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初识对对子
% y; N2 P, ?- t+ O" o& b 小时候,过年前看到街门、屋门、灶火门,院里、院外、街道上,到处贴着红红的对子,花花的年画,就蹦着吆喝:“年三十儿,贴花门儿,大年初一,学磕头儿”的小曲儿,那高兴劲儿,我无词儿(没上学)表述。 长大了,我知道了那是过年的习俗,表示喜庆、吉祥、祈福。却不知道对子还有许多规定和讲究。 最近,我查阅了一些关于写对子的基本知识,想分享给对对子不太了解的朋友们。 一、对联的基本要求: 1、字数相同 2、词性相当 3、结构相称 4、节奏响应 5、平仄相谐 6、内容相关 二、对联中的韵律规则 对联中的韵律是利用汉字发声的平仄来体现的,平仄是古人时诗汉语声调的一种术语。汉字声调读法分为平、仄两大类。古音将“平声归为平声调,“上、去、人”三声全部归为仄声调。今音将“阴平”“阳平”归为平声调,“上声”“去声”归为仄声调。使用古声一般要注明,古声、今声不能在一副对联中混用。同一联句中,每两个或三个字就互换平仄。上下联之间的同一位置,平仄要相反。 1、要平仄相合,音调和谐。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r6 o5 W: Z3 y4 d9 i
2、上下联平仄相反。一般不要求字字相反,但应注意:上下联尾字(联脚)平仄应相反,并且上联为仄,下联为平;词组末字或者节奏点上的字应平仄相反;长联中上下联每个分句的尾字(句脚)应平仄相反。2 _8 w& V# s* w z" k; z( o2 V
3、上下联各自句内平仄交替。 三、对联中忌讳出现 1、三平尾,也叫三平调,即下联最末三个字,不可以都是平声。 2、三仄尾,即上联最末三个字,不可以都是仄声。
4 J9 {: c2 A6 v 3、孤平,即下联除句脚是平声外,全句只有一个平声字的,叫犯孤平句。 4、孤仄,即一句中只有一个仄声字。 四、一般上联常见的平仄规则为 一言句:仄 (墨、泉) 二言句:仄仄 (色难、容易) 三言句:平平仄、平仄仄 (孙行者、祖冲之) 四言句:平平仄仄 (青山不老、绿水长流) 五言句:仄仄平平仄、平平平仄仄 六言句:仄仄平平仄仄 七言句: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五、十言句: (1)平平仄 平平 仄仄 平平仄 仄仄平 仄仄 平平 仄仄平 (2)平仄仄 平平 仄仄 平平仄 仄平平 仄仄 平平 仄仄平 八言联以上的句子,按节奏停顿将其分为几节,每节就按几言联的平仄规则处理。 m, Z: o5 I; _! ]& g& \' x
六、修辞手法——对仗 对仗又称对偶、队仗、排偶,它是把同类或对立概念的词语放在相对应的位置上,使之出现相互映衬的状态,使语句更具韵味,增加词语表现力,是汉语所特有的艺术手法。) e6 Y, v! }/ J
对仗的具体内容首先是上下两句平仄必须相反,其次是要求相对的句子句型应该相同,句法结构要一致,如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偏正结构对偏正结构、述补结构对述补结构等。' v. ?5 ]7 A7 r! G- w9 b" o
对联中对仗的运用有宽有严,因而出现了各种不同的类型:工对、宽对、自对、借对、失对、流水对、正对、反对、无情对。还有评价标准:工、稳、贴、切、新、奇。 总之, 对对子的讲究很多。比如逻辑关系、艺术格调、写作方法、内容分类……我也没完全弄懂弄会,就不一一介绍了。 微澜承蒙行家指导!
8 ?1 s9 V6 m) m+ G+ M, v7 y4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