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新帖 设为首页

打开手机扫一扫

开启辅助访问

洛阳社区

 找回密码
 注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便捷登录,只需一步

搜索
查看: 1094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洛阳地名的快读与儿化之“门外边儿”

[复制链接]

81

主题

270

帖子

0

精华

社区达人(lv8)

Rank: 10Rank: 10

积分
3006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0-3-13 14:2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来自:河南洛阳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洛阳地名的快读与儿化之“门外边儿”
快读与儿化是洛阳话的一个重要方面,但又不仅仅限于地名。
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前,洛阳有一种用三个清代铜钱赌博的,叫“通仨满儿”。那种铜钱一面为满文,被称为“满儿”。“满儿”读四声。另一面是汉文,被称作“皮”。帽子,洛阳人有时候也说成“帽儿”,如说歪戴帽子、衣衫不整的人“歪歪帽儿,狗材料儿”。“帽儿”也读四声。碾场时一圈一圈错开套着转,把整个场碾一遍叫“一满儿”。这里的“满儿”还是读四声。小孩子们做游戏时,玩到一次输赢结束叫“一码儿”。“码儿”读三声。洛阳话叫妈时,儿化了成为“妈儿”。“妈儿”读一声。说“慢慢”时,后一个慢字往往也儿化成“慢儿”。“慢儿”读轻声。瓦工的抹子叫“泥抹儿”。“抹儿”读三声。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洛阳刚建设时,由于洛阳话的“妈儿”、“抹儿”声音相近,加上当事人斗大的字也识不了几升,领了两三个人的小包工头向另一包工头借几个抹子,还装斯文给人家打借条。把“泥抹儿”写成“你妈”,挨了一顿打。实在令人啼笑皆非。如果把“满儿”“帽儿”“码儿”“抹儿”“妈儿”“慢儿”等统统读成二声,这个变成二声的儿化音洛阳人就再熟悉不过了。因为它和快读加儿化所形成的“门外边儿”这个音完全一样了。洛阳不就有个颇负盛名的《唐寺门外边儿》吗?
快读,有两个字快读的,如:沟嗲(沟底下)、張两(张岭上)、抓村儿(朱家村儿)、酸村儿(孙家村儿)。有两个以上的字快读的,如:掐村儿(前李家村儿)注、五里脸儿(五里岭上边儿)、薄姬脸儿(薄姬岭上边儿)。好多时候,快读又和儿化连在一起。“唐寺门外边儿”正属于这种情况,只不过没有与“门外边儿”快读浓缩后相对应的那个字罢了。
闻名遐迩的唐寺附近,高大古老的牌坊上赫然刻着《唐寺  》三个醒目大字。一些老洛阳人根据“门字框里边一个外字”的结构,想当然地认为这个很合自己胃口的字就是为洛阳人造的。其音形义都与“门外边儿”对上了号。在识字人少、字典更少,即如有字典、一般字典也查不出这个字的时代,恐怕没有人怀疑过它的正确性。故此坊间沿用了这个字。而且出现在公交站牌上。后来可能因为《康熙字典》“呼計切,音係。門扇也”的解释等原因被停用,牌坊恰巧也被拆除。事实上,不用“门内加个外字”这个字,用快读加儿化的“唐寺门外边儿”就足以表述洛阳人所要表达的音、形、义了。
洛阳人一出家的大门就到了“门外边儿”。和邻居的“门外边儿”连起来,仍然是“门外边儿”。住人的街道,从这头到那头是更大的“门外边儿”。大的村子有“门外边儿”,小的村子也有“门外边儿”。姓张的聚居在一起,有了“张家门外边儿”,姓李的聚居在一起,有了“李家门外边儿。”姓王的聚居在一起,便有了“王家门外边儿”。姓赵的聚居在一起,就又有了“赵家门外边儿”。一句话,洛阳人的生活离不开“门外边儿”。
可以说,在洛阳有千千万万个“门外边儿”,但是名气最大的当属“唐寺门外边儿”。 遗憾的是传承了千百年的古老的“唐寺门外边儿”已经被“唐寺门”取而代之。所以然者何?不得而知。
“门”能等同于“门外边儿”吗!!!???
“到‘门外边儿’玩儿”能说“到‘门’玩儿”吗!!!???
注:掐,“七啊”快读,读成“尖音”。
很抱歉,牌坊上第三个字为門字框里边一个外字,自己实在打不出来。

收藏收藏 分享分享 支持支持 反对反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洛阳圈儿微信
扫一扫
关注洛阳圈儿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