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x
% u; {5 V5 ]' p; e3 x
三剑客者,偃师逯玉克、韩报春、阮小籍之谓也,皆以文名世。逯文如山,韩文似冰,阮文若云,环肥燕瘦,颉颃文苑,并称一时之雄,胸中存镜,笔下有剑,故文友谓之三剑客。 ( V4 b: w, F L- M% H* m% H
逯、韩、阮三君,虽无同庚同乡同窗之谊,然有同好同道同乐之情,故为密友。三君少而志于学,长而好述。好任侠,性耿介,以笔作刀,以文为剑,睥睨当世,不合时流。宁秉董狐之笔,不慕春秋之法。故同道有毁之者。然,三君不以为意,曰: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直笔成文,何谬之有哉!
6 |) R* r% J! m! y! ? L- T& e& B7 r
逮哥者,逯玉克之谓也,洛州偃师人。少入序痒,偏文轻理,故逢期考,国文辄居首;然,术数反之。诸师以为奇。年十三,至县邑,睹一匾,草书:“县委招诗所”,喜甚:不意有此机关,遂欣然入内。侍者笑:此“招待所”,非“招诗所”也。逯君顿窘,悻悻而退。 4 j" y0 ^( H4 W3 W8 ^ b
逯君为文所惑,弃术数,故县试不弟。然其为文也,名振乡里。改革初期,隽彦乏缺,乡村尤甚。逯君生生乏术,征为民师,授以国文。彼时物质匮乏,师俸颇狭促。君常借书以观。但有暇隙,急趁豆灯之昏光,日课千言而不废。休暇之时,偶属文,以稿费资家用,《教师报》、《教育时报》、《中国教育报》、《人民教育》等相继刊发。为民师一纪,逢教育改革,因“编外”故,杏坛黜免。逯君惶惑:吾辈忝列师位,一十二载,赝品乎,真师也?愤懑郁结,遂效李斯《谏逐客书》,作《春风何时度玉关》,致信有司。然,有司不按,遂弃教职,流离江湖。
$ I) ]5 X$ h; H) G' ^) @5 c _ 逯乃稀姓,鲜为人知。某报刊载文,误以“逯”作“逮”。同事文友皆捧腹。逯君自嘲: 逯姓源自秦,悠悠两千秋。缘何而被逮?皆因逯出头。由是,诸友遂称之“逮哥”。 1 r1 P$ Z1 n5 N: |8 m
落魄江湖,逮哥块垒难消,遂放浪形骸,以牌博自虐,书文渐废。其《自述》有句:“诤友四五,洛都翘楚,俱怀绝艺,魏晋风骨。独吾不才,嗜斗地主,屡败屡战,愿赌服输。”庚寅冬,“洛山怪侠”程君闻名造访,勉励再三,约共谋文事。遂操笔弃赌,以文事立。随笔散文,屡见头题(期间,主编河洛散文数部,声名鹊起)。有友戏曰:编辑者,君之表妹乎?逮哥戏曰:谬哉斯言!非表妹也,实胞妹也。 , i# D& N# b5 K" O/ p1 t, A) s' `
逮哥豪放大度,多三友,喜诙谐。某日,作协主席李君(兼报社编辑)宴请诸友。席间荐客曰:此乃吾昔日同砚,英语权威王君也。王君亦诙谐者也。觥筹交错之时,戏称李君“李编”为“驴鞭”,且故意含混不清,众解其意,皆窃笑不语。及逮哥进酒,持杯谓王君曰:信哉!君之为英语权威也。然君之母语,实不敢恭维。众皆惊,恐逮哥因酒妄言,故皆停箸屏息。逮哥遂假色而言曰:君所言,含糊难辨。君之同砚,“李编”耶?“驴鞭”耶?请私告余。王君会意大笑,李君亦讪讪而笑,众皆饭喷。
