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柳风帖子 一颗诚挚的拳拳报国之心 ——浅议武忠智先生的《石权论》 ( Q4 U% o. r) `: D p2 E
% S' H, B. w' x1 w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有众多的有识之士,抱着一颗火热的诚挚的报国之心,站在党的立场、国家的立场、社会的高度,根据具体实际,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措施,防微杜渐,以利于党风建设。武忠智先生的《石权论》就是在此情势下应运而生了。 这是部切合生活实际、操作性很强的理论专著,论点突出,论据充分,条理明晰,并能运用通俗化的语言予以表达和阐述,有些章节不失文学形象化的笔法,有着极强的可读性。 下面我想具体浅谈下我的读后感想。 一、立论独到,形象贴切。 徇私舞弊,贪污受贿,往往都是掌权人所为。如何才能杜绝这种社会现象,单从思想教育、纪律约束是不够完善的。如何能使权人正确行使职权,公允地处理有关事务,必须有一定的方式和措施。作者想到了麻将桌上的骰子。骰子是石料制成的,六个面分刻六个点,玩麻将的四人任一人掷骰子,终归一人先启牌,以此印证了骰子的公允性。骰子不偏不倚,公正无私,它行使的权力无疑是绝对正确的。作者把这种方法方式谓之“石权”。作者引申论证:“石权人,即石头掌了权像人一样行权。石头无意识无私,行权公正公平。” 以此作者类推到:抽签,抓阄,摇号机,甚至于考勤机。这些都是无生命、无意识的,因此归结到石权人之列。它们处理的事务(即行权)的结果都是公平、公正的,如考勤机,真实地记录了被考勤人的出勤、缺勤、迟到、早退等情况,谁也无法更改或消除。 但人类的活动并不是僵死的,他是有思想、有感情、有私欲,在处理问题即行使权力上决不是机械的、单一的。作者在这里论述的,是借助石权来象征和比喻在世界万象错综复杂的工作中,掌权者除了自我修养之外,还要有一套完整的、能具体操作、行之有效的方法措施,来限制或消弱权人的权力,使之问题得以公平合理的解决,犹如石权一样。这应是这部论著的潜在意义和重点所在。 二、论证严密,方法具体。 在分论篇章里,作者设计了九类不同行业的行使权力的导向和具体操作方法。作者是与时俱进的,会利用网络信息及大数据来设计处理问题的方式和方法,作者说:“凡是行权可能渗私的权均可代以石权人。当石权人充分多时,社会才惟公而无私。” 例如在“楼建招标石权人”里,作者设计了推动人、石权人、受施人,推动人是建设方的权人,石权人是楼建招标实权人,受施人就是施工方。权人推动整个石权人系统运转。招标石权人的运转:权人提供《招标说明书》给石权人的服务器,服务器将标书群发至每个成员,然后随机选出例如30个成员。为了对权人的负责,这30个人每人都对标书进行审查,提出标书本身的不当、漏洞、不完善之处,并加以修改补充,使标书完美规范化。接着是售标书,投标书,将标书发至招标石权人的服务器,最后评审投标人按照程序来决定施工方。这样,受施人想行贿送礼也不知道是谁,正如作者所说:“审批石权人本身是一个治具,它专治腐败。” 通过网络信息,通过大数据,建立起无数个这样的石权人组织机构,就可有效地遏止和防范许多行业中的行贿受贿、以权谋私的腐败现象,如作者列举的“法律审判”“面试考生”“项目审批”“医药采购”“拍卖招标”“资产评估”“楼建监理”等等。这些虽行业不同,申请审批的内容有异,但作者设置的方法程序是大体一致的。在操作过程中可相互参照,灵活操作,定会收到防微杜渐、反腐防腐的效果。 例如作者把石权人形象地比喻为“过滤器”,通过石权人公正无私地评判,把推动人和受施人直接接触的环节过滤掉了,行贿受贿的现象就自然杜绝了。这种方法大体可以适应于多种行业,因此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同时设置的方法程序,极有可操作性,可资我们政府部门、行业部门借鉴采纳。 作者在论述这些观点和设置方法上,极有层次,一环一环,环环相扣,分层缕析,逻辑性强。不论是总论、分论以及结论,三位一体,前后有序 ,相互牵连,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是一部值得称道的理论专著,可供政府部门、行业部门以及专业人士研究探讨。 三、语言平实,例证形象 作者吴老先生,早年就职于某国营企业的职工大学,曾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副教授职称。后下海经商办企业,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由于他有着多年的实践经验,并在理论探讨和写作上勤于思考和笔耕,因之练就了坚实的语言运用功力。纵观整部书,我会惊奇地发现,虽是一部理论著作,竟没有一句艰涩难懂、诘屈聱牙的句子。语言通俗易懂、自然流畅。因为是理论著作,不可能要求作者像文学作品那样形象化,但语言的平实自然、易于理解是主要的。吴老先生这方面做得很好,既注意了严密的逻辑性,又注意了通俗性,我想,这也许是作者理论文章的写作风格吧。试举一例: “审判石权人网络在履行审判任务时具有独立的特性,是一块完整的天衣无缝的石头在审案,任何人不得插手、也无法插手,包括它的上级法庭。独立审案是石权人最基本的属性、也是唯一属性,公平、公正是进而派生的属性,正是因为具有此独立审判的属性,它才有存在的价值,才具有生命力……” 再者,在论证方法上,除了引言论证以外,很注意例证的用法,收到了理论文章论证的预期效果。例如在论证石权人的性质时,引用了宋朝包公的故事和佛教的佛像。对比“说明了人们对石权人的大公无私、公平公正的敬仰和期盼,希望石权人的出现”。包公只能是“想象中的智能化的石权人”,是“文学艺术塑造出来的,是舞台艺术塑造出来的”;而佛教的佛像,看似公而忘私、慈悲为怀,只能使“众生在精神上得以安慰”。 我的这篇对武忠智先生的《石权论》绍介性的评论文章就要结束了,我想摘录一段作者在后记里一段话,以此来证明吴老先生有着一腔忧国忧民、诚挚的拳拳报国之心,彰显了一个中华民族公民的责任担当: “实践告诉我们,传统方法的使用,如果力度大,来势猛,压力高,那么腐败事件发生相对就少,否则腐败又滋生,像似割韭菜,又长一茬。根源何在?自然权人也,何以根治?石权人代之。在现代这个新时代,新时期,信息网络大数据时代孕育并产生石权人,也就是石权人是时代的产物。石权人治理腐败与德治和法治不悖而是互补,三者并存且交错使用,即德治、法治和石治交织共生。” 我由衷地赞扬吴老先生这种忧国忧民、热诚报国的精神,并深深被感动着! “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反腐败斗争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以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进行到底。” 但愿吴老先生这部《石权论》能引起全社会的重视并有所成效。
6 o$ l+ G9 F0 l8 K 2020年11月4日于养心斋 原帖地址 http://bbs.lyd.com.cn/thread-6726306-1-1.html
3 d0 d. D5 Q& u/ S8 `* 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