养出技能型人才,供销人才,改革开放后,许多人独立办企业,生产摩托车配件,40多年的艰苦创业,筚路蓝缕,拥有整车企业300多家,销售市场在国外。许多企业上机器人。
但是,和山东五征农用车企业相比,差距明显,五征企业组建了博士后工作站。
偃师有产业集聚区,有招商引资部,什么时候,能组建自己的专业实验室,什么气候能招收一批博士人才,进站工作?
创新等不起,没有梯队怎么创新?河南在蹲苗育才,应该增加技术人员比例,目前,只是专注于政工干部,这是明显不足。
没有1作基础,别幻想 。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