( S3 F/ n; K/ ?" @ 逮哥酒场戏谑,与文则不同。逢不平之事,必仗义为文,不避流言矢石之乱,存古侠士之风。初,网络乍兴,获聘偃师民声网版主。君素忠直,心系苍生,常为生民而言,不与流俗合,致舆情汹汹,唇齿之争,甚于戈矛。君等虽奋力反击,耐寡众不敌,愤然曰:尔等,无非去长辫、着西服,于菜市口掷菜叶于谭嗣同之辈尔。他日,必为今日之愚昧而汗颜!昔年,愚氓蚩蚩,高士寥寥,故誉如涓涓清流,毁若滔滔浊浪。逮哥身困力竭,终归隐林泉。 $ Z8 i" K( \! N! B0 T) `
乙未夏,逮哥随洛阳河流文化采风团汝河采风,凡七日。归,作《三川读河》系列散文,日报专栏连载。闻于权宦,愠,致电报社,致专栏暂停。逮哥亦愠,投之他刊,复贴天涯,加为精华,点击数万。遭此封杀,或暗示逮哥,示好权贵,或可解禁。逮哥以“威武不能屈”而拒之,遂转向文学期刊,文字见于《散文百家》、《文学月报》、《奔流》、《牡丹》、《西部散文选刊》、《中国校园文学》等。 . Z7 i0 t# |* ?9 x. ]% m' ^
丁酉冬,春节近,雾霾肆虐,在昼犹昏。君将旧文《雾霾》,以《洛水流觞》公号推出。文笔犀利,言辞辛辣,传阅者甚众。有司震恐,速令删除。或摘章索句,告其不当之论。逮哥因言获罪,作协副主席遭免,并予以党内警告。君自觉不合时宜,遂退出作协,宁为野鹤闲云之游,不入纡红绾紫之仕林。未几,一韩姓才女亦退出,时人惜之,谓二君无冕之王、白衣卿相矣。
& v G* n1 A/ Z8 H3 f. m7 u# b* m# k 后,入中国散文协会。《作家 • 作协 • 作品》(又名:文事琐谈)由《华夏散文》刊发,有句曰:入作协即为作家耶?君逗矣,作协门槛松于婊子裤腰甚矣。山河苍茫,文字流淌,李后主青史留名,不因其为皇帝,“词中之帝”故也;柳永、蒲松龄,落魄江湖,其词其文却千古流传。作家,无不以文字说话、靠作品立身,若无作品之支撑,愈是显赫之头衔,乃愈是欺世盗名!
$ U' \( y t4 G& [ 《洛水流觞》公号推送,观者如潮,留言似雪。恰值斯年“洛阳杂文大赛”一等奖空缺,或曰:逮哥此文,凌厉如刀,若参赛,折桂必矣。
- g! a0 M4 M6 g+ q 然此时,恰因央视老毕辱毛之事,庙堂加强意识形态管控,六合之内,再无杂论。是年,省巡视组莅偃,某君朝花夕拾,再次举报,逮哥有幸梅开二度,追加“留党察看”。 4 J: Q( Q" f B6 h7 `
老友戏曰:“逮哥逮哥”,终被“逮”矣。逮哥笑:十年寒窗无人问,一逮成名天下知哈。幸甚也。
2 \) x; |. G0 C2 B 己亥年,逮哥以辱垢之耻,合同道之力,主编《偃师文学典藏(2000-2019)》。此著乃《芳草青青——偃师文学作品选(1979-1999)》之赓续也(逮哥为散文卷主编)。或问:典藏者,文坛盛事也,虽碎心戮力,难毕其功。有司尚且不为,君何苦如此焉?逮哥笑:吾闻读书人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夫事也,终须人为。吾知其难,亦往之。从吾所好,岂不快哉!
+ ^. O: h6 t: _- X 刘城曰:有非凡之才,必发非凡之响,为非凡之事。逮哥出身阎闾,以文名,以直著,以品立,以志存。苏子曰: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韧不拔之志。逮哥为民擎纛,不避斧钺加身;以一己之力,著偃邑廿年之典藏,名振洛京文坛,不亦大仁大智大勇者乎! |