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应天门是唐代紫微城正南门,始建于隋大业元年(605年),原名则天门,神龙元年(705年)避武则天讳改称应天门,后称五凤楼而历经五代、北宋。应天门是当时朝廷举行重大国事庆典与外交活动的重要场所,若元正、冬至、陈乐、宴会、赦宥罪、除旧布新,当万国朝贡使者、四夷宾客等重要庆典,皇帝均登临听政。唐高宗俘获百济国王、武则天称帝、唐玄宗接见日本第八次遣唐使等仪式均在应天门城楼上举行,功能类似现在的北京午门。
应天门城门东西宽130米以上,大于北京紫禁城午门;两侧阕高120尺。应天门比北京的天安门还要高,相当于今天的13层楼。
洛阳皇宫紫微城应天门双向三出阙,两侧共六阙,城楼上有两重观,是古代宫城正门最高礼制。“两重观”、“天子三出阙”是中国古代最高礼制的都城门,是古代天子享用的最高礼制。应天门是隋唐两京考古发掘出的第一座宫城门阙遗址。这种建筑形制对北宋汴梁的丹凤门和明清的北京故宫午门影响深远,在中国都城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应天门遗址的复原,重现了中华民族隋唐时期的灿烂历史文化。而对洛阳来说,无疑是在向世人昭示:洛阳作为九朝古都,不仅有源远流长的灿烂历史文化,也有复建天下第一门、提振洛阳经济、重振古都雄风的能力。
|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