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题记:
2020年一部电影《我和我的家乡》很火。影片通过各地网友的讲述,描绘了伟大祖国的巨大发展和沧桑变迁,也表达了百姓的满满幸福感!
如果让我来讲讲我和我的家乡,我想讲这个故事……
手绘地图见证洛阳变迁 这几年的文旅市场上,“手绘地图”特别新奇,时不时地会出现在新闻里:名胜古迹手绘地图,牡丹园手绘地图……这种个性化的专题地图,很受游客的青睐。
二十多年前,我也手绘过一张《洛阳市地图》。
上中学时,我经常去别的学校考试,有些考点我也不知在哪里。所以后来就有意去逛街,想熟悉市里的学校都在哪一块。刚走上工作岗位那些年,星期天有点空闲时间,我就骑个自行车在城郊四处“旅游“。东边骑到白马寺,西边到过谷水西,北边骑到吕祖庵、上清宫,南边骑到龙门山。
除了市区的道路外,乡村的公路并不好骑。五六米宽的柏油公路,坑坑洼洼,像骑行在河滩的碎石堆上,既费力又费车;两边都是庄稼地,几里才有一个村子。有的路段,夏天一下雨,大水能淹半个车轮,推车走都吃力。路上遇上的生意人,很多就是拉着架子车卖瓜果,路不好,他们就怕在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车胎坏在半路上……
回来之后,我有个习惯,绘出当天的“路线图”。慢慢集攒了不少,我就想把它们好好整合一下,绘制一张“全图”。
于是,我找了一张工程用绘图纸,利用在校时学过的绘图技术,铅笔打底,圆珠笔、钢笔、水彩笔分色标注,做了一张高仿版的《洛阳市地图》。地图上显示的洛阳城,是沿洛河北岸布局,北到道北路,南至九都路,城区轮廓整体呈"√"形。
图纸绘制完,我就把它钉在家中的迎门壁上。亲戚、好友来了,都会驻足在地图前审视一番:找找自家的位置,看看周边的名胜景区。在上学时,我们学过《中国地图》、《世界地图》,但洛阳本土的地图还是很少见的(虽说车站地区有售,本地人极少去买,大多卖给了外地人),更何况是手工绘制的。
因为家中装修,粉刷墙壁时摘下了这幅地图。后来城市发展步伐加快,这幅地图标示的地名、单位变迁的不少,不合时宜了,所以也不挂了,一直收藏着。
前几天,偶然又翻到了这个“古董"。好友们指指点点:市政府迁到了新区,玻璃厂也变成九洲池公园了,建机厂也变成文创园了……大型立交桥一个连一个建成,也不再是定鼎路那一个“唯一大型立交”了。城市框架不断拉大,洛南、伊滨、北邙迅速崛起,成为新城区,高楼林立,环线路网四通八达,道路宽敞,不少村庄融入了城市圈内,村民也告别了昔日的瓦房土屋,变身为城市高层住宅的居民;小汽车到处都是,排成了长队,城市书房、街头游园星罗棋布……景点不再是龙门、关林、白马寺,几个“老三篇";公园也不再是王城公园、牡丹公园、植物园,几个亮点;当时只有洛阳博物馆、民俗博物馆等几个博物馆,到2020年我市已开放102座,“东方博物馆之都”渐渐成为现实;图书馆,当时只有八一路那一个市图书馆,到2020年,我市已建成开放了202座城市书房!如今的洛阳,步步是景,移步换景:多少老洛阳人,走在熟悉的城市里,却露出了陌生感,这条路叫啥路?不像啊……
短短二十多年,城市的发展却发生了沧桑巨变。楼高了,路宽了,河道上的桥、马路上的立交桥多了,城区扩大了好几倍!这张地图上标示的名字,也时过境迁,一个个似曾相识却又远逝,模模糊糊,像灰蒙蒙的梦幻;现在的洛阳城市,绿树成荫,水境小区,游园乐道,美丽灯饰,变得更加多姿多彩起来。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的这张手绘地图,虽然拙朴,已显陈旧,指路的功能也几乎丧失了。但是它见证了洛阳城的发展、变迁,让我敝帚自珍。根据市规划馆的展示,还有十四五规划的开局,我相信洛阳建设的步伐会变得更快、更有力,洛阳的城市发展也会展现出更加波澜壮阔的美好画卷。 2021-1-13创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